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虹, 王 波, 常 瑾, 馮 航
(西安文理學院 生物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 西安 710065)
考核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實現教學目的和檢測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手段,對教學起著導向、檢驗、反饋和激勵等作用[1-3]。教師對于實驗教學的考核基本上停留在由任課教師自己掌握標準,一般模仿理論課的考核:平時成績加期末成績。平時成績主要以每個實驗的實驗報告為依據,分值占比較高;期末成績以出題作答或實際操作為評分依據,分值占比較低[4-6]。這樣實驗報告寫得好的學生得分較高,但這部分學生實驗能力不一定強,有的學生做實驗從頭至尾就是為了完成一份完美的實驗報告,甚至有的學生照抄其他學生的實驗報告。這種考核方式不能很好地反映學生所具有的實際能力,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因此,實驗教學考核方式的改革,應更多地關注學生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的表現,關注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使實驗教學的考核具有科學性、客觀性,這樣才能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實驗中,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達到比較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真正體現出實驗教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的重要地位[7]。
針對以往實驗教學考核模式簡單,量化程度不夠,缺乏標準要求,我們以遺傳學實驗教學為試點,對實驗教學考核評價體系的建立與實施進行探索,試圖建立一個能真實反映學生實際能力的生物科學專業(yè)實驗教學考核評價體系。
遺傳學實驗的考核采用的模式:平時成績占80%,期末成績占20%。平時成績按每個實驗得分,學生通過完成與實驗教學內容相關的考試試卷獲得期末成績,教師綜合這兩方面得分評定出實驗成績。該考核評級體系的建立是對平時成績的考核。
根據遺傳學實驗內容[8],將遺傳學實驗分成3種類型[9]:1)驗證和基礎技能性實驗。包括植物減數分裂、人類X染色質及鼓槌體觀察、果蠅的性別鑒定和性狀觀察及飼養(yǎng)方法、人類PTC味盲基因頻率的分析、植物DNA的提取及純化和植物染色體的制備等。2)綜合性實驗。小鼠骨髓細胞染色體制備、動物染色體分帶技術、小麥雜交試驗、植物多倍體的誘導與鑒定、大腸桿菌紫外誘導及營養(yǎng)缺陷型菌株的篩選和鼠傷寒沙門氏菌回復突變的化學誘變物檢測實驗等。3)綜合設計性實驗。果蠅的雜交試驗和人的外周淋巴細胞培養(yǎng)、染色體觀察及顯帶技術等。針對這3種實驗類型分別建立考核點及評分標準??己它c從以下3個方面考慮: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學習態(tài)度。各考核點下又分為具體的考核項目,依據不同的實驗類型制定出各考核項目所占的相應分值,對于綜合設計性實驗加重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分數的比例,預習15分包括實驗方案的討論與確定。對于基礎技能性實驗加重動手能力和學習態(tài)度的分數比例(表1)。驗證和基礎技能性實驗實踐能力分值占40%,創(chuàng)新能力分值占20%;綜合性實驗和綜合設計性實驗實踐能力分值占30%~40%,創(chuàng)新能力分值占35%。
1)全面性與細化性。實驗教學考核評價體系的建立,力求做到客觀地評價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實際能力,使學習成績能比較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考核點和考核項目的設立必須全面和細化,使學生明確目標與任務。評價體系注重考核過程,注重學生動手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合作能力等的培養(yǎng)。使學生們通過實驗,逐漸養(yǎng)成認真的學習(工作)態(tài)度和科學的分析方法,掌握良好的實驗操作規(guī)范。
2)質量性與量化性。在整個實驗教學考核評價體系中關注學生實驗完成的質量,并對3個考核點的各個考核項目給出了具體的分值。比如對預習的評定,學生要提交預習報告,教師在實驗講解時以提問的方式來檢查學生的預習效果;對實驗報告的評定,包括字體清晰、結構完整、實驗結果真實可靠和分析合理等[10]。
3)可操作性。在遺傳學實驗考核評價體系建立后,我們將3種類型實驗的3個考核點和各個考核項目的分值,用表格的方式體現出來,便于教師操作進行考核評定。
為了檢驗該考核評價體系的可行性,對生物科學專業(yè)的兩屆學生進行了教學實踐。在實驗教學實施中,學生實驗成績評定采用針對不同實驗類型設置分值列表來完成。具體程序為:實驗前將遺傳學實驗考核評分標準制成表→固定學生實驗座位→實驗中評價的內容(預習、動手能力、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合作和實驗結果)→實驗后評價內容(實驗報告和實驗結果及結果分析等)。
為了更好地實施考核評價體系,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1)教師在上第一節(jié)實驗課時,明確指出遺傳學實驗課的考核方式,出示考核評價體系,并要求學生將姓名標簽貼在實驗臺上,固定實驗座位,便于教師隨時觀察學生的實驗操作和表現情況。2)在考核評價體系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嘗試采用了兩種表格的方式進行各項評分(表1)。表1方式,每個學生一張表,按實驗內容評分;表2方式,一種類型的實驗設置一張表格(一個班3張表格),按不同的學生評分。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采用列表的方式。3)考核評價體系成功實施的關鍵是教師的責任心,任課教師是主要的評分者。往往在實驗開設中教師少、學生多,教師可以選取2名成績好、責任心強的高年級或同年級的學生,參與現場觀察評分。在3個考核點的各個考核項目中,如動手能力、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團隊合作這幾個方面,教師通過實驗現場觀察和提問等給出分數;實驗結果的評分,可以結合現場觀察的結果和實驗報告的結果給分。對于實驗結果,學生們還可將顯微鏡下觀察的圖片,經手機拍照,利用實驗室的局域網絡上傳至電腦。比如植物減數分裂、小鼠染色體和植物染色體制備與觀察等實驗。將每位(每組)學生的實驗結果在電腦中建一個文件夾,便于教師檢查和學生查找。通過將拍照圖片上傳,調動了學生實驗的積極性,同時教師把最好的實驗結果照片展示出來,無形中也起到激勵學生學習的作用。
在學生完成一個實驗后, 教師根據實驗過程和批改實驗報告中所存在的問題,要在下一次實驗中及時進行總結。在總結時,對實驗存在的問題與學生一起討論分析,找出原因。比如在小鼠染色體制備中有的制片分裂相少,是因為低滲不夠或秋水仙素處理不夠;染色體發(fā)毛,是由于固定不充分等。利用這種方式,在實驗中幫助學生學習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培養(yǎng)了科學的分析方法。
表1遺傳學實驗考核評分標準(單位:分)
Table 1 The scale standard of experiment in genetics (Unit: point)
班級 姓名 課程:遺傳學實驗
Class Name Course: Genetics experiment
實驗類型Experiment type實踐能力(40)Practical ability(40)創(chuàng)新能力(20)Innovation ability(20)學習態(tài)度(40)Learning attitude(40)驗證和基礎技能性實驗動手能力(30)實驗結果(10)發(fā)現問題(10)解決問題(10)預習(10)實驗報告(20)團隊合作(10) 植物減數分裂植物染色體的制備綜合性實驗實踐能力(40)動手能力(25)實驗結果(15)創(chuàng)新能力(35)發(fā)現問題(15)解決問題(20)學習態(tài)度(25)預習(5)實驗報告(10)團隊合作(10)小麥雜交綜合設計性實驗實踐能力(35)動手能力(25)實驗結果(10)創(chuàng)新能力(35)發(fā)現問題(15)解決問題(20)學習態(tài)度(30)預習(15)實驗報告(5)團隊合作(10)果蠅雜交
注:表中只列出部分實驗
表2遺傳學實驗考核評分標準(單位:分)
Table 2 The scale standard of experiment in genetics (Unit: point)
課程:遺傳學實驗 驗證和基礎技能性實驗
Course: Genetics experiment Verification and basic skills experiments
姓名Name 實踐能力(40) Practical ability(40)創(chuàng)新能力(20) Innovation ability(20)學習態(tài)度(40) Learning attitude(40)得分Score動手能力(30)實驗結果(10)發(fā)現問題(10)解決問題(10)預習(10)實驗報告(20)團隊合作(10)
遺傳學實驗教學考核評價體系的特點決定了它是對學生實驗全過程的考核??己酥?,使學生明確考核目標,細化和量化考核內容,力求做到客觀評定學生學習成績,因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做實驗的狀態(tài)與以往相比發(fā)生了變化,實驗中學生把注意力放在實驗本身,不是以寫實驗報告為主,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實驗技能,遇到問題勤于思考,虛心求教,培養(yǎng)了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實驗教學的效果。
這套考核評價體系雖然是以遺傳學實驗教學建立起來的,但它還可以用于生物學科的其他課程實驗教學考核,也可為其他學科的實驗教學考核提供一些借鑒??傊?,實驗教學的考核不同于理論課程的考核,應更注重實踐能力的測試,使考核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