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英/烏魯木齊市第六十二小學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指出,新的形勢下,要建立促進教師能力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也就是說,一套科學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應立足于師生的共同發(fā)展。近年來,烏魯木齊市第六十二小學將打造“博雅”課堂作為課程改革和踐行“博雅”文化的重要內容。經過不斷探索與實踐,形成了一套以“博雅”為核心,教師、學生兩個層面共10個維度的課堂評價標準,為“做博雅教師、育博雅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做博雅教師”最重要的實踐是課堂教學。教師要在課堂上體現(xiàn)博識(廣博的學識,專業(yè)的教學水平)、博愛(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使不同層面的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雅言(言行文雅,表達流暢,激勵有效)、雅趣(有廣泛高雅的情趣愛好,寫一手漂亮的字)。基于此,我校從五個維度研究制定了教師層面評價標準。
第一,理念“新”。
——根據(jù)學科特點,體現(xiàn)2011版《課標》的理念。
——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把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核心。
——呈現(xiàn)學生真實的學習狀態(tài)和愉悅的學習氛圍,讓課堂有溫度。
這是教育思想的一系列改革和轉變。新課程理念提倡關注每一位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把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核心。所以教師課堂教學必須以此為指導,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是博雅課堂評價標準的中心要義。
第二,目標“準”。
——教學目標定位準確,重難點清晰,符合學科、年段特點和學生學情。
教學目標定位準確,是課堂教學高效的關鍵。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才能科學組織和調整教學內容,合理安排和開展教學活動,準確分析和評價教學效果。博雅課堂的教學目標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宗旨。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一要具體化,細化到認知、技能、情感等各項目標,避免過分強調知識性目標;二要符合實際,在了解學生實際能力水平和特點的基礎上,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三要差異化,每個學生都是特殊的個體,教師必須以個體差異作為一種資源來開發(fā)。從而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體現(xiàn)出合理的層次性,促使每個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
第三,內容實。
——明確“教什么”,教學內容要能達成教學目標,做到“一課一得”。
——教師要有理解教材的能力,教學內容正確、嚴謹,容量恰當,體現(xiàn)學科知識的深度和廣度。
——問題的設計要有坡度和廣度,既能統(tǒng)領教材,又能引發(fā)學生探究,讓學生有思考的空間。
——根據(jù)學科特點、學生學情,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
此項評價標準旨在指導和考察教師解讀分析教材、合理選擇組織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過程、滲透學習方法的能力。教師能否正確和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能否創(chuàng)設啟發(fā)學生思考的學習環(huán)境,能否合理利用教學資源進行課堂教學,是判斷課堂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
第四,策略“活”。
——依據(jù)學科特點、學生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以學定教,靈活處理預設與生成,點撥到位,反饋及時,有駕馭課堂的能力。
——評價有效,有針對性和激勵性。
——教學媒體運用合理,為教學服務,體現(xiàn)實效。
教學策略的選擇和合理運用是實現(xiàn)“博雅”課堂的重點之一。教師要根據(jù)學情創(chuàng)設具體的學習情境,根據(jù)學情靈活處理預設與生成,用有針對性、激勵性的評價引導促使整個教學過程的靈動有序。
第五,素養(yǎng)“?!?。
——教態(tài)自然大方,教學語言豐富生動。
——寫一手規(guī)范的字,起示范作用。
——觀整堂課,看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
打鐵必須自身硬,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教學基本功,以滿足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作為一名博雅教師首先要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教態(tài)大方;課堂語言要準確,清楚,生動形象,具有啟發(fā)性;板書設計科學合理,條理清晰,字跡工整美觀;能夠熟練運用教具,儀器及各種現(xiàn)代化輔助教學設備,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
“育博雅學生”是“博雅”課堂追求的目標。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把學生的發(fā)展作為“博雅課堂”的重中之重,培養(yǎng)學生成為博識、博愛、雅言、雅趣之人。
第一,行為“雅”。
——舉手投足都能體現(xiàn)優(yōu)雅的姿態(tài),如舉手、站姿、坐姿等。
——有禮貌地和同學合作交流。
教學常規(guī)是保證課堂教學正常進行的先決條件。優(yōu)雅課堂常規(guī)的形成不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學秩序,而且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從學生在課堂上的舉手投足及合作交流時的文明表現(xiàn)能考量平時課堂教學的成效。
第二,興趣“濃”。
——學生能根據(jù)學科特點進行有效預習。
——對所學學科有濃厚興趣和求知欲。
——課后學生對所學內容有進一步探究的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大膽質疑的源頭活水。如果課前學生能根據(jù)學科特點進行有效預習,課中學生能對所學內容有濃厚興趣,有強烈的求知欲,課后能對所學內容有進一步探究的欲望,那么可以想見,最終的學習效果必然是好的,所以學生是否對所學課程有濃厚興趣也是評判“博雅”課堂質量優(yōu)劣的重要指標。
第三,參與“廣”。
——通過自主學習或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全體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學習,積極思考。
——學生的學習活動時間達到整堂課的60%以上。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教學是否高效,要看學生能否主動參與學習、積極思考,學生能否在實踐探究中解決問題,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知識、能力、道德品質等方面是否都有所提高和發(fā)展。我們的課堂只有從傳統(tǒng)的“教而獲知”,變?yōu)椤皩W而獲知”,學生的能力才能得到全面發(fā)展。而扭轉傳統(tǒng)課堂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確定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時間,觀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效果。
第四,思考“深”。
——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學法思考和解決新問題,學會遷移,舉一反三。
——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并能流暢地進行表達;對不同的觀點學會質疑,有批判性思維。
——師生、生生互動交流,杜絕集體回答無價值的問題。
美國著名教育家泰勒在其著作《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中指出:“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提供學習經驗,而不是向學生展示各種事物?!币簿褪钦f,教師的教授不是以知識的傳授為目的,真正重要的是學習的過程。學習的過程是培養(yǎng)思維的過程,讓學生學會思考,在課堂上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新問題,舉一反三,并能流暢的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想法,那么這樣的課堂無疑是一種理想的學習境界。
第五,發(fā)展“實”。
——學生學得扎實,發(fā)展了思維,拓展了知識面,習得了學習方法。
——知識、情感、能力得到實實在在的提升。
課堂成效評價的終極目標應該落在學生是否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發(fā)展。一看學生是否形成了一定的知識結構,拓展了知識面;二看是否習得了學習方法,形成了學習能力;三看是否發(fā)展了思維,體驗到創(chuàng)造和成功的喜悅。
“博雅”課堂評價是我校推進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規(guī)范教師教學行為的重要手段,是教學必須遵循的常規(guī)。按十個維度綜合評定,實事求是,客觀地分析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改進教學手段,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博雅學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