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而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濃度的最低值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
杜春波
[摘要] 目的 探討針對重癥糖尿病患者采取寬松血糖控制治療方案的臨床療效。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月對照組38例患者采取強化血糖治療方案,觀察組38例患者則采取寬松血糖治療方案。結果 兩組患者血糖濃度水平的最高值比較接近(P>0.05),而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濃度的最低值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對照組的絕對低血糖發(fā)生率為42.11%,而觀察組的絕對低血糖發(fā)生率為18.4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的絕對低血糖復發(fā)率為28.95%,而觀察組的絕對低血糖復發(fā)率為5.2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的血糖CV水平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ICU病死率及醫(yī)院內(nèi)病死率均略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他預后指標,7 d內(nèi)胰島素使用量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患者的胰島素使用時間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 針對重癥糖尿病患者實施寬松血糖控制治療方案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變異性,對于降低患者的低血糖發(fā)生率也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 重癥糖尿?。谎强刂?;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7(b)-0041-02
2型糖尿病屬于臨床中的常見疾病類型,特別是接收ICU治療的患者其出現(xiàn)的低血糖程度較高,這也與患者病情反復發(fā)作且預后效果較差之間存在緊密聯(lián)系。危重癥患者的血糖水平大幅度變換與其死亡率上升之間有密切關系,因而通過調(diào)整患者的血糖閾值并合理提升其血糖目標的濃度,可能將對降低患者胰島素誘導下低血糖嚴重程度及出現(xiàn)次數(shù)等產(chǎn)生一定影響,并且可能對降低患者低血糖的變異性有所幫助[1]。重癥糖尿病患者其治療中的理論依據(jù)為降低并預防患者疾病并發(fā)癥率,同時提高患者生存率。有臨床研究指出針對重癥糖尿病患者采取寬松血糖控制措施有可能會對該類患者的治療帶來一定幫助[2]。2017年1月—2018年1月該次研究針對38例重癥糖尿病患者采取寬松血糖控制治療方案的臨床療效進行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該院ICU 診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計76例為研究樣本,納入標準:①符合2型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并且接受ICU治療者;②患者年齡大于18歲,且自愿參與該次研究。排除標準:①Ⅰ型糖尿病者;②ICU再次入院治療者,或者有既往心臟手術史者。利用隨機抽樣原則將患者進行平均分組,各組均38例,分別定義為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男21例,女17例;患者年齡42~73歲,平均年齡(57.6±0.2)歲。對照組:男18例,女20例;患者年齡40~72歲,平均年齡(56.2±0.4)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實施分組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強化血糖治療方案,即在任意時間患者血糖濃度水平≥10 mmol/L時,立即給予患者適量胰島素進行治療,并合理調(diào)節(jié)患者胰島素用量,將其血糖濃度水平控制于6~10 mmol/L范圍內(nèi);而觀察組患者則采取寬松血糖治療方案,即在任意時間患者血糖濃度水平≥14 mmol/L時,采取適當措施將患者的血糖濃度水平控制于10~14 mmol/L范圍內(nèi)。兩組患者的胰島素均采用諾和靈30 R,初始應用劑量是0.3~0.5 U/(kg·d)。依據(jù)患者初始血糖值水平,每隔4 h測量其動脈血糖的濃度水平,并據(jù)此調(diào)整患者的胰島素使用劑量[3]。針對患者的并發(fā)癥采取對癥治療。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胰島素濃度,對比兩組患者的預后情況。
1.4 統(tǒng)計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以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與胰島素濃度對比
兩組患者血糖濃度水平的最高值比較接近(P>0.05),而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濃度的最低值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對照組的絕對低血糖發(fā)生率為42.11%,而觀察組的絕對低血糖發(fā)生率為18.42%(P<0.05);對照組的絕對低血糖復發(fā)率為28.95%,而觀察組的絕對低血糖復發(fā)率為5.26%(P<0.05);對照組患者的血糖CV水平顯著降低(P<0.05),這提示觀察組患者的血糖變異性顯著下降。見表1。
2.2 患兩組患者預后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ICU病死率及醫(yī)院內(nèi)病死率均略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他預后指標,7 d內(nèi)胰島素使用量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患者的胰島素使用時間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該次研究通過采取前瞻性分析,對重癥糖尿病患者所采取的寬松血糖控制治療方案的價值進行了評估。研究結果表明[4]寬松血糖控制同患者的低血糖病癥以及患者的血糖變異性下降之間有顯著關系,通過采取寬松血糖控制治療方案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相對低血糖的臨床發(fā)病率,并且采取寬松血糖控制治療目標后患者的胰島素使用劑量并未明顯提高,患者的死亡率也未出現(xiàn)明顯上升,這提示針對重癥糖尿病患者實施寬松血糖控制治療方案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5]。
針對重癥糖尿病患者的相關臨床研究中發(fā)現(xiàn),通過降低該類患者出現(xiàn)低血糖的可能性對于改善患者治療的預后效果有很大幫助[6]。有臨床生理學研究結果顯示慢性高血糖將誘發(fā)此類患者出現(xiàn)適應性的變化,當患者的血糖濃度升高時,激素的調(diào)節(jié)反應速度也將大大提升[7]。而該次研究中觀察發(fā)現(xiàn)絕對低血糖者通過采取寬松血糖控制措施對于改善其預后效果有很大幫助。在糖尿病患者和危重癥患者當中,血糖水平過低均會進一步的引發(fā)低血糖癥狀,并且低血糖將對患者身體機能產(chǎn)生很大不利影響,低血糖不僅會引起患者的內(nèi)源性的腎上腺素的分泌量減少,并且也將影響至患者低血糖發(fā)作期間的神經(jīng)源性癥狀。因此通過采取寬松血糖控制來減少患者低血糖的反復性發(fā)作對于患者的病情恢復是由很大益處的。
綜上所述,針對重癥糖尿病患者實施寬松血糖控制治療方案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變異性,對于降低患者的低血糖發(fā)生率也有一定幫助。
[參考文獻]
[1] 鄧紅艷.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血糖水平對新生兒體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5,29(3):44-45.
[2] 曠勁松,劉國良.談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嚴格”與“寬松”[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5,11(2):2-3.
[3] 李光偉.中國住院患者血糖管理狀況及應對策略[J].藥品評價,2017,14(13):5-8.
[4] 陳春玲,王瀅麗,吳清.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胰島素注射規(guī)范化教育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刊,2017,52(10):103-105.
[5] 張曉梅,紀立農(nóng),Bailey CJ.2型糖尿病患者個體化血糖控制目標和藥物治療[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4,22(10):870-878.
[6] 李世鑫,李競,陳蕾蕾.重癥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研究[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5,18(6):661-664.
[7] 唐紅玉,王吉平.成年危重病人血糖管理相關臨床實踐指南現(xiàn)況及內(nèi)容分析[J].護理研究,2018,32(4):499-505.
(收稿日期:201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