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湖北恩施羅川天坑 供圖/何端傭
2011年我們在湖北找到的另一處壯觀的天坑在恩施州的利川市。
朋友何端傭說,在此之前,我們國家很多天坑探測,都有外國人參加,而這一次卻是我們自己獨立完成羅川天坑探險活動。要真正完成這次探險,做到萬無一失,很不容易。數(shù)據(jù)收集、測量等一系列事情很多天都在腦海里反復想,還有裝備上的懸殊等等問題。
6月16日一大早,何端傭和老邱等在車站會合后,沿209國道一個小時后到達宣恩縣椒園鎮(zhèn),見到了提供消息的宣恩朋友黃壘。羅川天坑離椒園鎮(zhèn)約6公里、離209國道約5.5公里。車子繼續(xù)在顛簸的山路上行駛了差不多20分鐘,他們就看見到羅川天坑,所有的人都很興奮。何端傭著手對坑口進行測量繪制草圖??涌诔什灰?guī)則圓形,坑口南北寬大約90多米,東西長91米(有誤差),俯視天坑底部比坑口大,坑口周長約290-300米。
坑口測繪和準備工作差不多用了一個小時,十點許,他穿戴好探險技術(shù)專業(yè)裝備,開始安裝單繩。
老邱在上方做下降保護,我邊做保護站就邊下降,差不多一個小時我下降了190米到了坑底一個小山包上,可是這個山包不是原來天坑形成時崩塌的堆積物,而是后期人類傾倒的垃圾,這里成了一個垃圾處理場。當時滿腦子的憤怒和遺憾,也沒有多想,解開下降器尋找安全的位置并告訴上方人員我安全到達,下一個隊員可以下降了。
我沿著垃圾山下了大約30多米到了一個比較平坦地方,可以看見垃圾山周圍散落著城市生活垃圾,有廢舊汽車輪胎、塑料口袋等。這些垃圾淹沒了天坑底部原來面貌,我沿著垃圾山尋找天坑底部原來的痕跡。
大甕天坑底部側(cè)面的溶洞,湖北利川。
大甕天坑旁的人家,就在318國道旁五六百米的地方,湖北利川。
在天坑里面,我們還發(fā)現(xiàn)人類生活和采硝作業(yè)的遺跡,里面有生活的灶臺和熬硝的硝坑,周圍殘留了土碗和瓷碗碎片,修建有蓄水池,還有堆放一起的木材,這些木材直徑都在20~40厘米而且很干燥,很顯然是用來做飯和取暖的。
坑底生長了不知道名字的蕨類植物,還有少量的棕樹,植物很茂密,有些垃圾已經(jīng)被這些植物覆蓋。
之后五年,何端傭又對利川團堡賀家坪響水洞天坑、利川文斗鎮(zhèn)十字路管理區(qū)落溪天坑、黃桶巖天坑、團堡鎮(zhèn)多老河天坑、金龜管理區(qū)大甕天坑等進行了探查。
其中的大甕天坑在2011年6月23日,經(jīng)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巖溶研究所張遠海先生確認為天坑。這個天坑位于湖北利川團堡鎮(zhèn)金龜管理區(qū)大甕村,長535米、寬300米、最大深度209米。天坑被一片玉米地遮掩,如果沒人帶領(lǐng),即使在坑邊幾米的地方,也不容易發(fā)現(xiàn)。
大甕天坑四面都有灰白的崖壁裸露,坑底以西還有田埂。下到坑底,過了一個木柵欄門,左邊有一個小洞口。走到跟前,發(fā)現(xiàn)其實并不小,進到里面,是很大的一個廳,說話都有點嗡嗡聲。
洞廳里有十幾頭牛,見得我們進來,鎮(zhèn)定了片刻,最后還是蜂擁著跑出洞去。據(jù)何端傭勘測,這個天坑底部有四個洞穴,洞壁巖有明顯水沖刷的痕跡。天坑底部有呈眼睛狀的兩塊洼地,天坑東面地勢較矮,有明顯的消水痕跡,并形成圓形消水坑。
在天坑底部最陡的一面崖壁下,有一些石頭房屋的遺跡。石頭房屋附近的土地,看起來早已荒廢,長滿一種不知名的結(jié)著藍寶石一樣顆粒的植物,有半人高,走在里面,不禁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團堡鎮(zhèn)長慶小學沈元軍老師的家,就在天坑旁邊。沈老師說,天坑里面原來住著冉家的一個大家族,說不清什么時候的很久很久以前,就住在里面。
我站在老318國道上,回頭測量了一下到沈老師家的距離,400多米,而沈老師家到天坑邊,也就百米之遙。也就是說,這個大甕天坑,就在318國道旁五六百米的地方,默默無言。
大甕天坑底部的不明植物, 湖北利川。
大甕天坑底部的不明植物, 湖北利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