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欣欣 王雪
摘 要:新鄉(xiāng)市博物館館藏陶瓷器近三千余件,這些陶瓷器種類多,時代跨越長。其中帶有傳統(tǒng)寓意紋飾的陶瓷器,紋飾圖案各具特色,精彩紛呈,有著濃厚的文化內涵與底蘊,也從側面反映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文章主要選取部分館藏瓷器,淺談陶瓷器的傳統(tǒng)寓意紋飾。
關鍵詞:館藏陶瓷;傳統(tǒng)文化;吉祥寓意
中國古代的吉祥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正所謂“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慶之征”。不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代,吉祥一直都是人們所追求的,亙古不變。在我國數(shù)千年的陶瓷發(fā)展史中,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對陶瓷紋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古代陶瓷工藝者們匠心獨運,在創(chuàng)作陶瓷器裝飾紋飾時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常用比喻、諧音的獨特手法組成富有吉祥寓意的紋飾。吉祥陶瓷紋飾起源于商周,發(fā)展于唐宋,明清時期達到頂峰。這些琳瑯滿目的吉祥紋飾,有的取其諧音,有的取其寓意,有的取其圖像,無不體現(xiàn)了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新鄉(xiāng)市博物館館藏三千余件陶瓷器,其中就有大量的傳統(tǒng)吉祥寓意紋飾,文章對館藏部分陶瓷器中的傳統(tǒng)吉祥圖案進行淺要探析,不足之處還請各位方家指正。
“大清康熙年制”款黃釉綠彩龍鳳紋瓷碗(圖1),清代,高7.2厘米,口徑14.2厘米,底徑5.7厘米。該碗圓口外撇,深腹,圈足,造型規(guī)整,內外通體施黃釉。口外沿一周飾卷草紋,碗心于綠彩雙圈內繪如意云頭紋,碗外壁繪制綠色龍鳳云紋,圈足上部繪一周蓮瓣紋飾,碗底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褒堷P紋”則描繪了龍與鳳相對飛舞的畫面,龍和鳳都是古代時的祥瑞之物,龍代表真龍?zhí)熳樱笳髦鴻嗤?,而鳳代表著一國之母,象征美麗仁愛,龍鳳結合則代表天下太平,盛世清明,高貴吉祥。在我國傳統(tǒng)理念中,常將龍鳳相配,寓意高貴吉祥,也多用在瓷器裝飾上,通常稱“龍鳳呈祥紋”。
粉彩鼓腹獸耳百鹿圖尊(圖2),清代,高46厘米,口徑18厘米,腹徑38.2厘米,底徑24.5厘米。此尊大口,獸耳,圓腹下垂,矮圈足。器身通景繪百鹿紋飾,整體畫面以蒼松山石為背景,姿態(tài)各異的小鹿在山石密林間奔跑、憩息、覓食,嬉戲于山間,飲水于清流,畫意生動,栩栩如生,意趣盎然。畫面中峰巒雄偉,松枝遒健,頗有松巖撐天之氣勢。相比之下,形態(tài)輕盈、細小可人的梅花鹿更襯托出景觀的宏大。該尊雙獸耳涂紅彩,巨松蒼翠欲滴,小鹿五彩斑斕,畫面色彩豐富,極具裝飾效果,構成一幅生動的大自然山水畫,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觀賞價值。我國古代人民認為鹿是一種祥瑞之獸,代表長壽和繁榮昌盛?!鞍佟眻D紋飾常用諧音諧意,寄托祝福和恭賀的美好愿望,“鹿”又與“祿”同音,寓意加官進祿、權力顯赫,象征吉祥長壽和升官之意。這種紋飾多用在皇家瓷器的裝飾中,深受皇帝的喜愛,是宮廷特殊等級和身份的象征。
“同治年制”款黃釉粉彩梅鵲紋碗(圖3),清代,高9.5厘米,腹徑16.7厘米,口徑20.9厘米,底徑8.3厘米。碗敞口,深腹,圈足。內施白釉,外通體施黃釉,口沿及圈足處以金彩裝飾,在黃釉上以粉彩繪出朵朵盛開的梅花,數(shù)只喜鵲飛舞其間。該器為黃釉,釉色純正,粉彩雅致柔麗。器底有紅彩“同治年制”四字楷書款。鵲梅是中國傳統(tǒng)圖案裝飾紋樣,梅花在古代又稱“報春花”,代表著春天。喜鵲象征著好運與福氣,喜鵲登梅寓意吉祥、喜慶、好運的到來。宋代王炎有詩句“家書未到鵲先喜”,喜鵲作為紋飾出現(xiàn)在瓷器上大致在宋代,清代時喜鵲紋飾廣為流傳,其中尤以喜鵲登梅紋較為常見。
“大清光緒年制”款粉彩蝠壽紋瓶(圖4),清代,高39.1厘米,口徑9.8厘米,腹徑23.7厘米,底徑12.7厘米。此瓶撇口,長頸,圓腹,圈足。瓶外壁通體以粉彩描金裝飾,瓶口沿描雙弦紋一周,口沿下裝飾如意云頭紋,近足處飾蕉葉壽字紋,頸部、腹部主題紋飾為云蝠紋,肩部兩道金彩弦紋之間飾以粉彩花卉并間以四個金彩篆體“壽”字。器底紅彩書“大清光緒年制”六字,為兩行礬紅楷書款。此瓶形制端莊,筆法細膩,畫工精湛,設色粉潤,色彩濃淡相宜,極具質感。紅色蝙蝠取其“洪?!敝C音,遍布器身的蝙蝠更合“百福”之意,寓意吉祥喜慶。在中國漢族傳統(tǒng)的裝飾藝術中,蝙蝠的形象被當作幸福的象征,習俗運用“蝠”,即“福”字的諧音,并將蝙蝠的飛臨,結合成“進?!钡脑⒁?,希望幸福會像蝙蝠那樣自天而降。此組吉祥圖案,如一只蝙蝠飛在眼前,稱“福在眼前”,蝙蝠和馬組成了“馬上得?!?,器物上部一圈紅色的蝙蝠紋,也稱“洪福齊天”。
“大清乾隆年制”款青花“三多圖”瓷碗(圖5),清代,高5.6厘米,口徑15.3厘米,底徑5.5厘米。此碗撇口,弧腹,圈足。內外青花裝飾,口沿內外飾青花海水紋,外壁繪福壽三多紋,圈足外墻繪變形蓮瓣紋,底落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此碗造型端莊,釉面瑩亮,青花發(fā)色典雅。福壽三多紋是中國傳統(tǒng)的吉祥圖案,民間以佛手柑與福字諧音而寓意“?!?,以桃子多壽而諧意“壽”,以石榴多子而諧意“多男子”,稱為“福壽三多”“華封三?!被颉岸喔6鄩鄱嗄凶印?,表現(xiàn)對多福、多壽、多子的頌禱。
“大清道光年制”款粉彩白菜盤(圖6),清代,高3.1厘米,口徑17.8厘米。此盤敞口,口沿描金,淺弧壁,圈足。碗內以白菜為主題圖案,白莖綠葉,淡雅精致。盤內緣飾有12顆白菜,盤底以礬紅雙圈,內有桃蝠圖案,充分體現(xiàn)了清代制器中每圖必有意,每意必吉祥的約定俗成。白菜寓意吉祥,和“百財”同音,借喻家財萬貫。此外,白菜的顏色青白相間,寓意清清白白、清正廉明。因此,白菜紋多為古人使用,以象征人格品德高尚。
窺一斑而知全豹,新鄉(xiāng)市博物館館藏陶瓷器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巧奪天工的陶瓷技藝,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勤勞智慧,更加彰顯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參考文獻
[1]曹淦源,巴德偉.中國古陶瓷紋樣全集:古陶瓷紋樣(典藏版)[M].吉林: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
[2]陸軍.中國古陶瓷飾紋發(fā)展史論綱[D].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2006.
[3]王瑋璟.吉祥圖案在現(xiàn)代日用瓷裝飾中的運用研究[D].江西:景德鎮(zhèn)學院陶瓷學院,2014.
[4]劉志國.中國陶瓷紋樣及審美意識[J].陶瓷科學與藝術,2004(03):45-48.
[5]黃靜,孔粵華.古陶瓷吉祥紋飾探討[J].收藏家,2003(07):58-61.
[6]劉春霞.古陶瓷紋飾中的社會心理和人文情懷[J].中國陶瓷,2007(04):72-73.
[7]鄒曉松,王愛芳.清三代琺瑯彩瓷如意云紋飾研究[J].陶瓷研究,2009(01):70-72.
[8]謝志明.陶瓷裝飾中吉祥圖飾的發(fā)展例說[J].佛山陶瓷,2008(06):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