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揚 柳佳
歲之前,父母目標明確,都會關注寶寶的大運動發(fā)展和精細動作發(fā)展??墒?,到了3歲之后,寶寶會走、會跑了,父母們反而不知道該如何關注寶寶的運動發(fā)展了。怎么看待3~6歲寶寶的體育運動?怎么支持這個階段寶寶的運動發(fā)展?
別忽視了寶寶的體育運動
寶寶的早期發(fā)展從來都是整體的、全方位、相互關聯(lián)的,體育運動也是寶寶早期發(fā)展中的一環(huán),并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
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大班的小朋友,甚至是上了小學的孩子,拿不好筆,寫字歪歪扭扭,控制不好力度,把握不好結構父母該怎么辦呢?其實,除了等待寶寶發(fā)育成熟之外,體育運動也能起到促進作用:如果是后背肌肉沒有力量導致坐得不正而畫寫得歪,可以有針對性地讓寶寶鍛煉背部肌肉力量;如果是腕力不夠握不住筆,則可以通過一些小技巧來鍛煉寶寶手腕的力量;如果是因為手指靈活性不夠則可以多鍛煉寶寶的小肌肉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
楊園長說,體育運動的好處太多了。有研究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運動能夠促進寶寶大腦皮層的發(fā)育,進而促進智力發(fā)育。而且身邊很多例子也告訴我們,寶寶在運動過程中所獲得的品質,比如抗挫力強、專注等,也同樣能遷移到寶寶的學習等其他方面。
培養(yǎng)運動意識,父母還要加把勁!
從寶寶很小開始,就可以每天做運動了。比如,不會翻身的寶寶每天鍛煉5~10分鐘的俯臥抬頭,還坐不穩(wěn)但頭頸有力量的寶寶可以每天練習一下拉坐訓練,會走會跑的寶寶則可以每天利用小區(qū)基礎設施區(qū)爬爬、跳跳、跑跑……寶寶的可塑性很強,如果他的生活中常常有規(guī)律性的運動安排,運動鍛煉就容易變成他生活的一部分。
當然,寶寶的運動意識、運動興趣和運動能力,都離不開家庭的運動習慣。有些父母運動的能力和意識比較弱,不會設定固定的運動時間安排,常常借口沒有時間運動,這些也會讓寶寶的運動不夠規(guī)律。如果父母能夠意識到并做出調整與改變,培養(yǎng)寶寶的運動習慣會更容易。比如設立專門的運動時間,每周末帶寶寶去戶外爬山,創(chuàng)造機會讓寶寶跟小伙伴一起摸爬滾打,做拓展游戲,等等。
過猶不及。帶寶寶運動的另一個誤區(qū)是,有很多愛運動的父母認為自家的寶寶體能好,精力旺盛,早早就送去進行專項訓練。其實,很多專項訓練可能并不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父母應該了解寶寶本階段的運動發(fā)展特點和自家寶寶的運動發(fā)展優(yōu)勢,不要想當然地認為寶寶應該如何發(fā)展,也不要過早定性寶寶的發(fā)展方向。
爸爸帶娃運動,最好的親子陪伴
很多爸爸平時忙,建立親子關系只能寄希望于高質量的親子陪伴。而帶娃運動,對于爸爸和娃來說,都是最優(yōu)選項。爸爸帶娃運動,更能發(fā)展寶寶的專注、抗挫能力強等品質。因為媽媽帶娃往往會花很多時間在呵護寶寶的安全上,遇到一點小意外可能就會讓整個運動停滯或者隔斷。可是爸爸更粗線條,即使寶寶摔跤,爸爸如果查看發(fā)現(xiàn)他沒有受傷或受傷并不嚴重,會鼓勵寶寶繼續(xù)活動。并且,爸爸運動中的全情投入更容易讓寶寶感受到運動的活力。勝利時的一個舉高高,是對寶寶最高的夸贊,也能讓寶寶體會到不一樣的陽剛之氣與力量之美。這些特點無論是對于親子陪伴,還是體育活動,都是寶寶難得的體驗。
運動好習慣,更需要了解寶寶的運動發(fā)展特點
當然,運動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根據(jù)寶寶的早期發(fā)展特點,將適當?shù)倪\動環(huán)節(jié)增添到日常生活中來。
第一階
多體驗運動樂趣
●運動前,先熱個身!
好的運動習慣一開始就要正確。每次運動之前,最好帶著寶寶熱身,跟寶寶一起逐步活動各個關節(jié)。比如活動一下頭部,或者做做擴胸或者提肩運動,或者跳一跳,松松膝關節(jié),等等。這樣寶寶會知道:熱身作為一個運動前的習慣可以喚醒身體,并且保護自己不受運動傷害。
●循序漸進,控制活動量
熱身之后,活動量的安排也是有講究的:可以進行活動量稍小的運動,然后逐漸加大運動量。運動密度也要注意疏密結合和動靜結合,比如一個跑跳的活動,不要緊跟著另一個跑跳的活動,可以接著做一組相對安靜的活動,讓寶寶的身體慢慢放松。每次運動將要結束時,需要有一個放松和整理的運動安排。
●提供合適的場地,自由跑跳
寶寶此時的協(xié)調性、靈活性還不夠,所以對他不要有過多要求,給他提供合適的場地,比如地面有彈性的、空曠的、大范圍的場地讓他自由奔跑、自由跳躍,讓他能夠有更多機會去積累自己的運動經(jīng)驗??梢月^察寶寶的動作是不是協(xié)調,及時糾正他的怪姿勢。比如跑步擺臂姿勢不對、走路順腿等。
●一起運動最重要!
此時的寶寶的運動經(jīng)驗比較少,如果你給他一個球,他可能會抱著球跑來跑去,根本不知道球還可以踢或者拍。此時寶寶喜歡模仿同伴,所以父母自己也要一起運動,用更多運動經(jīng)驗去感染和帶動他,寶寶才會對運動越來越有興趣。
●游戲情境化,寶寶更喜歡參與
小年齡段寶寶對運動還沒有太多的概念,如果將體育運動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寶寶會更喜歡參與,覺得“運動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活中無所不在”。比如,夏天到了,可以跟寶寶一起玩“打蚊子”的游戲,讓寶寶練習彈跳,或者讓寶寶玩下蹲,鍛煉寶寶不同方面的運動能力。
第二階
運動能力突飛猛進,多注意安全
●運動量不能太少了!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運動能力有了很大飛躍,他比一年前跑得更快,更遠了。此時,他需要一定的運動量和足夠多好玩的運動形式才能得到滿足。所以,給寶寶的運動時間要足夠,上午和下午都需要維持一定的運動時間和運動量。
●注意運動安全
此時,很多寶寶特別喜歡運動,運動經(jīng)驗也足夠,能感受到運動能力增強的樂趣了,因此特別愿意嘗試各種運動形式。此時在運動中,要特別注意保護。比如,練習平衡,可以利用馬路牙、有一定間隔的枯樹墩等,簡便易行,而且孩子常常喜歡走馬路牙。這時家長要讓孩子雙臂打開,家長的雙手在孩子的腋下進行保護。剛開始家長的雙手可以扶在孩子的腋下,隨著孩子平衡能力和膽量逐漸提升,家長的雙手雖然還在孩子腋下的位置,但可以不直接接觸到孩子的身體。如果孩子平穩(wěn)地走過去了,家長就不必扶住孩子。如果孩子身體失去平衡,家長也可以及時保護孩子。
●運動游戲也要動動腦筋!
寶寶的發(fā)展從來都不是單方面的,而是相互促進的,所以和寶寶一起做體育運動,也可以適當加入一些智力游戲活動。比如把拼圖的不同部分藏在小區(qū)某個活動區(qū)域的不同地方,讓寶寶跟小伙伴一起去找,看誰最先拼好拼圖,然后按照拼圖去找藏著的“寶藏”,在尋寶路上還有障礙跑等,給寶寶增加點難度,寶寶會覺得更有挑戰(zhàn),也對運動更有興趣。
第三階
運動能力更成熟,加入合作與競爭
●鍛煉靈活性和爆發(fā)力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寶寶的運動經(jīng)驗豐富了,動作也發(fā)展成熟了。此時寶寶不僅會跑,而且還更靈活、更協(xié)調了,并且可以慢慢加入變速跑、變方向跑、有一定區(qū)別的快速跑、有爆發(fā)力的快速跑等運動形式。多跟寶寶一起玩疾跑急停的游戲,能夠鍛煉寶寶的靈活性和爆發(fā)力。
●做個觀察者,讓寶寶主導運動
帶寶寶玩,可以給他定一些規(guī)則,在保證運動安全、順利的前提下給予足夠的發(fā)揮空間。比如準備一些材料,跟寶寶一起想花樣玩法,有時一個輪胎、一個飛盤、一個平衡木就能夠變化不同的玩法,給寶寶一個示范之后,讓寶寶自己想出更多變化。比如,把輪胎作為支點,把平衡木做蹺蹺板;再如,把輪胎沿著平衡木直線滾動,等等。在運動進行時,遇到問題也可以跟寶寶一起探討解決的辦法。
●給競爭一個好開始
隨著寶寶運動能力的增強,他們常常會進行跑步比賽,有了初期的競爭意識。一開始,他們不能很好地面對輸贏。但是,成功是多元的。所以,不妨在活動中將評判的標準變得多元,比如,引入運動其他方面能力的評價,如協(xié)調能力、靈活性、力量等。這樣,快和慢只是標準之一,而不是全部。此外,和孩子比賽的時候,既要讓孩子有較多的機會贏得第一,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運動的樂趣,但也要有家長超過孩子的時候。讓孩子適當?shù)馗惺艽煺垡彩潜匾捏w驗,有助于孩子正確看待和接納輸贏。
●合作,當然少不了
寶寶和小朋友一起運動玩耍,當然不能只有競爭,合作也是體育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可以跟小伙伴一起配合,玩不用手,每人5步,把球運送到對面的小樹底下的游戲。這樣的運動游戲能夠讓寶寶學會與伙伴協(xié)調、商議,最終找到最優(yōu)的方案去完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