符泰勝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零二醫(yī)院 急診科,遼寧 沈陽 110003)
頸椎外傷在臨床中是常見的外傷病,這類患者一般會有脊髓損傷的綜合征,所以病情相對較為復雜。針對脊髓損傷不完全的患者,若在早期進行診斷并根據(jù)病情采取恰當?shù)氖中g進行治療,再以神經(jīng)營養(yǎng)藥物和激素對其進行治療,大都能夠取得較為滿意的臨床結(jié)果[1]。但是符合損傷的患者卻是因為手術減壓操作不夠及時,脊髓容易引起完全損傷,治療難度因此有較大的增加,患者也有更多會出現(xiàn)致殘率[2]。為進一步探討頸椎外傷合并頸脊髓損傷的急救和外科治療方案,我院選取90例患者進行對比治療,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共收治了131例頸椎外傷合并頸脊髓損傷患者,選取其中的90例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均分實驗組與對照組,各組45例。對照組中,男23例,女22例,年齡19~70歲,年齡中值為(45.64±1.78)歲。實驗組中,男21例,女24例,年齡20~69歲,年齡中值為(45.11±1.79)歲。以上患者中致傷原因如下:車禍68例,高處墜傷10例,摔傷12例。以上資料展開對比,(P>0.05),差異顯著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診斷和治療模式,對患者進行院內(nèi)急救轉(zhuǎn)移通道進行常規(guī)檢查,外科治療的方法同實驗組一樣。實驗組采用改良后的急診急救模式,具體如下:實驗組的患者在進入急診室后,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快速的體檢,對其頸脊髓損傷進行深入了解,對脊柱的損傷與否與頸椎的損傷與否進行等級。以Frankel SCI制定的分級標準對患者進行初步SCI分級,確定平面。對所有患者進行行動約束,避免出現(xiàn)繼發(fā)性的損傷。急診檢查還包括對頸椎正側(cè)位進行X線、MRI、CT檢查,檢查和運轉(zhuǎn)期間需要醫(yī)護人員進行協(xié)調(diào),頸椎制動需要專人陪護,避免出現(xiàn)繼發(fā)性的SCI。展開手術主要過程如下:對患者行外固定支架,本次患者中有兩例患者是JEFFERSON骨折,對其需要進行Hallo-vest支架固定治療;隨后對患者的頸椎前路展開手術,本次實驗組共有18例患者需要展開椎間植骨融合手術聯(lián)合頸椎前路的頸椎間盤的切除術,另有6例需要展開Cage融合鈦板內(nèi)固定聯(lián)合頸椎間盤切除術;接著針對頸椎后路的患者展開手術:共計有8例患者需要展開頸椎后開門手術,另有3例需要進行頸椎版的減壓手術聯(lián)合側(cè)塊鋼板進行內(nèi)固定手術;最后是對頸椎前路和后路均需要展開手術的患者,有6例頸椎骨折脫位患者需要進行頸椎后路切開復位手術,隨后進行頸椎前路椎間盤切除并聯(lián)合植骨手術,最后以鈦板對患者行內(nèi)固定手術。另有2例患者需要展開無骨折脫位SCI,但這兩位患者的頸椎間盤有突出問題,椎管相對還較為狹窄,有1例還出現(xiàn)了明顯的硬膜囊受壓,這就需要對患者展開后路開門椎管的減壓手術,最后對患者進行前路椎間盤切除,期間還需要將鈦板固定手術和植骨手術進行融合。
表1 兩組患者在Frankel SCI分級上的差異比較[n(%)]
1.3 觀察指標:對兩組在術前的準備時間、手術時間、沖擊時間以及需要使用脫水劑的時間進行記錄并對比[3],對兩組術后的臨床療效以Frankel SCI[4]進行分組比較,針對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進行比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將數(shù)據(jù)納入SPSS19.0統(tǒng)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比較,以率(%)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s)表示,若(P<0.05)則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在Frankel SCI分級上的差異: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在Frankel SCI分級展開對比,可以看到術后實驗組有93.33%分布在E級,但對照組僅有60.00%分布在E級,對兩組進行統(tǒng)計學對比,P<0.05,差異顯著。見表1。
2.2 兩組患者在救治時間上的對比:術前準備時間:實驗組為(53.71±11.59) min,對照組為(68.62±12.84)min;手術時間:實驗組為(81.33±5.52)min,對照組為(94.68±6.89)min;沖擊治療的時間:實驗組為(8.01±1.32)min,對照組為(14.60±2.04)min;使用脫水劑的時間:實驗組為(18.33±2.51)min,對照組為(25.33±3.64)min 。在四項救治時間上,實驗組相對對照組明顯更短,P<0.05,差異顯著。
2.3 兩組患者在術后并發(fā)癥上的對比:實驗組有24.44%(11/45)出現(xiàn)低鈉癥狀,2.22%(1/45)出現(xiàn)墜積性肺炎,31.11%(14/45)出現(xiàn)體位性低血壓;對照組這三者占比分別為40.00%(18/45)、11.11%(5/45)、42.22%(19/45)。在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上,實驗組比對照組更低,P<0.05,差異顯著。
頸脊髓損傷作為一種可逆性的潛在損傷,損傷的時間越長,受壓程度越大,恢復的效果就越差,所以對其行早診斷、早治療有非常好的臨床療效,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能夠較好的恢復。但是在實際過程中,這類患者在進入急診科室后,轉(zhuǎn)運至骨科,期間會因為漏診、誤診或在檢查、搬運期間存在專業(yè)性監(jiān)護手段不到位的情況,進而很多患者容易引起繼發(fā)性的頸脊髓損傷。所以這類患者進行急診救治時需要對脊柱進行全程的保護,使得繼發(fā)性病情得到控制。確診后對患者盡早進行塞米松沖擊治療,使得患者血壓維持穩(wěn)定,后續(xù)手術能夠有更多的有利條件[5-6]??傊槍︻i椎外傷合并頸脊髓損傷患者,對其今早建立完善的急癥救護,并盡快采取針對性治療,臨床療效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