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芳芳,湘潭技師學院
教育的方式比較簡單,內容不新穎,有一些高職院校的思想工作隊伍就在于形式,沒有質量,沒有對教師進行全面的培養(yǎng)。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線的“兩課”教師、輔導員,數量不足、質量不高比較普遍[1]。
學校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教育模式,建立師資隊伍,作為一位高職院校的老師,主要是對人才的培養(yǎng),完成教師職業(yè)生涯的計劃,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也需要團隊,制定每一節(jié)課的教案。在新時期,教師需要一個平臺,吸收能量,豐富多彩的人生。高職院校要盡可能激發(fā)教師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文化創(chuàng)造上的激情,為學校發(fā)展匯聚正能量。
目前,很多學校把重心放到學生身上,重視學生成績,重視教學質量,學校不重視對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阻礙了工作的創(chuàng)新,沒有制定工作目標和策略,制約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時效性。隨著社會多元化的發(fā)展,我國很多教育仍然處于改革狀態(tài)中,處于深化改革的關鍵性時期,疏忽思想政治建設工作,對此項工作沒有得到重視,尤其有些領導對自身工作不夠重視,所以阻礙了學校黨建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發(fā)展。
大力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校園文化,加強學院精神文明建設。要帶好隊伍,加強教師、輔導員及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形成全員參與的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大環(huán)境。
堅持立德樹人,準確把握高校思政理論課建設的基本要求,牢牢把握高校思政理論課建設的正確方向,正確把握當代教師的思想特點和個性需求,以加強師德建設和提高教師業(yè)務水平為中心,培養(yǎng)和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yè)務精湛、師德高尚、結構合理、讓黨放心、讓學生滿意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切實增強抓好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學校深入推進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得到強化、基層黨建工作措施得到落實、師生理想信念教育得到加強、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得到貫徹、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得到加強,黨建基礎與思想政治工作陣地建設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成效得到提升。
高校教師既要有潛心問道的專業(yè)精神,追求真理、心思專一、意志執(zhí)著,又要關注現實的時代精神[2],關注民眾、融入社會、與時俱進。學校成立教師工作指導委員會,設立黨委教師工作部,深化實施“師德質量提升工程”,強化教師主動育人意識。以提交教改報告、開設示范課程、進行視頻展示等方式探索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統(tǒng)一,進而培育一批“學科育人示范引領教師”。
高等教育必須構建起全程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的教育政策,明確權責,對教師嚴格管理,明確分工,對教師的教育有序進行。提高選拔的要求,重視教育培訓的過程,加強對實踐的訓練,并且采用激勵制度,全面的推進高校教師、黨政干部、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吸引更多教師特別是優(yōu)秀青年教師兼職從事學生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用良好的校園風尚感染和影響每一個學生。
要全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扎實推進創(chuàng)一流黨建工作,切實履行管黨治黨責任;要嚴格落實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領導權主導權;要切實加強隊伍建設,培養(yǎng)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與思想政治工作隊伍;要著力推進師生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推進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上水平出成果[3]。
思想政治以及教育具備一定的規(guī)律性。學校與教師若是想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就必須嚴格遵守相關規(guī)定與要求,盡量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換個角度來講,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在教他們正確做人,因此,這項工作的展開必須要以學生為中心,最大程度的關照學生并愛護學生,才能夠使其文化素養(yǎng)、思想水平、道德品質以及政治覺悟得到有效的提升,讓學生們能夠獲得全方面的發(fā)展。校方與教師可以合理的結合思想道德教育與文化素質教育,使其在相互補充的同一時間相互促進,以此來對青年學生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以及世界有一個正確的引導,進而幫助他們充分認識到自己肩負的時代責任與歷史使命,使其在進入社會之后,能夠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總而言之,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對教師進行全方位的提高教育質量,進行詳細的規(guī)劃,嚴格管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綜合素質和專業(yè)技能。有效結合實際情況,制訂培養(yǎng)規(guī)劃,有計劃地安排他們參加各種形式的崗前培訓和在崗培訓,提高他們的政治政策水平,強化他們理論素養(yǎng),努力提高組織管理工作水平和工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