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明
(江蘇省南京市教學研究室)
刻度尺是最常見的畫圖和度量工具,它可以畫直線、射線和線段,也可以度量線段的長度.只用刻度尺畫圖就是畫圖時使用的工具僅限于刻度尺,不能運用圓規(guī)等其他工具,它與尺規(guī)作圖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只用刻度尺畫圖的問題雖然看似只是在畫圖,但其蘊含了豐富的圖形與幾何知識和方法,思維價值高,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幾何直觀和邏輯推理能力.在數(shù)學教學中,設計系列化的只用刻度尺畫圖問題,既能創(chuàng)設新穎別致的問題情境,也能為高效課堂建設提供豐富的資源素材.下面談談筆者在設計課題學習“只用刻度尺畫圖”中的問題串時的思考.
用刻度尺可以畫出一定長度的線段,因此可以畫等腰三角形.根據(jù)這一特性,可以設計一些只用刻度尺畫圖的問題,而構(gòu)造等腰三角形是解決問題的主要途徑.
例1如圖1,只用刻度尺,畫出∠BAC的角平分線.
圖1
設計初思考:用單一工具畫圖,見到比較多的是只用圓規(guī)畫圖和只用無刻度直尺畫圖,鮮見只用刻度尺畫圖.而只用刻度尺畫圖,首先要考慮它能畫哪些基本圖形,能畫等腰三角形嗎?答案是肯定的.只用刻度尺,不僅能畫等腰三角形,還能畫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中線.由于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中線與頂角的角平分線重合,因此,將圖形分拆,隱去等腰三角形的底邊后,便是一個角和它的平分線,于是有了例1.
圖2
畫圖方法:如圖2,用刻度尺在∠BAC的邊AB,AC上分別取點D,E使AD=AE,連接DE,量出DE的長,取DE的中點F,再畫射線AF,則射線AF即為∠BAC的角平分線.
此例實際上是用刻度尺構(gòu)造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性質(zhì)畫出角平分線.此例可以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的相關教學中使用,也可以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相關教學中使用.
只用刻度尺可以畫直角三角形,根據(jù)這一特性,可以設計一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之一就是構(gòu)造直角三角形.
例2只用刻度尺,畫出一個直角∠BAC.
設計初思考:只用刻度尺,能畫直角三角形嗎?答案也是肯定的.只不過相對于畫等腰三角形,畫直角三角形要復雜一些,需要畫腰長相等、一腰重合的兩個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最典型的特征是有一個直角,于是提出例2這個問題.
畫圖方法:如圖3,用刻度尺畫出一定長的線段BC,取BC的中點D,畫線段AD,使AD=BD,連接AB,AC.則∠BAC即為直角.
圖3
此例就是構(gòu)造直角三角形,繼而畫出一個直角.當然這個問題還可以利用刻度尺畫兩條互相平分且相等的線段,那么線段的四個端點構(gòu)成一個矩形,也可以畫出直角或直角三角形,而這相當于畫出兩個斜邊重合的直角三角形.
此外,根據(jù)此題用刻度尺畫直角的方法,還可以判定直線與圓是否相切.如圖4,點A是⊙O上的點,點P在⊙O外,用刻度尺取OP的中點B,連接AB.如果PB=AB,那么∠OAP就是直角.于是PA與⊙O相切;如果,那么PA與⊙O不相切.
圖4
例2可以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矩形的判定的相關教學中使用.
只用刻度尺可以畫三角形中位線,基于這一點,可以設計一些構(gòu)造三角形中位線畫平行線的問題.
例3如圖5,只用刻度尺,過點P畫出直線AB的平行線.
圖5
設計初思考:只用刻度尺,容易畫出一個三角形的中位線,也就是畫出了這個三角形一邊的平行線,于是有了例3這個問題:只用刻度尺,能過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嗎?這里涉及到了能否用三角形中位線建立模型.
畫圖方法:如圖6,在直線AB上取點C,D,連接CP,量出CP的長.延長CP至點E,使得CP=PE,連接DE,量出DE的長,取DE的中點Q,畫直線PQ.則直線PQ即為直線AB的平行線.
圖6
三角形中位線蘊含了平行線,構(gòu)造三角形中位線是畫平行線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此例可以在三角形中位線的相關教學中使用.
從圖形變換的角度看,平行四邊形是揭示平移實質(zhì)的重要圖形.依據(jù)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可以設計用刻度尺畫平行線和等于已知角等問題.
例4如圖7,已知點P在∠ABC的邊BC上,請只用刻度尺,過點P畫出∠DPC,使得∠DPC=∠ABC.
圖7
設計初思考:只用刻度尺,能畫平行四邊形嗎?當然,答案也是肯定的.有平行四邊形,就有平行線,于是就有相等的角.就可以提出類似尺規(guī)作圖中的基本問題:只用刻度尺畫一個角等于已知角.
畫圖方法:如圖8,在BA上取點E,連接PE,量出PE的長,取PE的中點O,連接BO,量出BO的長,延長BO至點D,使得OD=BO,連接PD.則∠DPC即為所要畫的角.
圖8
通過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構(gòu)造平行四邊形,是畫一條直線的平行線的又一種方法,無論點P在∠ABC的內(nèi)部還是外部,均可以連接BP兩次構(gòu)造平行四邊形,使BP成為所構(gòu)造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邊來分別畫出BA,BC的平行線,于是都可以畫出等于∠ABC的一個角.
此例中,只用刻度尺畫一個角等于已知角,實際上是化歸為過點P畫出BA的平行線,于是通過構(gòu)造平行四邊形解決這一問題.此例可以在平行四邊形判定的相關教學中使用.
兩個三角形全等,可得對應邊、對應角分別相等,對一些與軸對稱圖形、中心對稱圖形相關的問題,設計只用刻度尺畫圖問題,有時還可以從構(gòu)造全等三角形方面考慮.
例5如圖9,∠BAC是軸對稱圖形,只用刻度尺,畫出∠BAC的對稱軸.
圖9
設計初思考:用刻度尺畫∠BAC的角平分線與畫∠BAC的對稱軸實際上等價的,能否有其他不同于例1的解決方法?顯然,構(gòu)造全等三角形解決問題是另一種選擇.
畫圖方法:如圖10,在∠BAC的邊AB上分別取點D,E,量出AD,AE的長.然后在邊AC上分別取點F,G,使得AF=AD,AG=AE.連接DG,EF,DG與EF交于點H.畫出直線AH.則直線AH即為∠BAC的對稱軸.
圖10
此例中,構(gòu)造的全等三角形有:△AEF≌△AGD,△HDE≌△HFG,△AEH≌△AGH.此例可以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相關教學中使用.
例6如圖11,只用刻度尺,判斷直線AB與CD是否平行.
圖11
設計初思考:此例實際上是例3的衍生,只用刻度尺,可以通過構(gòu)造三角形中位線、平行四邊形來畫平行線.而只用刻度尺判斷兩條直線是否平行,不妨通過構(gòu)造全等三角形來解決.
畫圖方法:如圖12,在AB與CD上分別取點E和點F,連接EF,量出EF的長,然后取其中點O.畫直線OH,交直線AB于點H.量出OH的長.在直線OH取點G,使得OG=OH.
圖12
判斷:根據(jù)三角形全等知識可得△OEH≌△OFG.可得∠OEH=∠OFG.于是GF∥AB.因此可得結(jié)論:如果點G是直線OH與CD的交點,那么AB與CD平行,否則AB與CD不平行.
除了構(gòu)造全等三角形,此例也可以通過構(gòu)造三角形中位線、平行四邊形來解決,在相關內(nèi)容的數(shù)學教學中均可以使用這一素材.
總之,設計只用刻度尺畫圖問題,其背后的操作依據(jù)都是圖形建模,需要依據(jù)三角形、四邊形等特殊圖形的相關知識,實際上也是這些知識的延伸、拓展應用.在教學中設計系列化的單一工具畫圖,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相應知識,而且能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這無疑對提高數(shù)學教學的效能,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