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市江寧實驗小學 王 寧
就目前的習作教學現(xiàn)狀而言,語文教師僅死守著語文教材來教,習作的效果將有很大的局限?!皟和膶W,就是一種能夠為兒童語言能力的生長提供肥沃的土壤、充沛的雨水、足夠的適量的肥料的語言系統(tǒng),兒童文學最能激活兒童潛在的語言靈性。”因此,如何開發(fā)兒童文學資源來提升學生習作素養(yǎng),是語文教師應高度關注的重要課題。教師如擁有了一定的兒童文學素養(yǎng),指導起習作來才更易抓住要領,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寫作的功能很多,除了抒情和審美,學生更應掌握如何用文章求知、思考和生活?!敖浑H語境寫作,是指為達成特定交際目的,針對某個話題面向明確或潛在的讀者進行的意義建構和交流活動?!惫δ苄詫懽?,能讓作者始終處于一種積極主動的言語狀態(tài)。教師可以相關文學作品為參照,指導學生寫調查報告、建議書等。如閱讀《西雅圖酋長的宣言》《寂靜的春天》及朵拉的《我的環(huán)保媽媽》后,親手制作葉脈書簽等生活用品,在環(huán)保日寫一篇演講稿,提醒人們爭當環(huán)保衛(wèi)士,這是說服類習作。閱讀《林中水滴》《森林報》《西頓動物小說全集》后,學生以觀察記錄的形式,寫下了 “大豆發(fā)芽”“絲瓜的觀察記錄”“養(yǎng)蠶日記”等文字鮮活的日記,這是科學小論文的寫作。結合《魯濱孫漂流記》《手斧男孩》,讓學生寫《人必備的生存技能》。結合繪本《一粒種子的旅行》及梭羅的《種子的信仰》,讓學生們寫《植物的繁殖方式》,則屬于研究性寫作。
個人反應,是連接讀、寫活動之間的橋梁?!安徽撻喿x還是寫作,都要體現(xiàn)個人鮮活的精神存在?!痹趦和膶W的閱讀中,要充分體現(xiàn)對“個人反應”的關注,使之逐漸形成自我的體驗并將這種體驗恰當?shù)乇憩F(xiàn)出來。實施策略可分為 “改寫版”“精華版”和“心得版”。“改寫版”即閱讀書籍后,改寫情節(jié),增添留白,改寫結局,或寫成續(xù)集。如繪本《我的幸運一天》中描寫道:“狐貍打開門——門外站著一只小肥豬?!パ剑艺义e門了!’小豬尖叫起來?!惫P者讓學生仔細觀察構圖,抓住小豬身體各部位的變化,把它害怕的樣子說具體。富有張力的圖畫,激發(fā)了學生言說欲望,學生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小豬牙齒在打架,全身直哆嗦;腿站都站不穩(wěn)了,不住地打顫;心臟都嚇得好像掉到地上了……“精華版”是將原著濃縮,保留最精彩的情節(jié),能培養(yǎng)學生篩選材料的能力。如縮寫《魯濱孫漂流記》,學生選擇“被困荒島,搭建房子;馴養(yǎng)山羊,曬野葡萄干;摸索做陶器,做面包”等最關鍵的內容,突出主人公自強不息的品質?!靶牡冒妗笔菍㈤喿x心得分成“佳句欣賞”“精彩情節(jié)”“人物點評”“寫法賞析”等部分,形成讀書筆記?!靶牡冒妗边€可自繪圖畫,配上最能吸引讀者的一兩句話,形成“閱讀推薦海報”,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把戲劇元素融入閱讀與習作,能把靜態(tài)的文字動態(tài)化,讓學生在興味盎然的自我展示中提升習作技能。如在“聲音魔法師”這一戲劇單元,學生觀察繪本《好大聲的書》插圖,模擬再現(xiàn)不同事物面對吵鬧聲的表現(xiàn),就加深了對“側面描寫”的認知;閱讀繪本《春天的聲音》,可了解象聲詞的作用。在“想象接力甜甜圈”單元,學生根據抽到的四個詞語,如“神燈、戒指、魔法、心愿”,編演出令人捧腹大笑的作品來,潤澤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而這些詞語,正是《阿拉丁神燈的故事》中的關鍵信息。讓經典兒童文學和戲劇表演結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合作意識。學生對“超級編劇家”這一戲劇單元總是情有獨鐘。一般來說,具有矛盾沖突的童話、繪本、神話或小說,如《夏洛的網》《外公有棵櫻桃樹》等,適合改編成劇本進行表演。學生在模擬的情境中樂此不疲地體驗、想象和創(chuàng)造著,潛移默化地積累語言,發(fā)展著創(chuàng)意思維。
“文好題一半”。可教材沒有擬題的專門指導,學生擬出的題目往往差強人意,甚至就用“一件難忘的事”等話題作為題目。筆者有意識引導學生品味擬題的藝術,提煉出擬題的各種視角。(1)巧用修辭法,可使文章顯得余味無窮。如巧用比喻:李東華的《春天這條小路,太短》;妙用擬人:默勒的《一粒種子的旅行》;引用話語:繪本《爺爺一定有辦法》。(2)設置懸念法:張文亮的《牽一只蝸牛去散步》。(3)矛盾表達法:《冤家路“寬”》。 (4)組合陌生化法。即兩種平時毫不相關的事物組合在一起,給人陌生化的感覺。如肖復興的《月光手帕》。 (5)化用熟語法:《湯姆·索亞歷險記》中的 “天網恢恢”……經過有意識地指導,學生漸入擬題的佳境。在六年級一次以“幸?!睘樵掝}的習作中,學生就擬出了《我家的幸??燔嚒罚ū扔鞣ǎ?、《擁抱幸?!罚〝M人法)、《嘮叨中的愛》(懸念法)、《苦中有“幸?!薄罚ɑ檬煺Z法)、《挫折=幸?!罚芊ǎ┑瘸錆M文學意味的題目。
學生擁有豐富的素材,但由于不知如何選材,造成諸多千篇一律的習作。而作家,往往以獨特的視角來觀察生活,及時地捕捉、思考和組織材料,形成特立獨行的“這一篇”。因此,“從來會寫文章的人,可以說,大概是能從平凡的事物里發(fā)現(xiàn)新的意味的人?!北热纭蹲糍R的超級阿嬤》中有一章節(jié)叫“最喜歡最討厭的運動會”?!缎∷某Α分校瑢O定遠居然把心愛的羊藏在了大槐樹上……不妨欣賞一下學生受此啟發(fā),利用矛盾法選材的例子:有的寫笨媽媽卻硬是替小作者啃下了數(shù)學難題;有的寫了爸爸夏天洗澡總在最后,冬天洗澡卻總搶著先洗……強烈的對比很好地表達了長輩對孩子細膩的愛。在《都是……惹的禍》習作指導中,教師出示了三個經典片段:(1)《草房子》 里的桑桑把蚊帳改成漁網捕魚,結果桑桑被蚊子叮得滿身紅包。(2)《我和小姐姐克拉拉》中,為了證明蛋糕是無毒的,饞嘴的克拉拉“舍身忘己”地把招待客人的蛋糕吃完了,結果肚子脹疼了?。?)《淘氣包埃米爾》中的埃米爾把老鼠夾子放到爸爸吃飯時放腳的地方,結果爸爸左腳大拇指被夾出了血。受此啟發(fā),學生思路打開了,寫出了不少充滿童趣的習作:有的寫看到書房“煮書”條幅后,偷偷把爸爸的書放到鍋里煮;有的寫去農村好心鏟除了“雜草”,殊不知卻是農民種植的藥草;有的寫學游泳時逞強游向深水區(qū),差點“光榮犧牲”……
“好文章一定是正確、豐富的材料通過高明的技巧表現(xiàn)出來的。”精彩情節(jié)的背后,往往蘊藏著作者高超的敘事技巧?!段液托〗憬憧死分校v了托尼叔叔的妻子越來越胖,克拉拉十分擔心。最后揭示原因,原來阿姨要做媽媽了,誤會法使文章顯得童趣盎然?!陡裉m特船長的兒女》則運用了懸念解疑法,魚腹中神秘漂流瓶里一封失事船只的求救信,一上來就吊足了讀者的胃口。民間童話的結構類型大都較為固定。如《寶葫蘆的秘密》運用了夢幻式,王葆在夢幻中得到了寶葫蘆,寶葫蘆滿足他各種愿望,也給他帶來了無窮的煩惱。《尼爾斯騎鵝旅行記》中的頑皮孩子尼爾斯,跟著一群大雁開始了長途旅行,這屬于歷險式童話?!痘夜媚铩凡捎玫氖侨问降臄⑹陆Y構。主人公一般要有“三次”磨難,常常借助寶物的幫助實現(xiàn)美好的愿望,并對貪心者予以懲罰。在蘇教版六年級習作根據剪紙展開想象的習作中,筆者就向學生介紹了民間童話的幾種結構。學生選用這些結構,創(chuàng)編出了有模有樣的故事。
“對于習作課程而言,要發(fā)展兒童合宜的言語能力就需要合宜的知識來建構”。而比較閱讀,“就是要更集中、更結構化地呈現(xiàn)一種表達方式,讓孩子們感受、學習獨特的表達方式?!笨蓪ν活愇捏w作品進行比較。如比較閱讀《魯濱孫漂流記》《藍色的海豚島》后,學生發(fā)現(xiàn)荒島類小說的表達特點:獨自身處荒島,遇到重重困難,積極想法求生,顯示堅毅性格。還可針對同一寫作手法進行比較。如任大霖的短篇小說《白石榴花》寫了脾氣暴躁的花匠花大伯抓到偷“白石榴花”給虎根治病的小哥倆,不僅放了哥倆,還給他們滿滿一袋白石榴花的故事。屠格涅夫的《孤狼》則寫了守林人抓到偷伐樹木的貧苦農民,農民苦苦求情,守林人先無動于衷,最后還是放了他的故事。一經比較,學生發(fā)現(xiàn)了“先抑后揚”這一寫法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當然,得出“精準知識”不是目的,讓學生在積極的言語實踐中,滋養(yǎng)兒童的言語生命,才是閱讀的最終旨歸。
相對于傳統(tǒng)的習作課程,“連續(xù)使用動詞”“恰當運用擬聲詞”“懸念的設置”“插敘的力量”等習作微課程切口更小,目標更加聚焦。如何形象描寫無形無味的聲音?筆者為六年級學生開發(fā)了“聲音重現(xiàn)微課程”。第一單元為《黃果樹瀑布》等寫景類片段,側重于表現(xiàn)聲音的起伏變化;第二單元為《月光曲》等敘事類片段,側重于聯(lián)想的作用;第三單元為劉鶚的《絕唱》片段,側重于聲音與各種感覺的溝通;第四單元為欣賞《秋日的私語》,嘗試著用文字再現(xiàn)經典音樂作品的意境。為讓學生感受作品結尾的藝術魅力,一位教師開發(fā)了《奇妙的結尾》微課程。第一單元為誦詩歌“結尾”,作品為希爾福斯坦的《請?zhí)濉?;第二單元為賞故事 《摩爾根掉井里去了》“結尾”;第三單元為品沈從文小說《生》的結尾;第四單元為小試牛刀編“結尾”;第五單元為發(fā)現(xiàn)其他作品中奇妙“結尾”。學習了這一微課程,學生會主動關注作品結尾的巧妙,并嘗試著在習作中運用。
小學階段非常有必要學習修辭?!拔膶W寫作,就語言的使用而言,是對標準的語言使用規(guī)范的超越,使學生于標準語言之外,體會到語言千錘百煉之后的藝術之美;于習慣之外,領悟到語言陌生化之后的千姿百態(tài)?!表n少功的《養(yǎng)雞》片段:“尤其是尾上那幾條高高揚起的長羽,使它活脫脫成戲臺上的當紅武生,華冠彩袍,若操上一桿丈八蛇矛,唱出一段《長坂坡》什么的,一定不會使人驚訝。”擬人的手法,傳神地寫出公雞威風凜凜的特點,使得文章有了唱戲里悠長的韻味。詩是最高的語言藝術。經常誦讀金波的《讓太陽長上翅膀》、金子美玲的《向著明亮那方》等佳作,可將學生語言質量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教師可引導學生賞析精彩的詩句,鼓勵熟讀成誦,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學會遷移表達。在母親節(jié),如何用詩意的語言表達出母親博大的愛?筆者推薦了汪國真的詩歌《感謝》。學生鑒賞完,感受到強烈對比及隱喻獨特表現(xiàn)力的同時,不禁在賀卡上流淌下這樣的語句:“母親,讓我怎樣感謝您,當我走向您的時候,我原想摘取一片花瓣,您卻給了我整個花海。我原想擁有白云一朵,您卻給了我一片蔚藍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