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晴鵬
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qū)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廣東汕頭 515800
稽留流產亦稱之為過期流產,主要臨床癥狀有停經、早孕、腹痛、陰道流血等,易導致凝血機制障礙、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危及孕婦生命。以往治療多在乙烯雌酚藥物口服治療后行鉗刮術處理,但手術時間長、出血量多[1-2]。相比之下,采取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的臨床效果更為顯著。米非司酮通過促內源性前列腺素釋放、誘導子宮收縮,達到流產效果同時促宮內妊娠組織排出;而米索前列醇有軟化、擴張宮頸以及增強子宮收縮的功效。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妊娠中期引產能有效縮治療時間、減少出血量,且完全流產效果更好[3-4]。本文為探究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和人工流產治療稽留流產的優(yōu)劣差異,回顧性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間收治的稽留流產患者40例,對比不同治療方式下的臨床優(yōu)劣差異?,F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間收治的40例稽留流產患者。納入標準:(1)胚胎或胎兒于宮內死亡而未能及時排出,經B超檢查進行確診;(2)心肝腎等臟器功能正常;(3)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戊酸雌二醇等藥物耐受;(4)對本次研究內容了解,且自愿積極配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時排除合并生殖系統器質性病變或智力低下、精神障礙的患者。
根據臨床治療方式不同將40例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20例患者年齡23~37歲,平均(27.7±3.2)歲,停經時間7~12周,平均(9.3±0.6)周,孕次1~4次,平均(2.1±1.2)次;觀察組20例患者年齡24~36歲,平均(27.4±3.2)歲,停經時間7~12周,平均(9.3±0.6)周,孕次1~4次,平均(2.2±1.2)次。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取戊酸雌二醇藥物口服后行人工流產或鉗刮術。即采取戊酸雌二醇藥物(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J20130009;規(guī)格:1mg×21片)口服治療,3mg/次,3次 /d,持續(xù)治療3d。于第4天上午對患者采取人工流產或鉗刮術治療。
觀察組采取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藥物口服后行清宮處理。即于治療第1天、第2天采用米非司酮藥物(廣州朗圣藥業(yè)有限公司,H20113480;規(guī)格:25mg×6片)口服治療,25mg/次,2次/d;于治療第3天采取米索前列醇藥物(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H20084598;規(guī)格:0.2mg×3片)0.6mg空腹頓服治療,于患者服藥后6h內進行密切觀察,若患者出血量>100mL或組織排出不全則及時采取清宮處理,若患者出血量少、腹痛不明顯或無組織排出,則再觀察6h后采取清宮處理。
評估、對比兩組患者的療效,評估標準[5]具體為:(1)完全流產:經治療后24h內患者妊娠物完全排出,陰道流血量較少,治療2d后B超檢查顯示宮腔內無殘留物;(2)不完全流產:經治療24h后妊娠物排出,但陰道流血量增多,B超檢查顯示患者宮內回聲異常,清宮術后殘留物未全部排出;(3)流產失?。航浿委熁颊卟环弦陨现笜?。同時記錄、對比兩組患者的子宮開始收縮時間、服藥后排胎時間以及排胎2h內出血量等用以評估患者治療效果。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經干預治療后不完全流產患者的手術情況,分析指標包括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陰道出血時間等。記錄、比較兩組稽留流產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常見臨床不良反應有腹瀉、惡心、頭痛、食欲缺乏等。
采用SPSS19.0軟件統計分析本研究數據,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治療情況、不良反應組間對比行χ2檢驗;時間、出血量等計量資料采?。▁±s)表示,組間對比采取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完全流產率80.00%顯著高于對照組4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比較[n(%)]
觀察組患者子宮開始收縮時間、服藥后排胎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且排胎2h內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子宮開始收縮時間、服藥后排胎時間以及排胎2h內出血量情況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子宮開始收縮時間、服藥后排胎時間以及排胎2h內出血量情況比較(± s)
組別 n 子宮開始收縮時間(min)排胎2h內出血量(mL)對照組 20 36.54±8.61 17.35±5.17 121.54±30.25觀察組 20 27.67±8.02 9.63±6.21 90.53±20.37 t 3.3712 4.2727 3.8027 P 0.0017 0.0001 0.0005服藥后排胎時間(h)
觀察組不完全流產患者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手術時間、術后陰道出血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不完全流產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陰道出血時間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不完全流產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陰道出血時間比較(± s)
術后陰道出血時間(d)對照組 20 86.98±15.36 12.98±2.76 9.56±3.31觀察組 20 52.31±13.54 7.31±1.30 4.12±0.87 t 3.6528 3.7818 3.1559 P 0.0065 0.0054 0.0135組別 n 術中出血量(mL)手術時間(min)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5.00%與對照組15.0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n(%)]
稽留流產是指胚胎或胎兒已死亡滯留宮腔內未能及時自然排出者。胎兒或胚胎在機體宮腔內滯留時間若長達4周,易出現死胎綜合癥,并引發(fā)凝血功能障礙,最終導致出現嚴重出血情況[6-8]。而臨床以往多采取乙烯雌酚藥物口服或肌肉注射治療,通過提高機體子宮肌組織對縮宮素敏感性后,采取鉗刮術或清宮術處理[9]。但由于乙烯雌酚的軟化宮頸效果較差,導致擴宮、刮宮困難,且手術時間長、出血量多,多數患者需二次清宮,臨床效果不理想[10-11]。
而相比于采取戊酸雌二醇藥物口服后行人工流產或鉗刮術,對稽留流產患者采取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藥物口服后行清宮處理的臨床效果更為顯著[12]。結合本文結果數據可知,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稽留流產患者完全流產率75.00%顯著更高,子宮開始收縮時間、服藥后排胎時間顯著更短,排胎2h內出血量顯著更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完全流產患者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且手術時間、術后陰道出血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可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且停藥后自動消失。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治療稽留流產能通過
米非司酮作為孕酮受體競爭拮抗劑的一種,其對于子宮內膜孕激素受體的親和力較高,能與孕酮受體更好的結合,進而阻斷孕酮活性,致使絨毛激發(fā)受損,促進機體釋放內源性前列腺素而達到流產效果,使得胎盤胎膜、宮壁剝離[13-14]。另一方面,米非司酮能有效分解子宮頸膠原纖維,擴張宮頸,通過誘導子宮收縮進而誘發(fā)蛻膜與子宮壁剝離,使得宮頸軟化并擴張,從而有利于宮內妊娠組織的排出[15]。而米索前列醇作為人工合成前列素E1類衍生物,能誘發(fā)子宮平滑肌收縮,強化宮縮,軟化宮頸,促進胚囊的排出。另一方面,米索前列醇能刺激宮頸纖維組織釋放出多種彈性蛋白酶,進而發(fā)揮宮頸軟化、擴張作用,增強子宮收縮能力。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終止妊娠效果明顯,且兩藥協同,能強化宮縮以及宮頸口的擴張,并促進稽留流產機化組織的剝離、排出,臨床效果明顯[16-17]。
綜上,采取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治療稽留流產效果顯著,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