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100南方醫(yī)科大學深圳醫(yī)院輸血科
在以往的臨床研究中,已經得知在正常A、B型人的血清之中,ABO血型系統(tǒng)中的抗體主要以IgM類為主,但對于O型正常人ABO血型系統(tǒng)中的抗體類型卻并不明確。對此,提出了紛紜眾多的說法,這給醫(yī)學檢驗的初學者以及工作者都帶來了一定的困惑[1]。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進一步研究O型人血清ABO血型抗體的主要類別,特選擇了鹽水介質法、間接抗人球蛋白法,對O型、A型、B型正常人血清中的IgM/IgG類抗A、抗B的效價進行測定,現報告如下。
從我院獻血者中抽取A、B、O型血清標準,每種各60例,年齡19~42歲,均為男性。
研究材料:試劑為5%A、B、O型標準紅細胞懸液、廣譜抗人球蛋白,2-巰基乙醇;KA-2200低速離心機;37℃水浴箱。
研究方法:①對A、B、O型血清中的IgM類抗A、抗B的效價進行測定和研究。具體的檢測方法:先用PBS對血清進行倍比稀釋,之后分別加入5%A型、B型標準紅細胞懸液。并以O型紅細胞懸液作為對比的標準,對兩種檢測結果進行對照,對血清總抗體的特效進行確定。確定的方法為:以與相應的抗原紅細胞出現1個凝集的最高稀釋倍數之倒數。②對A、B、O型血清中的IgG類抗A、抗B的效價進行測定和研究。將收集到的血清經0.2 mol/L 2-巰基乙醇對IgM類抗體進行破壞,之后利用鹽水凝集的實驗方法,并將結果與已知效價人源的IgG抗D進行平行對照,并經過2-Me處理之后,所研究血清中的抗D效果不會出現降低的現象,然后對其進行倍比稀釋。并采取間接抗人球蛋白法對血清中的IgG類抗A、抗B的效價進行檢測,并將其與IgM類抗體效價進行對照、測定。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0.0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O、A、B型血清中IgM/IgG類抗體效價對比:分析O、A、B型血清中IgM/IgG類抗體效價,分別對正常O型人IgM/IgG類抗A、抗B的效價與A、B型相對比分析,結果顯示:正常O型人IgM類中的抗A、抗B的效價與A、B型正常人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IgG類抗A、抗B的效價則優(yōu)于A、B型正常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O、A、B型血清中IgM/IgG類抗體效價比值分析:分析對O、A、B型血清中IgM/IgG類抗體效價比值,結果顯示:正常O型人血清中的IgM類中的抗A、抗B的效價優(yōu)于IgG類抗A、抗B的效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正常O型人血清中的IgM/IgG類抗A、抗B的效價比值,優(yōu)于A、B型正常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IgM/IgG類抗體效價分布情況
在臨床醫(yī)學的相關工作中,加強對不同血型抗體的鑒定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臨床醫(yī)學的輸血工作中,必須要明確不同血型的抗體。結合以往研究的結果,發(fā)現O型正常人血清中的IgG類抗A、抗B要遠遠多于IgM抗A、抗B。對此醫(yī)學研究者得出:在正常O型人血清中的ABO血型抗體主要以IgM為主。但是在具體的醫(yī)學血型鑒定工作中,發(fā)現O型人血清中與標準紅細胞懸液的凝集程度與非O型人十分相似,因此必須要進一步加強對O型人血清ABO血型的抗體進行研究,并明確其主要類別[2-3]。
在本次研究的過程中,特意選取了青年男性的標本,標本并無受血史,也不存在妊娠等情況,沒有免疫性IgG的可能性。另外,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由于正常情況下IgG抗體的效價較低,且當對其進行倍比稀釋之后,對于較高效價的抗A、抗B體測定的影響不大,因此在具體的試驗測定過程中,可以對其影響忽略不計[4]。
綜上所述,在正常O型人中,其ABO血型抗體主要為IgM類抗體,但其IgG類在血清中所占的比例以及抗體效價要明顯高于A型、B型正常人。
表2 O、A、B型血清中IgM/IgG類抗體效價比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