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滿喜
介休這方熱土,人杰地靈,代有人杰。
幾千年的介休史冊載記著無數(shù)為介休文明和發(fā)展做出貢獻的志士仁人。也有許多人才彥俊,雖然于史無載,但他們同樣是歷史發(fā)展的參與者和創(chuàng)造者,他們的名字和業(yè)績,一直在當?shù)匕傩罩袀黜炛?,因此同樣值得尊重和懷念?/p>
本文介紹的,就是義安鎮(zhèn)北鹽場村的老黨員曹維馨和他的兒子。
曹維馨,1925年農(nóng)歷5月12日,出生于介休北鹽場村一個開明紳士世家。出生半歲時,父親不幸去世,由母親拉扯著成長。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他年僅12歲,就參加村里抗日兒童團。1939年,14歲的他參加鐵北抗日游擊隊。不久,鐵北游擊隊統(tǒng)一編入八路軍115師四旅一營二連。
他按八路軍的指令,留在村里做地下情報員,代號“鐵蘭”,秘密吸收了村里十余名青年參加抗日。
1940年后,曹維馨擔任地下黨交通員和抗日村長。他將隔山姐夫(同母異父之姐姐的丈夫)、張?zhí)m火車站站長米啟富提供的情報交給我方武裝部隊,使得我方多次成功搶奪了日寇軍事武器列車,有效地擴充了我軍裝備,打擊了日寇囂張氣焰。
1942年,他正式填表,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同年夏天,日本鬼子到村里抓捕他,母親把他藏進倒扣的大水缸里?!熬幋濉睗h奸抓著母親頭發(fā)在院里轉了三圈,逼迫交出兒子。母親忍著劇痛機智應對,日寇無奈,只好搶了兩只母雞和一罐雞蛋,悻然而去。
1943年春天,日軍在北鹽場修筑碉堡,全村籠罩在白色恐怖下。冬天,因叛徒出賣,他和本村岳春義、趙益芳被抓到敵特警組,遭嚴刑拷打。因拒不投降,漢奸數(shù)九寒天把他們?nèi)韯児?,僅剩褲衩,綁在廟里明柱上三天三夜,要將他們凍死。幸有本村日軍翻譯官宋繼成的母親,因受過曹家接濟,硬逼兒子保釋了他們,才保住性命。
同年夏天,他從汾河北岸回村給八路軍轉移文件,被漢奸告密,日本憲兵從張?zhí)m趕來抓他。情急之下,他跑到本村武功蓋世的任立德家。任立德急中生智,一手掀起棺材蓋子,一手將他提起來按進棺材,才又躲過一劫。
1944年后,他受命到平介縣一區(qū)行政區(qū)公所任副財糧協(xié)助員,并繼續(xù)任本村抗日村長,其間多次為我方搞到糧食和彈藥,受到上級表揚。
1946年,進入解放戰(zhàn)爭年代。曹維馨受岳北行政專署公安局長趙力之命令到太原西北煉鋼廠(太鋼的前身),打入國民黨46師,擔任兵工廠地下黨聯(lián)絡員。他在兵工廠發(fā)展地下黨員數(shù)名,主要有46師敵工長宋樹有等人。利用這些人的身份,他為我方搞到槍支彈藥及手榴彈五六十箱,為壯大我軍做出了積極貢獻。
為此,平介縣岳北行政區(qū)受到華北局領導通令表彰。
1947年10月,曹維馨不幸被閻錫山二戰(zhàn)區(qū)抓捕到羅王莊“轉生會”,受到亂棍酷打、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等嚴刑折磨,但他誓死不屈。最后,敵人要把他押到穆家堡村準備殺害,半路上被我地下武裝截道救出。
1948年7月,介休和平解放后,因曹維馨姐夫左治邦曾與閻錫山是同學,左就將秘密獲得的《閻錫山會議紀錄》一書送他。書中有全省參加閻錫山各種會議人員1150余人。當時,他任介休中學校長,就將此書提供給組織。根據(jù)書中名單,有關部門及時清理抓捕隱藏的敵方殘留人員數(shù)名,為鞏固介休的新生政權,做出了重大貢獻。
此后,曹維馨受命前往省委黨校,學習3個月?;亟樾萑谓樾蔹h校首屆教育主任,組織了首屆培訓班。
新中國成立后,曹維馨先后擔任北鹽場鄉(xiāng)聯(lián)合村長、北鹽場鄉(xiāng)副鄉(xiāng)長,1952年調任北辛武副鄉(xiāng)長兼大管區(qū)書記。其間,1953年至1956年連讀4年,被選為縣人大代表。
1958年,曹維馨調任張?zhí)m公社副社長,兼張?zhí)m信用社主任。同年,他正式填表轉為國家干部,定為行政25級。
1959年至1963年,他任北辛武公社副社長兼孟村灣大管區(qū)書記、北鹽場村黨支部書記等職。
他每到一處,每任一職,盡職盡責,工作出色,先后出席華北局優(yōu)秀人民代表大會和山西省勞模大會。鑒于篇幅,恕不贅述。
但是,有一件重要而有趣的事,要著重介紹。
今天,介休與平遙交界還流傳著一句民諺:“三個平遙家,斗不了一個鹽場家。”是由曹維馨引起留下的。
那是1951年春夏之交,北鹽場遭受大旱,全村幾千畝莊稼將被干死。身為北鹽場村黨支部書記的曹維馨心急如焚,帶領群眾到平遙扒開汾河堤壩,引水澆灌全村土地。
后來,洪水漫出堤壩口,把平遙凈化鄉(xiāng)七個村秋地淹沒,官司打到省高院。開庭時,平遙縣派出三個村代表主訴。他據(jù)理力爭說:當時一是為了救全村百姓的命,二是提前告了平遙各村,但他們不采取措施防范。省高院審理認為:曹維馨無主觀惡意,平遙人也有失誤,就判介休勝訴。
事后,平遙縣委召開擴大會議,談及此事,與曹維馨熟悉的縣委書記楊達說:“我就知道,你們告不倒曹維馨。真是三個平遙家,斗不了一個鹽場家!”
曹維馨正值年富力強,在領導崗位準備為家鄉(xiāng)建設大干之際,突如其來的“文革”運動使得他被停發(fā)工資,回村成了農(nóng)民。
在后來的政治運動中,他又被誣告87條罪名,打成“走資派”。但是,老百姓卻認為他是好人。一次下雨批斗他,周邊十幾個村數(shù)千名群眾趕來,跪了一地齊聲求告工作隊:“放過曹維馨吧,他是好人呀!”那悲情場面,令天地動容!現(xiàn)在老人們回憶起來,依然熱淚盈眶。
更有甚者,不久他又被以假黨員、假干部等罪行,扣上反革命帽子,受到迫害,身體多處被致殘,導致生活幾乎不能自理。接著,他被以莫須有罪名判處有期徒刑三年。1969年被刑滿釋放回村,但仍被管制。在村里,因為還被管制,他成天被強迫無償?shù)刈鲋鴴叽蠼?、掏大糞等臟活苦活,稍不留意,還會被人訓斥甚至打罵。這種日子,曹維馨煎熬了長達十余年,直到1979年被平反,才恢復了正常生活。
雖然命運如此坎坷曲折,但他仍然不忘初心,努力為黨為社會力所能及地工作。
平反后不久,他被聘為介休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審員,他認真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不顧年老體弱,認真閱卷,細看證據(jù),說出主見,很受法官們和審判對象的歡迎。
1984年,他自籌資金10余萬元,在村里成立了“介休市汾水晉劇團”,走遍介休周邊縣市及內(nèi)蒙古一些旗盟,演出傳統(tǒng)戲曲,傳播中華美德。后來,他又將本團多年利潤購買的戲服和道具,全部無償捐給介休晉劇團,當時由介休晉劇團團長鄭瑞生接受了捐贈。
在村里,他以一名老黨員的身份,積極參與本村各項工作,提出各種合理化建議。
他還關心青少年成長,多次應邀到學校,給少年兒童講述當年的戰(zhàn)斗故事和革命傳統(tǒng)。
2002年,近80歲的他,發(fā)現(xiàn)汾河邊上本村宋代曹彬元帥墓,一直被洪水泥沙掩埋著。他一面帶領人們開挖新河道,引導這段汾水改道而過,一面多次到有關部門請求保護古墓。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這座千年古墓終于被公布為山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2005年連續(xù)兩年,他被村黨總支評為“優(yōu)秀黨員”,被人們稱為是“村里一面永不褪色的紅旗”。
2015年,“八一”建軍節(jié)98周年,介休電視臺對他做國防教育專訪。那時,他已90多歲高齡,身體雖然大不如前,但仍然堅持錄制,興奮地以生動的親身經(jīng)歷,講述了介休那段難忘的歷史和火紅的歲月,得到良好的社會反響。因此,該節(jié)目連續(xù)滾動播放了半個月。
節(jié)目播出不久,曹維馨因病不治,走完了他傳奇而曲折的一生,享壽92歲。
歷史就像一個大舞臺,會給所有人提供展示抱負和才華的機遇。雖然進入和平年代,但卻讓曹家又出了一位英雄,為老曹家爭了光,著實又讓曹維馨好好風光了一陣子。
這,就是曹維馨的七兒子曹恩鋒。
小恩鋒,是聽著父親講述他們那一輩人戰(zhàn)斗故事長大的。曹維馨常對兒女們講:“咱們新中國的江山來的不容易呀!僅為父解放前革命這十幾年,就親眼見過不少戰(zhàn)友年輕輕地犧牲了。你們長大了,一定要學習他們的精神,為國家盡忠,為百姓盡善,為家庭盡孝呀!”因此,老曹家八個兒子就有老大、老四、老七三個兒子參軍保國,其他兒子是因受父親問題的牽連,才遺憾未能參軍。他笑著對人們說:“我老曹家,也是楊家將,楊家七郎八虎保大宋。咱們是七郎八兒保祖國!”
因此,小恩鋒從小立志報效國家。1985年,16歲的小恩鋒一聽說征兵,就迫不及待地去報名,公社看他年紀小、身體瘦,就讓他過兩年再來。
但小恩鋒決心已定,軟磨硬纏,再三懇求,終于感動了帶兵干部,終于讓他如愿以償,成為陸軍38軍113師特偵大隊3連一名戰(zhàn)士。
說起這支偵察大隊,那可是威震抗美援朝的英雄部隊,曾經(jīng)奇襲武嶺橋,穿插三元里,端掉敵人指揮部,為大部隊取得戰(zhàn)役勝利,起到關鍵作用。因此,成為1966年電影《奇襲》和1972年現(xiàn)代京劇《奇襲白虎團》的原型。
在這支英雄部隊,曹恩鋒這塊身帶紅色基因的好坯子,經(jīng)過磨礪,迅速成鋼。
1986年8月,他隨部隊奉命從河北保定開赴老山前線。
1987年3月27日,他們連執(zhí)行敵后偵察任務,進入越南40多華里的老山主峰左側與者陰山之間穿插潛伏。他們爬在灌木草叢中一動不動,餓了啃幾塊壓縮餅干,渴了等清晨用竹桿接樹葉露水舔幾口。解大便得憋到半夜,解小便就在身下挖個坑,至于蚊蟲叮咬更得強忍不動。
就這樣,他們一連潛伏五六天,終于沒費一槍一彈,生俘了越南苗王縣八營二連二等兵武黃南,為我軍反擊提供了許多有利情報,被稱為“無聲的戰(zhàn)斗”。
后來,他多次參加偵察和戰(zhàn)斗,因作戰(zhàn)勇敢,偵察有功,1987年8月13日火線入黨,并榮立個人三等功。
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結束后,1988年1月14日,中央軍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人民解放軍赴滇偵察作戰(zhàn)慶功大會”。會上,時任國家主席楊尚昆、總政主任楊白冰講話并接見,給所在偵察大隊838人,每人頒發(fā)解放軍三總部紀念章。
1988年2月,曹恩鋒載譽歸來,受到介休縣委、縣政府的熱烈歡迎和接待,先后在介休賓館禮堂和介休三中等處,作對越自衛(wèi)反擊作戰(zhàn)報告多場,介休廣播電視臺對他專訪報道,并被聘為特邀通訊員。
看到兒子的出色表現(xiàn),60多歲的曹維馨高興地合不攏嘴,直夸:“好小子,你總算沒給老子丟臉!”周邊鄰村也都聞訊相傳:“北鹽場曹維馨家,又出英雄啦!”本村街坊鄰居都來祝賀,稱贊曹恩鋒是“將門出虎子!”
1989年2月,曹恩鋒光榮退伍,因他是老山前線參戰(zhàn)立功人員,多次受到當?shù)卣奶厥庹疹櫍仁墙o他特批了安家建房的用地,后又安排他為市場執(zhí)法隊事業(yè)編制職工。
對于現(xiàn)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曹恩鋒十分知足,他說:“政府和單位對我很照顧,我已經(jīng)十分感激。再說了,比起那些犧牲了的戰(zhàn)友,我更是非常幸運和滿足了!”
接著,他神色凝重地說,當年全大隊犧牲6人,他們連犧牲3人。記得最清楚的有三位:
一位是偵察大隊司令部副營級偵察參謀傅平山,生前4次榮立三等功,被師里評為模范干部。他先后六次帶偵察小分隊執(zhí)行偵察和戰(zhàn)斗任務。在一次戰(zhàn)斗中遭敵包圍,為了掩護戰(zhàn)友撤離,只身陷入敵陣,與敵周旋六天五夜,其間斃傷敵人各一名,最后壯烈犧牲,年僅30歲,被成都軍區(qū)追記一等功。
第二名是本大隊工兵班長劉莊,多次冒險,排除各種地雷20余顆,開辟通道10000余米。1986年12月9日,排雷開路時不幸觸雷,身受重傷,雙腿高位截肢,但樂觀向上,與傷痛頑強斗爭,被譽為“鋼鐵戰(zhàn)士”,榮立一等功。
還有遼寧阜新籍、本連工兵班戰(zhàn)友寇占友,1986年12月11日開辟通路時踩雷犧牲,年僅21歲,被追認二等功。
回到地方后,曹恩鋒發(fā)揚部隊傳統(tǒng),干一行,愛一行,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工作之余,他還經(jīng)常樂善好施,助人為樂,2015年10月,被所在社區(qū)推薦為介休市第三屆“道德模范”候選人。
談到今后的想法,他認真而莊重地說:“咱就是一個普通人,也沒有別的想法,就是老老實實做人,誠誠懇懇做事,努力為國家多做貢獻,為他人多做善事??傊?,我這一生,都要牢記父親的教誨,更要無愧于部隊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