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順鴻 楊琦
糖尿病是常見慢性疾病, 并且隨著生活節(jié)奏加快, 飲食習慣改變, 該病發(fā)生率在逐年升高[1,2]。糖尿病發(fā)病機制復雜,目前尚未完全明晰, 在缺乏特效治療方法的當下, 早期控制患者血糖, 防止嚴重并發(fā)癥出現(xiàn)仍然是目前主要的治療目的,因此糖尿病的早期診斷十分重要, 常規(guī)尿檢雖然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但也有較大的局限性, 而生化檢驗可能相對更為準確。探討常規(guī)檢驗與生化檢驗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對提升檢驗的準確性有利, 現(xiàn)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2月1日~2018年6月15日本院收診的271例疑似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158例, 女113例;年齡45~77歲, 平均年齡(59.9±6.5)歲。納入標準:①有多尿、多食、多飲、消瘦癥狀者;②入院檢測前3 d未飲酒者;③無糖尿病的病史者;④入院前15 d,未使用胰島素藥物者;⑤入院前15 d, 未使用磺胺類藥物者。排除標準:①腎功能不全者;②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③代謝性疾病者;④精神疾病者;⑤腫瘤疾病者;⑥無法配合實驗者;⑦妊娠者;⑧哺乳期婦女。
1. 2 方法 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檢驗、生化檢驗。
1. 2. 1 常規(guī)檢驗 清晨采集中段尿液5 ml, 應用杭州龍鑫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龍鑫十二項全自動尿液分析儀進行本次檢驗, 同時進行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血糖, 若檢測結(jié)果為陽性,則可以確診患者為糖尿病。
1. 2. 2 生化檢驗 空腹8 h以上, 清晨采集EDTA抗凝血及無抗凝血, 應用OLYMPUS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本次檢驗;應用無抗凝血, 葡萄糖液體試劑, 采取氧化酶法進行血糖檢測;應用EDTA抗凝血, 糖化血紅蛋白試劑, 采取AUDICOM糖化血紅蛋白儀檢測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7.0 mmol/L, 糖化血紅蛋白>6.3%, 則為陽性, 確診為糖尿病。
1. 2. 3 金標準 將糖尿病診斷標準作為金標準[3], 血漿葡萄糖濃度在任意時刻檢測, 均值≥11.1 mmol/L;清晨時空腹血糖濃度≥7.0 mmol/L, 空腹時間必須保持>8 h;葡萄糖負荷2 h后, 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11.1 mmol/L, 確診為糖尿病。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種檢驗方法的靈敏度、準確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 比較糖尿病患者與非糖尿病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真陽性(A)、假陽性(B)、假陰性(C)、真陰性(D);靈敏度=A/(A+C);特異度=D/(B+D);陽性預測值=A/(A+B);陰性預測值=D/(C+D);準確度=(A+D)/總例數(shù)×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1 常規(guī)檢驗結(jié)果與金標準比較 金標準診斷結(jié)果顯示,271例疑似糖尿病患者中陽性196例、陰性75例。常規(guī)檢驗靈敏度為61.73%(121/196), 準確度為66.79%(181/271), 特異度為80.00%(60/75), 陽性預測值為88.97%(121/136), 陰性預測值為44.44%(60/135)。見表1。
表1 常規(guī)檢驗結(jié)果與金標準比較(n)
2. 2 生化檢驗結(jié)果與金標準比較 生化檢驗靈敏度為88.27%(173/196), 準確度為87.82%(238/271), 特異度為86.67%(65/75), 陽性預測值為94.54%(173/183), 陰性預測值為73.86%(65/88)。見表 2。
表2 生化檢驗結(jié)果與金標準比較(n)
2. 3 兩種檢測方法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準確度比較 生化檢驗方法的靈敏度、陰性預測值、準確度均高于常規(guī)檢驗,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種檢驗方法的特異度、陽性預測值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種檢測方法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準確度比較(%)
2. 4 糖尿病患者與非糖尿病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 非糖尿病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低于糖尿病患者,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糖尿病患者與非糖尿病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 ±s)
表4 糖尿病患者與非糖尿病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 ±s)
注:與糖尿病比較, aP<0.05
類別 例數(shù) 空腹血糖(mmol/L)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 196 9.54±1.19 8.54±1.32非糖尿病 75 6.13±0.73a 5.35±0.67a
糖尿病的診斷并不困難, 常規(guī)主要采用尿檢[4]。尿檢的原理是糖尿病患者血糖顯著升高, 并且超過腎臟閾值, 通過尿液排出的葡萄糖被檢出, 可對糖尿病進行診斷, 因此尿檢法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但尿檢法仍然有一定的弊端, 當患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不高, 腎臟將葡萄糖完全吸收時, 尿檢難以明確診斷, 存在一定的漏診可能性[5]。并且尿檢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 如抗生素、維生素等均可導致尿檢結(jié)果陽性, 誤診率較高, 因此需更為準確有效的檢驗方式, 使醫(yī)師明確診斷糖尿病, 對患者的整體治療有利。
生化檢驗也是目前較為流行的糖尿病檢查方法, 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陽性率較葡萄糖更高, 而糖化血紅蛋白和血糖水平呈正比, 可反映近段時間患者血糖狀況[6]。本研究結(jié)果中也顯示, 非糖尿病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低于糖尿病患者,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因此采用生化檢驗, 通過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等指標, 可能得出更為準確的判斷[7,8]。本研究結(jié)果中亦顯示, 生化檢驗方法的靈敏度、陰性預測值、準確度均高于常規(guī)檢驗,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肯定了生化檢驗的有效性, 除了靈敏度和準確度方面的優(yōu)勢外, 生化檢驗采用全自動分析儀更為簡單、快捷, 是一種優(yōu)秀的糖尿病檢驗方法。
綜上所述, 生化檢驗在糖尿病的診斷中具有很高的臨床價值, 較常規(guī)檢驗靈敏度和準確性更高, 檢測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可為糖尿病診斷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