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易
李航是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的博士生,曾參與了我國第31次、32次南極科學考察。在南極中山站的一年半時間里,他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世界盡頭最瑰麗的景象。
去南極之前,李航從沒有接觸過攝影。本科就讀于武漢大學測繪專業(yè)的他,被推免進入武大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碩博連讀,是個徹頭徹尾的工科學霸。在從武漢出發(fā)去上海搭乘雪龍?zhí)枠O地考察船前往南極前,李航買了人生第一部單反。一開始,他只是想用攝影去排遣極地生活的枯燥,但當踏上南極大陸冰原的一瞬間,眼前壯麗的景象讓他不由自主地渴望將一切用鏡頭記錄下來。
在南極中山站,李航負責的是大地測量和衛(wèi)星導航工作。每天都需要對儀器狀態(tài)進行查看,并且將數(shù)據(jù)發(fā)回國內(nèi)。科研工作有些單調(diào)乏味,但閑暇時的李航,會扛起三腳架帶著相機去雪地里撒歡,去冰川和企鵝約會。
想要在極端環(huán)境下進行攝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南極的地表溫度接近零下40攝氏度,人體的體感溫度會更低。在一覽無余的冰川上,風速達到20m/s也是家常便飯,即便全副武裝,仍舊存在風險。每次為了捕捉變幻莫測的極光,李航都會在室外待上五六個小時。眼鏡因為呼出的熱氣結(jié)冰,相機也布滿霜凍。但每次看到極光驟然爆發(fā)的景象,李航都會激動地手足無措。
除了極光和冰原,企鵝也是李航相機鏡頭里的????;顫姷陌⒌吕灼簌Z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常常出現(xiàn)在李航布置好的拍攝點的周圍,更會成群結(jié)隊地趕來圍觀中國科考隊的室外科研工作。而帝企鵝生性高冷傲嬌,需要用長焦鏡頭隔著很遠拍攝,才能讓它們成為照片的主角。
在出色地完成了既定的科研任務后,李航從南極返回。他用在南極積攢下的素材,剪輯出一部兩分多鐘的視頻,榮獲了2016年首屆全國延時攝影大賽金獎。他鏡頭下美輪美奐的極光、冰原、星空,也多次被各期刊采用。
8月2日,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舉行的第三屆澳大利亞南極節(jié)中,李航的攝影作品《孤獨的破冰船》榮獲二等獎。評委認為,這幅作品表現(xiàn)了人在南極的存在,以及人類面對自然環(huán)境的進取精神。
責任編輯:曹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