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蒙,袁赫海,楊銘慧,張 宇,劉海峰
(延邊大學 農(nóng)學院,吉林 延吉 133002)
山葡萄(Vitisamurensis)為葡萄科葡萄屬,主要分布在吉林、遼寧和內(nèi)蒙古等地區(qū)[1-2],是栽培范圍最廣泛的果樹種類之一,在生產(chǎn)中具有重要地位。
山葡萄果皮顏色的深淺,主要取決于花色苷的含量[3-4]?;ㄉ展δ芎芏?,除了使植物器官產(chǎn)生不同顏色,還作用于種子傳播、授粉、抵抗病原物侵染、防紫外線損傷等方面[5-7]。類黃酮-3-O-葡萄糖基轉(zhuǎn)移酶(3GT)是花色苷生物合成途徑中的關鍵酶,主要作用是將不穩(wěn)定的花色苷轉(zhuǎn)變?yōu)榉€(wěn)定的花色苷[8]。有學者對多種植物的3GT進行了研究[9-15],成功克隆出了3GT基因但均未進行蛋白方面的表達研究。本試驗根據(jù)劉海峰等[16]的方法從山葡萄上分離克隆得到類黃酮-3-O-葡萄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VAm3GT,GenBank登錄號:FJ169463),應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法對山葡萄果皮8個不同轉(zhuǎn)色時期的VAm3GT表達量進行分析并進行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針對VAm3GT基因進行表達分析,證實克隆所獲得的目的基因的準確性,旨在為全面開展花色苷的降解機制、花色苷穩(wěn)定性研究提供依據(jù)。
1.1.1 試驗材料 山葡萄品種雙豐(VitisamurensisShuang Feng)采自延邊大學農(nóng)學院山葡萄種質(zhì)資源圃。于果實成熟期采摘,取果皮作為供試材料,置于液氮中冷凍,-80 ℃冰箱保存。
1.1.2 試劑 選用試劑盒GoScriptTM(Promega公司)進行RNA反轉(zhuǎn)錄;選用SYBR?GreenⅠ試劑盒(QIAGEN公司)進行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大腸桿菌(Escherichiacoli)的菌株DH5α和BL21、原核表達質(zhì)粒pET28a由延邊大學農(nóng)學院保存; pMD18-T載體、ExTaq-聚合酶(TaKaRa公司);膠回收試劑盒、限制性內(nèi)切酶(Promega公司);T4連接酶、SDS-PAGE電泳凝膠試劑盒(上海生工生物公司);其他試劑為國產(chǎn)分析純。
根據(jù)已克隆出的VAm3GT的ORF序列[9],設計符合實時熒光定量PCR要求的引物為VAm3GT1s:5′-TCGGAAATCTAAACTCGCTCTT-3′,VAm3GT1a:
5′-ATCATTGGTTAGGGAATCGTC-3′,及含有EcoRⅠ和SmaⅠ酶切位點的特異性引物為VAm3GT2s: 5′-cgGAATTCatgtctcaaaccaccaccaaccc-3′(下劃線為EcoRⅠ酶切位點),VAm3GT2a:5′tcCCGGGCtagacatcctttggttttgacact-3′(下劃線為SmaⅠ酶切位點)。
山葡萄雙豐分為8個取樣時期:轉(zhuǎn)色前Ⅱ期(花后4周)、轉(zhuǎn)色前、轉(zhuǎn)色10%、轉(zhuǎn)色30%、轉(zhuǎn)色50%、轉(zhuǎn)色80%、轉(zhuǎn)色100%、完熟期。采用改良CTAB法[17]提取山葡萄8個取樣時期的總RNA并進行反轉(zhuǎn)錄。根據(jù)設計的實時熒光定量PCR引物進行擴增,內(nèi)參基因選用action(Accession No.AB073011)。從8個取樣時期的cDNA 模板中任選其一,依次稀釋1、5、25、125、625倍制備標準曲線,反應設3個重復,擴增體系:2×QuantiNova SYBR Green PCR Master Mix10μL,QN ROX Reference Dye1 μL、引物A 0.5 μL、引物B 0.5 μL、RNase-Free H2O 7μL、模板cDNA1μL、總體積20 μL。擴增程序:95 ℃預變性2 min,95 ℃變性5 s,60℃ 退火30 s,60 ℃延伸30 s,40個循環(huán),4 ℃保存。擴增完畢后,對實時熒光定量PCR產(chǎn)物進行熔解曲線分析。利用MxPro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
以VAm3GT全長cDNA為模版,根據(jù)設計的帶有酶切位點的引物擴增ORF序列。PCR擴增程序:94 ℃ 預變性3 min,94 ℃ 變性 30 s,58 ℃ 退火30 s,72 ℃ 延伸 2 min,35個循環(huán),72 ℃終加延伸5 min。
將含有EcoR Ⅰ和SmaⅠ酶切位點的VAm3GTORF和pET28a原核表達載體同時用EcoR Ⅰ和SmaⅠ進行雙酶切,回收原核表達載體大片段和目的基因片段并用T4 DNA 連接酶16℃ 連接過夜,體系如下:10×T4 Ligase 2.0 μL、酶切PCR產(chǎn)物1.5 μL、酶切pET28a 3.0 μL、T4連接酶0.5 μL、ddH2O13.0 μL。將連接產(chǎn)物轉(zhuǎn)化到大腸桿菌DH5α感受態(tài)細胞,涂布于100 mg /L氨芐抗性固體LB培養(yǎng)基37 ℃恒溫箱中過夜培養(yǎng),挑取單克隆進行PCR和雙酶切鑒定。
將構建成功的重組質(zhì)粒pET28a-VAm3GT轉(zhuǎn)化到大腸桿菌BL21感受態(tài)細胞,經(jīng)PCR鑒定后挑取陽性單克隆菌落接種于5 mL含100 mg/L卡那霉素的LB液體培養(yǎng)基中37 ℃過夜培養(yǎng)。取過夜菌100 μL轉(zhuǎn)入5 mL含100 mg/L卡那霉素的LB液體培養(yǎng)基中37℃振蕩培養(yǎng)至OD600=0.4~0.6時,加入誘導劑IPTG至終濃度分別為0.8、1.0、1.2 mmol/L。置于28 ℃下振蕩培養(yǎng)8 h,獲得誘導菌液。
重組蛋白的SDS-PAGE檢測:取1 mL誘導菌液和誘導前樣品,12 000 r/min離心1 min,收集菌體,加入200 μL PBS緩沖液懸浮菌體并用槍頭吹打重懸,用反復凍融法裂解細胞;收集混合液后4 ℃、12 000 r/min離心20 min,上清和沉淀樣品中分別加入100 μL 5×上樣緩沖液并混勻,100 ℃水浴處理8 min。吸取30 μL加樣于10% SDS-PAGE電泳,凝膠用考馬斯亮藍染色。
2.1.1 山葡萄果皮8個不同轉(zhuǎn)色時期的總RNA 采用改良CTAB法[17]提取山葡萄8個不同轉(zhuǎn)色時期的總RNA,如圖1所示。使用核酸檢測儀和凝膠成像儀檢測RNA濃度和質(zhì)量,保證RNA完整、無雜質(zhì)污染,進行反轉(zhuǎn)錄。
M:DL 2000Marker,1:轉(zhuǎn)色前Ⅱ期RNA,2:轉(zhuǎn)色前RNA,3:轉(zhuǎn)色10%RNA,4:轉(zhuǎn)色30%RNA,5:轉(zhuǎn)色50%RNA,6:轉(zhuǎn)色80%RNA,7:轉(zhuǎn)色100%RNA,8:完熟期RNA
2.1.2 8個不同轉(zhuǎn)色時期VAm3GT基因的表達分析 選任一時期為對照,以action為內(nèi)參基因進行實時熒光定量PCR,探究VAm3GT基因在8個不同轉(zhuǎn)色時期的表達規(guī)律。如圖2所示,VAm3GT基因從轉(zhuǎn)色前Ⅱ期(花后4周)到完熟期表達量逐次遞增,呈遞增趨勢。
圖2 VAm3GT基因在8個不同轉(zhuǎn)色時期的表達
以VAm3GT全長cDNA為模版,PCR擴增含有EcoRⅠ和SmaⅠ酶切位點的VAm3GTORF序列,擴增產(chǎn)物在1 371 bp出現(xiàn)與預期相符的特異性條帶(圖3),回收進行測序鑒定正確后,用于表達載體的構建。將目的片段和表達載體pET28a進行雙酶切,用T4 DNA連接酶連接后,獲得重組質(zhì)粒pET28a-VAm3GT原核表達載體,轉(zhuǎn)化并進行PCR鑒定,結果表明,獲得的目的條帶與預期大小一致,且測序正確,原核表達載體已構建成功。
M:DL 2000Marker,1:目的基因,2:目的基因酶切片段,3:pET28a質(zhì)粒雙酶切,4:重組質(zhì)粒VAm3GT特異擴增檢驗
將重組質(zhì)粒pET28a-VAm3GT轉(zhuǎn)化感受態(tài)細胞BL21后,加入IPTG誘導菌體表達。在28 ℃培養(yǎng)條件下對IPTG濃度進行篩選,分別為0.8、1.0、1.2 mmol/L,并進行SDS-PAGE電泳檢測。目的蛋白在上清中且IPTG誘導濃度為0.8 mmol/L(圖4A),約50.19 ku處有一條與預測重組VAm3GT蛋白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小一致、較高濃度的誘導表達帶,沉淀與對照組均未出現(xiàn)目的蛋白條帶(圖4B)。
M:分子質(zhì)量標記,1:對照(未經(jīng)IPTG誘導),2:0.8 mmol/L IPTG,3:1.0 mmol/L IPTG,4: 1.2 mmol/L IPTG
8個不同轉(zhuǎn)色時期VAm3GT基因的表達量呈遞增趨勢,這與彩色馬鈴薯中3GT基因表達規(guī)律相同[18]。黃春輝等[19]證實了花青苷的積累與3GT基因的含量增加具有相關性,因此推測山葡萄果皮逐漸由綠色轉(zhuǎn)變?yōu)樯罴t色是由于3GT基因的不斷積累。
王惠聰?shù)萚7]對荔枝果皮花青苷的研究表明,3GT活性的變化與花青苷含量的變化趨勢吻合,隨著妃子笑果皮中3GT活性的增加花青苷含量上升。Owens[20]在紅葡萄果皮中檢測到3GT的表達,而在無花色素苷積累的白葡萄及紅葡萄其他組織中沒有檢測到3GT的表達。3GT酶在山葡萄果皮發(fā)育期至全紅期表達量緩慢增加,到果實完熟期表達量大幅度增加,催化花青素大量合成。果實在轉(zhuǎn)色前期沒有花青素的積累但3GT表達量仍然很高,由此推測山葡萄發(fā)育前期3GT酶參并催化合成了黃酮醇類物質(zhì)[21]。綜上所述,VAm3GT基因促進了花色苷的積累,而其含量的增高是否受其他因素如光照、調(diào)節(jié)酶等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外源基因能否成功在大腸桿菌中正確表達,受諸多因素影響。不同植物3GT基因的蛋白質(zhì)分子質(zhì)量均在50 ku左右。SDS-PAGE電泳檢測分析表明,目的蛋白在上清中且IPTG誘導濃度為0.8 mmol/L處有一條與預測重組VAm3GT蛋白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小一致、較高濃度的誘導表達帶,沉淀與對照組均未出現(xiàn)目的蛋白條帶,這可能與原核表達目的蛋白通常以包涵體的形式表達有關。目的蛋白在IPTG濃度相對低時大量表達,這一結果與牟利等[22]對青稞F7-OMT基因的原核表達分析結果一致。VAm3GT基因在適宜的誘導條件下可得到穩(wěn)定表達的可溶性目的蛋白。通過對該基因的原核表達,進一步證實了克隆所獲得的目的基因的準確性。
本研究成功構建表達載體pET28a-VAm3GT,在28 ℃、8 h,IPTG誘導濃度為0.8 mmol/L條件下,目的蛋白在上清中有較高的表達量,獲得了具有較高可溶性且能夠高效表達的目的蛋白。為VAm3GT酶活分析、蛋白的純化以及多克隆抗體的制備等后續(xù)試驗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