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衍俊 李愛芹 高好獻 鄭麗艷
摘要:通過使用第四代動物專用頭孢菌素一一硫酸頭孢喹肟對感染雞白痢沙門氏菌的病禽進行臨床治療。結果表明:硫酸頭孢喹肟對雞白痢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可以有效控制該疾病,大大降低死亡率。
關鍵字:硫酸頭孢喹肟;雞白痢;治療
禽沙門氏菌有三種類型,其中雞白痢是由雞白痢沙門氏菌所引起的以敗血癥和腸炎為特征的一種常見傳染病,20日齡以內雛雞最易感染,發(fā)病率和致死率相當高,成年雞感染呈慢性經過,極大制約了規(guī)?;B(yǎng)禽業(yè)的發(fā)展,對我國的養(yǎng)禽業(yè)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
硫酸頭孢喹肟作為第四代動物專用抗生素,具有抗菌譜廣,對B一內酰胺酶高度穩(wěn)定,無腎毒性等優(yōu)點,并且目前還沒有出現耐藥性的報道。2006年英特威公司研制的硫酸頭孢喹肟進入中國,目前國內已有幾十家公司生產該產品。硫酸頭孢喹肟臨床主要治療敏感性細菌疾病,目前歐盟批準的靶動物有牛、豬、馬,國內主要用于豬及牛,在禽(雞、鴨等)上的使用較少。本次使用了硫酸頭孢喹肟進行7雞白痢的臨床治療,現將試驗報告總結如下:
1基本情況
濟寧嘉祥某養(yǎng)殖戶,15日齡肉雛雞存欄30,000羽,病雞表現精神萎靡不振,絨毛松亂無光澤,兩翼下垂,低頭縮頸,擁擠在一起。食欲下降甚至廢絕,病雞腹瀉,排泄物為漿糊狀,導致肛門周圍沾染大量糞便,有的病雞拉稀時間長,糞便堵在肛門周圍,影響排泄。有的病雞表現為呼吸困難。
病理剖檢表現為:肝、脾和腎有腫大、充血;卯黃吸收不良,呈奶油狀i心肌、肌胃、肺和腸道有白色壞死。
2診斷
根據發(fā)病情況、臨床癥狀及病理剖檢,初步判定為雞白痢,為進一步確診,取病料至實驗室,進行細菌的分離培養(yǎng)鑒定,并進行藥敏試驗。
2.1細菌鑒定
(1)分離培養(yǎng)采取病料如肝脾等,在超凈工作臺中接種于LB固體培養(yǎng)基上,置于37℃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小時,取出后將可疑單菌落接種于麥康凱瓊脂培養(yǎng)基上,置于37℃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h,培養(yǎng)基上出現無色透明、圓形光滑的小菌落。結果符合沙門氏菌的培養(yǎng)特征。
(2)鏡檢用接種環(huán)挑取培養(yǎng)基上的可疑單個菌落,經過革蘭氏染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鏡檢結果:粉紅色短桿菌,單個或成對排列,無芽孢和莢膜。
(3)血清學試驗按照沙門菌屬診斷血清使用說明書,設陽性血清、陰性血清和生理鹽水對照,進行平板凝集反應,結果為陽性。
經細菌分離培養(yǎng)、鏡檢和血清學試驗,確認該雞場感染的是雞白痢沙門氏菌。
2.2藥敏試驗
選用藥敏制片法進行藥敏試驗,結果表明:分離菌株對硫酸頭孢喹肟、頭孢噻呋鈉、氟苯尼考高敏,對恩諾沙星中敏,對青霉素、阿莫西林、環(huán)丙沙星低敏耐受。
3治療
立即將發(fā)病雞隔離飼養(yǎng),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用硫酸頭孢喹肟注射液( 100ml:2.5g),皮下注射,一次量,2mg/kg,1次/d連續(xù)治療3d,治療期間,配合使用維生素和中藥制劑等輔助治療。3天后癥狀消失,治療效果較好。
4小結
4.1防控對策
預防本病應加強飼養(yǎng)管理,保持飼料和飲水的清潔、衛(wèi)生,全進全出,出欄后應進行徹底的清潔,并進行熏蒸消毒。疫苗免疫也是控制雞白痢的一種方法,但傳統的滅活疫苗和亞單位疫苗具有保護水平低、持續(xù)時間短、免疫方法不便等缺點。
雞白痢沙門氏菌可以水平傳播,主要通過飲水、空氣、飼料等途徑,還可以通過菌卯垂直傳播給下一代,若感染雛雞不能及時治療,死亡率較高,給養(yǎng)殖業(yè)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控制雞白痢最根本的是進行種雞群凈化,通過定期檢疫,淘汰陽性雞,改善飼養(yǎng)環(huán)境,建立無白痢雞群。
4.2藥物治療
由于抗生素的長期濫用,細菌耐藥性的問題已經十分嚴重。徐磊等針對臨床送檢的雞白痢沙門菌進行藥物敏感性測定。結果顯示,對鏈霉素、多西環(huán)素、多粘菌素B和復方新諾明具有耐藥性,并且出現多重耐藥菌株。董洪燕等采用藥敏試驗對33株雞白痢沙門菌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分離株出現了多重耐藥性。沙門菌分離株的抗菌藥物耐藥性問題逐步嚴重,多重耐藥的菌株占比逐年升高,據報道,20世紀90年代后期沙門氏菌分離株中多重耐藥的菌株高達90.0%。第四代動物專用廣譜抗生素一一硫酸頭孢喹肟,抗菌力強,對革蘭氏陰性菌和革蘭氏陽性菌均有作用,對B一內酰胺酶穩(wěn)定,敏感菌有巴氏桿菌菌、放線桿菌、沙門氏菌、鏈球菌、葡萄球菌等。其抗菌活性較頭孢噻呋、恩諾沙星等強。并且對一些多重耐藥菌也具有較好的抗菌效果,是動物專用頭孢菌素,用量小,毒副作用低,治療效果顯著,是目前養(yǎng)殖場治療雞白痢的一類重要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