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歆昊 (江蘇如東縣馬塘小學)
在課堂教學中,以師生、生生之間相互啟發(fā)、相互促進為主的“互助學習”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積極探索者。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努力嘗試創(chuàng)設“互助學習”的課堂,讓師生、生生形成一個共同的學習體,讓學生擺脫“單槍匹馬戰(zhàn)斗”的學習方式,讓學習個體和教師之間平起平坐、平等真誠地交流,相互理解、相互接納,形成一個和諧、共進的學習共同體,有效達成課堂教學預設目標。
教學中要想使“互助學習”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預習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預習不僅是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聽課效率的好途徑,更是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局面,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啟迪智慧的有效方法。
在課外閱讀“A beautiful rooster”的教學中,為避免生詞過多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課堂的有效互助,教師設計了以下的預習活動:在學校網(wǎng)站上觀看語篇動畫,找出動畫中的動物,并嘗試說出更多的動物名稱;利用字典或金山詞霸等學習軟件查閱單詞;配對連線,將動物、外貌特點和生活特點連線;課前教師通過“1分鐘分享”,讓學生在1分鐘內(nèi)盡可能多地在小組內(nèi)分享自己所了解的動物名稱,接著了解學生生字詞的預習情況;最后猜猜老師所說的動物,檢查反饋學生的預習情況。通過這樣生動有趣的預習活動,不僅有效地調(diào)動了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同時滲透了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化解本課的教學難點,為師生的有效互助打下基礎,提高互助學習的效率。
指導學生有效課前預習,不能僅限于“跟著錄音讀一讀,生字詞圈一圈”,要設計多樣性、開放性的預習活動,強化課前預習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探究精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有效進行教學鋪墊,從而達到預習為互助學習做好準備的目的。
小學生學習方法有局限,如何有效調(diào)動課堂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的有效互助,教師要重分發(fā)揮教學指導者的角色,用簡潔明了的語言交代清楚活動的規(guī)則、形式,給學生做出明確的示范,讓學生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避免“互助學習”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在教學“Chinese Festivals”時,教師在整體感知語篇內(nèi)容時播放了課文動畫,要求學生通過速記的方式找出語篇中所提到的節(jié)日名稱。教師就通過舉例速記字母C來代表Christmas,并簡單通過New Year來進行嘗試性練習,來促進學生對速記方法的掌握,最后再帶領學生觀看動畫速記節(jié)日名稱。小學生的學習方法處于形成階段,教師通過有效的示范強化互助操作的指導,讓學生積極參與,動腦、動口、動手,通過這樣的方式,促進學生有效感知語言,學生輕松就找出語篇中的四個節(jié)日,實現(xiàn)師生有效互助,有效把握語篇內(nèi)容。
在有效“互助學習”中,教師要從“主導者”變?yōu)榻虒W過程的參與者和合作者,加強互助學習的示范指導,引導學生有效探索和實踐,讓“互助學習”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更強,課堂教學效果更佳。
在“互助學習”活動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互助學習難以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活動中要仔細觀察每組學生,給予及時的指導和調(diào)控,激勵學生大膽實踐和探索,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和合作學習能力,從而扎扎實實地掌握語言、探索語言和運用語言,提高互助學習的課堂教學效果。
在“At the weekends”教學時,教師在引導學生有效學習語篇后,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語言水平設計安排了學生討論各自家庭成員的周末活動。但是學生在實際活動中限于簡單交流。教師與小組成員進一步交流,引導學生語言的進步深入和拓展。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大膽地交流各自家庭的周末活動和感受,幫助學生培養(yǎng)學習和運用語言的自信和能力。
在互助活動中,教師應當加強對活動過程的監(jiān)控與指導,讓學生有效率地進行互助學習,大膽地說出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效地促進學生互助學習的開展,讓學生逐步學會在合作、分享和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促進其良好學習品質的發(fā)展。
實踐證明,互助學習要求教師從傳統(tǒng)的講授者轉變?yōu)閺呐灾笇д?,學生從被灌輸者轉變?yōu)榉e極的探索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加強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示范和指導,共同合作,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加工和理解,讓學生主動、活潑、富有個性地融入課堂,互助學習才能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
[1]陳麗莉.如何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互動[J].內(nèi)蒙古教育,2016(7).
[2]劉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互動探究[J].江西教育,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