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蕾(本刊記者)
專家介紹
丁小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安徽省立醫(y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yī)師,碩士生導師,安徽省衛(wèi)健委學術技術帶頭人和青年領軍人才,安徽省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委員,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中西醫(yī)結合神經病學分會委員,安徽省醫(yī)學會心身醫(yī)學分會委員。專業(yè)方向是帕金森病、腦血管病、神經免疫病,同時擅長心身疾病、脊髓疾病等,長期從事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主持安徽省課題二項,獲安徽省科技成果獎一項,主編專著一部。
吃晚飯的時候,田奶奶開始感覺不對勁:嘴巴嚼飯不像往日那樣利索,飯堵在腮幫子里不動;喝杯水,水居然從嘴角漏下來不少,濕了衣襟。這可是從未有過的事!她憂心忡忡地問老伴:“你看我的嘴可有問題?”老伴睜著昏花的老眼瞅了下,搖頭說沒有,她放下心來。
第二天早上,田奶奶尋思著要去趕個集,眼看要過中秋節(jié)了,得買點魚呀肉呀的回來過節(jié)。在村口迎面碰上了本家的一個侄媳婦,她剛要打招呼,侄媳婦忽然驚呼起來:“嬸子,你的嘴咋歪了?整張臉都歪!”
田奶奶大驚,一摸自己的臉,還真歪了!半張臉都沒知覺了,跟木頭似的!
焦慮的田奶奶趕緊來到安徽省立醫(yī)院神經內科做檢查,神經內科主任醫(yī)師丁小靈仔細觀察田奶奶的臉,發(fā)現(xiàn)她面部肌肉僵硬,右側額紋(抬頭紋)沒了,口角下垂,眼睛也閉合不上,初步判斷為周圍性面癱。鑒于田奶奶年近70歲,又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病,丁主任建議她去做個腦CT。CT結果顯示,田奶奶腦部狀況尚好,僅有輕微的腦梗死,最終確診為面神經炎癥所導致的周圍性面癱。經過一個多月的針灸與藥物治療,田奶奶的臉基本恢復了正常,不細看,已經看不出嘴角有什么異樣。
“秋冬寒流一來,腦中風、面癱的患者特別多?!倍⌒§`說。面癱喜歡“冷”,很多面癱患者,都是因為貪涼,對著空調直吹、大量吃冷飲導致的。
丁小靈告訴我們,臨床上根據損害發(fā)生部位,面癱可分為周圍性和中樞性兩大類。周圍性面癱發(fā)生于面神經核和面神經,中樞性病變位于面神經核以上至大腦皮層之間。
病毒感染、糖尿病、中耳炎、梅毒等都可能引致周圍性面癱。這實際上多是面神經穿出顱骨的部分產生了炎癥。周圍性面癱的典型特征是一側面部肌肉完全癱瘓,額紋消失,同側眼睛不能完全閉合,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人中線歪斜,看上去兩邊不對稱。
面神經炎分顱外和顱內兩部分,顱外的自不必說,顱內的可能是因為腦干腦炎、顱底腫瘤壓迫、腦梗死壓迫到面神經核,這種情況也可以出現(xiàn)周圍性面癱。相對來講,顱外段的周圍性面癱要好治一些?!盀槭裁次乙屘锬棠套鰝€腦CT?就是為了排除顱內疾病這種最危險的情況,確定損傷發(fā)生的部位,以便明確下一步的治療。很多時候,來了一個患者,看面癱,結果一做CT,發(fā)現(xiàn)顱內有腫瘤?!倍⌒§`說,“像田奶奶這種情況,雖然有輕微的腦梗死,但不是導致周圍性面癱的原因,她的面癱更可能是糖尿病導致的顱神經病變?!?/p>
而中樞性面癱就是一側面部表情肌的部分癱瘓,患者額紋還在,眼睛也能閉合?!安∪藖砹耍覀兪紫纫袛嗍侵車悦姘c還是中樞性面癱,如果是中樞性面癱,那肯定是腦子有了問題?!?/p>
周圍性面癱有可能是面神經炎,也有可能病根在顱底,但中樞性面癱肯定是腦子有問題,最常見的是腦出血、腦梗死等,其他少見因素有腦腫瘤、顱內炎癥或者一些代謝性疾病等。
年紀大的人因容易有腦血管病,易患中樞性面癱。周圍性面癱則較多見于中青年,往往是由于中青年不注重養(yǎng)生,熬夜、喝酒,免疫能力下降而導致的。
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人體所有的神經都從腦子里穿出,顱神經有12對,面神經是其中的第7對,它住的“房子”狹窄而結實,是為它“量身定制”的一條骨性的管道。一旦面神經發(fā)炎腫脹,就會直接擠壓在沒有彈性的骨性管道壁上,弄傷自己,導致面癱。面神經水腫愈嚴重,面癱的程度就愈重。
如何判斷面神經受損的程度呢?丁小靈說,如果患者嘴歪得厲害,可以做個面神經傳導速度的測試,如果面神經傳導速度只下降30%,屬于輕度,比較好治;如果面神經傳導速度跟正常情況相比下降了90%以上,就是特別嚴重的損傷,一般恢復都比較差。丁主任對一個面癱患者印象很深刻,該患者才40多歲,面神經傳導速度下降了90%以上,所有藥物包括神經生長因子都用上了,但治療三個月毫無作用,一側面部全癱,可能一輩子就要這樣嘴歪眼斜地度過了。
不過丁主任建議,對于周圍性面癱患者而言,面神經傳導速度下降90%以上的,可到五官科嘗試手術治療,將面神經管切開減壓。
如果突然面癱,有沒有簡單的辦法判斷是不是中風引起的呢?丁主任說,有的,只需兩個步驟。
首先,要判斷是中樞性面癱還是周圍性面癱。關鍵就是看有無額紋,眼睛能否閉合。若是中樞性面癱,且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基礎,則要警惕發(fā)生中風了。
其次,看伴隨癥狀。如果不光嘴歪,還有頭痛、頭暈,言語含糊甚至失語,一側肢體無力、麻木等癥狀中的任何一個,那么都有中風的可能性。
提醒大家:面癱治療的關鍵是要早!不要抱著“過兩天可能自己就好了”或“熱敷幾天試試”這類想法,盡早去正規(guī)醫(yī)院,越早開始治療效果越好,越不容易留下后遺癥。
相對中樞性面癱,周圍性面癱比較容易恢復和痊愈,一般兩個月左右,一部分人就可以完全恢復,情況嚴重的也可能永遠無法恢復。
除了被動接受治療外,還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面癱患者恢復呢?
最簡單的辦法是對患處做熱敷。針對周圍性面癱,丁小靈推薦了一套“面肌操”?;颊邔︾R端坐,身體放松。步驟如下——
1.抬眉毛,抑制健側,盡量要看到患側額紋;2.皺眉,使雙側眉頭隆起、靠攏;3.閉眼,用力閉上眼睛,主動閉合困難者可以用手幫忙;4.皺鼻子,讓患側鼻梁盡量皺起;5.露出牙齒微笑,可輔助提起上唇,患側露齒4顆以上;6.縮唇并吹氣,要求患側可以看到均勻的唇皺,氣流集中,不漏氣;7.鼓腮與叩氣,可見患側面頰隆起并維持數(shù)秒;8.舌部運動,舌頭努力伸向患側,可輔助。
以上每個動作10拍為1節(jié),每次3節(jié),中間休息5分鐘,每天兩次。可有效幫助患者恢復表情肌的活力。
丁主任提醒大家,入冬寒流頻頻來訪,面癱也將迎來一個活躍期,大家一定要順應自然變化,及時調整生活方式,尤其是老人,“三九”“倒春寒”時不要圖省暖氣費硬挨凍,畢竟自己的身體最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