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響亮
她系出名門,學(xué)貫中西;
她心直口快,赤熱心腸;
她視野曠遠,胸襟寬闊;
她擁有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她的詩歌閃爍靈光,她的小說充滿關(guān)懷,她的著作流淌著詩意;
她可以立于名家之中,談古論今;
也可以游走于山野,勘測考察;
盡管半生與病魔抗?fàn)?,卻將生活過得幸福而浪漫。
她就是“中國一代才女”、中國第一代女建筑師、精神富養(yǎng)之典范——林徽因。
我們從林徽因身邊人對其的培養(yǎng),看富養(yǎng)女之家庭定位,如祖父等的熏陶啟蒙、父親的言傳身教以及公公的呵護備至。
1.祖父等的熏陶啟蒙
1904年6月,林徽因出生于江南杭州城內(nèi)蔡官巷27號,一出生便被抱去跟著祖父母一起生活。其祖父是林孝恂,進士出身,為官清廉,講原則,一身正氣;精通詩詞,熟諳醫(yī)道;對后輩的教育更是開明有遠見,不分男女,一視同仁,專門設(shè)私塾請名師,為他們講授傳統(tǒng)國學(xué)和天文地理知識,甚至還請了外國人來教英文和日文。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20世紀(jì)30年代,為免于混淆,區(qū)別于當(dāng)時一位名叫林微音的男詩人,故將“音”改為“因”),是祖父給起的,取自《詩經(jīng).大雅.思齊》中的“思齊大任,齊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祖父希望林徽因能夠像“周室三母”那樣,雍容端莊,賢淑美譽,傳承家風(fēng)。也許因為是家中長孫女的緣故,其祖母游氏對林徽因也甚是喜愛。
林徽因5歲時,受其大姑母林澤民發(fā)蒙,開始和表兄弟姐妹們一起熟讀經(jīng)典詩書。在林澤民兄弟姊妹7人的孩子當(dāng)中,她是最擅長詩書的。林徽因能夠得到林澤民的教導(dǎo),自然受益匪淺。
2.父親的言傳身教
在家庭中,對林徽因影響最大的還是她的父親林長民。早年,林長民畢業(yè)于日本早稻田大學(xué),風(fēng)度翩翩,俠骨柔腸,精通詩詞,工于書法,開明博識,志在治國救民。在林徽因小的時候,他雖然時常不在她的身邊,但他通過林徽因的書信,很早就發(fā)現(xiàn)了這位女兒的聰慧過人之處。開明的思想,也使得林長民并沒有用“裹腳”的方式來束縛這位早慧女兒的身心,而是將其視為知己,互吐心聲。在英國的時候,他曾對徐志摩說過:“做一個天才的女兒的父親,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倫的輩分,先求做到友誼的了解?!?/p>
“五四”運動之后,為圖得改造中國之良方,林長民決定遠赴歐洲。此次,也為了給女兒更好的教育,開拓其眼界,拓寬其胸襟,他讓女兒與其同行。他在給女兒的信中這樣寫道:“我此次遠游攜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觀察諸國事物增長見識;第二要汝近我身邊能領(lǐng)悟我的胸次懷抱?!谌陼簳r離去家庭煩瑣生活,俾得擴大眼光,養(yǎng)成將來改良社會的見解與能力。”
1920年,林徽因16歲。林長民帶著林徽因游歷了法國、意大利、瑞士和德國等地,宏偉的名山古跡、俊美的湖光山色,讓這位本來就充滿靈性的少女,更多了幾分仙氣。此次漫游歐洲,讓她見過了不同的人、不同的建筑、不同的事物,也為她以后在建筑領(lǐng)域大有作為提供了前期的積淀。
在暫住倫敦期間,林長民多數(shù)時間忙于各類事務(wù)。林徽因便獨自待在寓所里,發(fā)揮她在培華女中所學(xué)的英文優(yōu)勢,每天都在讀勃朗寧、蕭伯納和霍普金斯等的英文作品。在這一刻,略覺孤獨的花季少女的心被這些浪漫主義的作品,深深地打動了。
為了讓女兒更快地融入倫敦的生活,提高其英文的能力,林長民為林徽因邀請了菲利普母女作為英語家庭教師,并在生活上照應(yīng)她和陪伴她外出。不久,林徽因便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他們定居附近的愛丁堡圣瑪利學(xué)院。
旅居倫敦時,林長民暫時住在阿門路27號,家中來自牛津、劍橋的中外訪客絡(luò)繹不絕。林父與友人經(jīng)常在客廳聊天、自由辯論。林徽因除了盡到“女主人”之責(zé)外,還時常作為“旁聽生”。這樣的耳濡目染,也從另一種渠道拓寬了林徽因的眼界,增加了她對政治、時事和歐洲世界的了解。也正是在此時,熱烈男子徐志摩走進了林徽因的視野,并將林徽因帶進了拜倫、雪萊和濟慈等人的詩歌世界。在與徐志摩愉快的談?wù)撛姼韬蛻騽〉倪^程中,情竇初開的林徽因?qū)?、美和自由有了非同常人的理解,也為她日后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chǔ)。
3.公公的呵護備至
作為林徽因公公的梁啟超,在林徽因的人生關(guān)鍵時刻,也給予了她莫大的幫助。首先,在林、梁兩位父親巧妙的安排下,14歲的林徽因和17歲的梁思成有了第一次的見面(在費慰梅著的《梁思成與林徽因》中,林、梁的第一次見面是在1919年)。當(dāng)時,林徽因“亭亭玉立卻仍帶稚氣,梳兩條小辮,雙眸清亮有神采,五官精致有雕琢之美,左頰有笑靨”,給梁思成留下了極其美好而又深刻的印象。
林徽因和梁思成在賓大求學(xué)的時候,林長民在國內(nèi)不幸中流彈遇難。在林徽因悲慟萬分之時,梁啟超通過給梁思成的信,開解、引導(dǎo)、支持和溫暖林徽因,讓她安心學(xué)習(xí),不必?fù)?dān)心以后的經(jīng)濟費用,表示以后會把林徽因“和思莊一樣看待”,并告知“人之生也,與憂患俱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立身第一要訣”。
在此期間,梁啟超不僅給他們介紹研究資料,寄去專業(yè)書籍,還要求他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鼓勵他們?nèi)嵺`力行,觀察世界,擴大眼界。在他們新婚之后,梁啟超還為他們細(xì)致地安排了集觀光、學(xué)術(shù)考察和歸國行程完美結(jié)合的蜜月之旅。
正是這次游歷了英國、法國、意大利、奧地利、西班牙等國家的蜜月旅程,讓林徽因和梁思成看到了哥特式教堂、洛可可式教堂、羅馬式大廈、巍峨古老的皇家宮殿、凱旋門、方尖碑等經(jīng)典的建筑。他們拍了照片、畫了速寫、記了游記。在他們的人生歷程中,這些人類最優(yōu)秀的文化藝術(shù)精粹,提升了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也為他們以后的事業(yè)樹立了標(biāo)準(zhǔ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