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東臺市五烈鎮(zhèn)廉貽小學 孫金榮
練習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提高他們思維能力的有效教學方式。但是,一直以來,練習形式單一、內(nèi)容枯燥都成為練習教學的弊病。廣大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基于新課標教學理念對練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練習方式進行優(yōu)化,提高練習的效率。接下來,我基于自身教學經(jīng)驗,對如何利用練習教學,構建高效數(shù)學課堂展開論述,望給廣大教師帶來借鑒意義。
“題海戰(zhàn)術”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常采用的一種練習方式,這種練習的弊端主要是練習缺失針對性和方向性,不僅練習效率低下,而且還會讓學生們厭惡練習。開展練習活動也不是漫無目的的,要想打造多樣化的練習課堂,教師首先要明確練習的重難點,遵從“練習數(shù)量少、質(zhì)量高”的原則,有的放矢地開展練習活動,從而減輕學生練習負擔,提高多樣化練習的效率。
比如在講解“多邊形面積的計算”這部分內(nèi)容時,首先,我明確了這部分的教學目標:一方面幫助學生們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另一方面讓他們在觀察、比較的過程中理解公式的推導方法,發(fā)展空間觀念。明確了這些后,我圍繞教學方向設計練習。在教學過程中,我出示兩組圖(第一組是長、寬不一樣的兩個長方形,第二組為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讓學生們展開交流討論,很快就對第一組圖中圖形的大小進行了判斷,但是很多人對第二組圖中的圖形大小情況不明確。然后,我引出了“轉化”的方法,設計練習讓學生們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學過的圖形,利用已有的知識來研究新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接下來,我?guī)椭鷮W生們總結出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理解了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一些區(qū)別。最后,我設計練習讓他們進一步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讓他們在實際問題中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我明確教學方向后設計練習活動,利用練習幫助學生們理解公式的推理過程,掌握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推動了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不難看出,明確方向后才能提高“練”的效率,讓練習活動更有針對性,廣大教師需改變漫無目的進行練習的方法,利用更有針對性的練習來讓數(shù)學課堂更高效。
傳統(tǒng)的練習模式較為單一,枯燥乏味的練習難以讓學生們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善于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認知特點為練習活動融入多樣化的元素,從而讓練習變得更為有趣,讓學生們在歡樂中收獲知識,實現(xiàn)提高。
比如在講解“認識年、月、日”這部分內(nèi)容時,首先,我指導學生們觀察年歷卡,讓他們在年歷卡上圈出自己的生日,并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然后,我讓學生們觀察年歷卡中二月份的天數(shù)和年份記錄,并由此引出“閏年”和“平年”的內(nèi)容。同時,我啟發(fā)學生們思考閏年的年份與4的關系,讓他們舉例練習,學習如何判斷平年和閏年。接下來,我為學生們介紹了“拳頭記憶法”和“歌謠記憶法”來記憶大月、小月。當他們掌握了記憶的方法后,我組織開展了一次趣味性的練習活動,即兩人一組,其中一個人隨意說出一個月份,讓另一個學生快速地判斷大月和小月,看哪個小組又快又準確的回答,以此來點燃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幫助他們鞏固這方面的知識。最后,我讓學生們觀察年歷卡片,思考全年的天數(shù)并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從而總結出最為簡便的計算方法。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我主要采用了“看一看”“練一練”“比一比”的方法,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激情,幫助他們掌握了新知,并在練習活動中鞏固了所學的知識??梢?,練習的形式并不單一,教師要善于為練習活動融入更多樣的元素,從而讓練習活動更有趣。
一直以來,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構建“以生為本”的數(shù)學課堂都是廣大教師積極探索的問題。設計開放性的練習是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有效形式,因此,教師要打破固有的練習模式,利用更為開放性的練習形式來讓學生們發(fā)揮思維能力,鞏固知識。
比如在講解“軸對稱圖形”這部分內(nèi)容時,首先,我讓學生們自主預習學習內(nèi)容,初步了解軸對稱圖形,并搜集一些相關的圖形,將其打印出來,總結出這些圖形的特征。回到課堂上,我讓學生們交流自己對軸對稱圖形的體會,學生交流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知識上的漏洞,如對稱軸的概念、如何找對稱軸等知識理解不清晰。為了彌補他們知識漏洞,我組織學生們開展練習活動,讓他們通過折一折、畫一畫等一系列活動來進一步感知軸對稱圖形的特性,掌握找對稱軸的方法。學生們在練習的過程中,我對他們進行了指導,讓他們明確判斷軸對稱圖形的方法以及“用點劃線”來表示對稱軸的方法,從而讓他們從感性的認知上升到理性的判斷。最后,我讓學生們總結、反饋在課堂練習過程中的收獲。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我組織學生開展了開放性的練習活動,讓他們的主體作用得到了有效的發(fā)揮,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收獲了學習的樂趣。由此不難看出,練習并不是固化的,教師要在教學大方向不偏離的情況下,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開放的環(huán)境,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總之,練習的方式并不單一,廣大教師需要基于實際教學情況優(yōu)化練習設計,豐富練習的內(nèi)容,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讓他們通過練習鞏固知識,建立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獲得全方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