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蓮
摘要目的:探討產后大出血患者行子宮動脈栓塞治療的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收治產后大出血患者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進行強化。結果:觀察組產后2 h、24 h出血量與對照組對應時間點的出血量相比明顯要少(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環(huán)境因素、社會關系、心理健康、身體健康得分均比對照組高(P<0.05)。結論:產后大出血患者運用子宮動脈栓塞治療并加強護理干預后,在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同時,患者產后出血量明顯減少,有利于患者生存質量的改善。
關鍵詞子宮動脈栓塞;產后大出血;護理
產后大出血作為一種產科常見急危重癥,其致死率可>50%,產后大出血的發(fā)生主要與宮縮乏力、子宮下端部位破裂、胎盤前置等有關。為探究產后大出血患者行子宮動脈栓塞治療的護理方法及效果,將80例患者納入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產后大出血患者80例,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初產婦18例,經產婦22例;年齡24~34歲,平均(30.2±1.2)歲;孕周35~40周,平均(37.4±1.3)周。對照組初產婦20例,經產婦20例;年齡25~35歲,平均(30.6±1.6)歲;孕周36~40周,平均(37.7±1.3)周。兩組基礎資料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行剖宮產者;②無凝血功能障礙,且入組前未使用過相關止血藥物;③對本次研究內容、目的等知情,同意參加。
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或惡性腫瘤者;②肝臟、腎臟、肺功能異常者;③存在既往藥物過敏史者。
治療方法:兩組均行子宮動脈栓塞術。具體操作:待患者局麻生效后,使患者取舒適體位,出現休克者應給予輸血補液治療。穿刺皮右側股動脈,穿刺成功后于數字血管造影下明確雙側髂內動脈及雙側子宮動脈位置,于髂內動脈和子宮動脈內置入5F導管,明確出位置后進行栓塞,再次行血管造影檢查,確認出血停止后拔除導管。
護理方法:對照組開展常規(guī)護理,包括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健康教育等。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強化,具體措施如下。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在熟悉掌握手術相關情況的同時,就手術內容、目的、效果及潛在風險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解釋,并列舉成功案例,以提高患者信心,使其能夠積極配合治療;以親切、溫和的語氣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的想法及感受,對于產生緊張、恐懼等負性情緒的患者應適當進行心理調節(jié),使其恢復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②準備工作:術前8 h常規(guī)禁食、禁飲;叮囑患者術前膀胱應處于排空狀態(tài),協(xié)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常規(guī)開放靜脈通路;營養(yǎng)支持;準備好手術所需的藥品和器械,選取合適的導管材料。
術中護理:協(xié)助患者取合適體位,保持手術室溫度28~30℃,做好術中的保暖工作;對躁動的患者必要時應固定肢體,確?;颊甙踩?;協(xié)助手術醫(yī)師完成手術,準確、迅速地傳遞手術器械,術中對穿刺部位進行消毒處理;實時觀察靜脈通道情況,保持通暢。
術后護理:①術后常規(guī)供氧,等患者恢復意識后,讓患者平臥,肢體制動12 h,觀察穿刺部位有無出血、血腫及陰道出血情況,詢問患者感受,若發(fā)現異常應及時告知醫(yī)生進行處理。②積極進行產褥期護理,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母乳喂養(yǎng),有利于促進子宮收縮。定期對患者外陰部進行常規(guī)消毒,嚴密觀察尿管情況,并按時進行尿管護理,以免引起尿路感染。③若患者出現下肢發(fā)麻、臀部疼痛的情況時,應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肌肉按摩,若病情較為嚴重時,應立即報告醫(yī)生進行緊急處理。④出院指導:鼓勵患者繼續(xù)維持母乳喂養(yǎng),依據病情恢復情況,可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多食富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補充機體所需營養(yǎng),增強抵抗力。若出現陰道流血及腹痛等不良癥狀時,應立即來院就診。
觀察項目和指標:從產后2 h、24 h出血量、護理滿意度及生存質量狀況3方面入手,對兩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分析,其中護理滿意度調查以發(fā)放自制問卷的形式開展,均得到有效回收,無脫落情況,采用百分制,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3個等級。生存質量評價則從環(huán)境因素、社會關系、心理健康、身體健康4個方面人手,得分高者生存質量高。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 19.0軟件,x2檢驗用于計數資料比較,表現形式為%;t檢驗用于計量資料比較,表現形式為(x±s)。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產后出血情況比較:觀察組產后2h、24h出血量與對照組對應時間點的出血量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方面比較:觀察組中,非常滿意30例,滿意10例,無不滿意者,滿意度達到了100%(40/40);對照組中,非常滿意25例,滿意7例,不滿意8例,滿意度80%(32/40)。兩組滿意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生存質量方面比較:兩組在環(huán)境因素、社會關系、心理健康、身體健康各方面的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更優(yōu)(P<0.05),見表2。
討論
產后大出血可造成產婦血容量的急速下降,患者可出現休克癥狀,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子宮動脈栓塞術憑借創(chuàng)傷小、操作簡單、術后患者恢復快等優(yōu)勢被廣泛應用于產后大出血的治療。但子宮動脈栓塞術仍存在一定的風險,術后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發(fā)熱、疼痛等并發(fā)癥,為保證手術效果,促進患者的恢復,有必要輔以護理干預措施。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的強化,有利于護理質量的提高,在為患者提供個體化護理服務的同時,根據子宮動脈栓塞圍術期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護理,術前、術中及術后實施全方位護理服務,可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改善其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對產后大出血患者運用子宮動脈栓塞治療并加強護理干預后,在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同時,患者產后出血量明顯減少,有利于患者生存質量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