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串,景泰藍,玉器玲瓏看不完”,說的是一種泛著幽藍光芒的器物,它有著玉石般的溫潤,珠寶般的光澤,瓷器般的細膩,金銀般的燦爛……它,就是“中國工藝美術(shù)四大名旦”之一,景泰藍。
在蘇教版高中語文課本必修五《景泰藍的制作》一文中,作者葉圣陶先生就曾詳細地記錄過景泰藍復(fù)雜的制作工藝。
景泰藍的學(xué)名為“銅胎掐絲琺瑯”,是一種在銅質(zhì)的胎型上,把色釉填充在扁銅絲掐成的各種花紋內(nèi)燒制而成的器物,采用金、銀、銅及多種天然礦物質(zhì)為原材料,集雕刻、鑲嵌、玻璃熔煉、冶金等專業(yè)技術(shù)為一體。2006年,景泰藍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明朝第七位皇帝,明代宗朱祁鈺非常喜歡這種工藝品,他親自參與圖案設(shè)計、顏色選擇,還將制作的作坊搬進了皇宮。這種工藝在他在位期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且多以藍色為主,人們便用他的年號“景泰”為這種工藝品命名,稱之為“景泰藍”。
“一件景泰藍,十件官窯器?!本赖乃囆g(shù)品必然離不開匠人們的高超技藝與匠心。那么,景泰藍是如何被古代工匠們發(fā)明出來的呢?它與歐洲流傳已久的琺瑯工藝又有怎樣的聯(lián)系呢?
民間傳說:浴火而生
相傳元朝初年,皇宮失火,金鑾殿與眾奇珍異寶燒成了一堆灰燼,但廢墟中出現(xiàn)了一件色彩斑斕、晶瑩閃耀的寶瓶。群臣驚訝,獻給皇帝,說是上天所賜?;实鄣玫酱宋飷鄄会屖?,當(dāng)即傳下一道圣旨,調(diào)集京城所有能工巧匠,限期三月仿造。
圣旨一下,可忙壞了京城里大大小小手工作坊的工匠們。大家百思不得其解,參不透這上天所賜的工藝,最后只能求助于京城第一名匠“巧手李”。
不久,“巧手李”稱女媧娘娘身披霞衣、腳踏祥云給其托夢云:“寶瓶如花放光彩,全憑巧手把花栽,不得白芨花不開,不經(jīng)八卦蝶難來,不受水浸石磨苦,哪能留得春常在?!薄扒墒掷睢眳⑼复藟?,原來是大火將金鑾殿里的寶石金銀燒熔在一起,才形成此瓶,由此便獲知了景泰藍的制作工藝。
歷史發(fā)展:盛于明朝
傳說歸傳說,關(guān)于景泰藍的起源,其實考古界至今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
一種觀點認為景泰藍的工藝起源于我國。早在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劍的劍柄上就已經(jīng)嵌有琺瑯釉料。河北滿城出土的漢代銅壺,壺體上也用琺瑯作為裝飾。日本正倉院所藏的我國唐代銅鏡,鏡背面的花紋上就涂飾著各色琺瑯。
另一種說法是琺瑯工藝始于東羅馬帝國(公元6世紀(jì)左右),元代忽必烈西征時,從西亞、阿拉伯一帶傳進中國,先在云南一帶流行,后得到京城人士喜愛,才傳入中原。
但無論如何,有一點是學(xué)術(shù)界公認的:明朝景泰年間才真正發(fā)展出具有我國民族特點的琺瑯工藝。
當(dāng)時的制胎水平達到了相當(dāng)?shù)母叨?,胎型有方有圓,除了瓶、盤、碗、盒、爐、鼎之外,還有花盆、面盆、炭盆、燈、蠟臺、樽、壺等器物;有龍戲珠、夔龍夔鳳、云鶴、火焰等各類“中國風(fēng)”題材,釉色也出現(xiàn)了葡萄紫、翠藍和紫紅等新色,放射出寶石的光芒。
清朝時期,景泰藍更是在國際上名聲大噪,各國紛紛爭購,出現(xiàn)一派繁榮景象。1904年,民間作坊“老天利”生產(chǎn)的“寶鼎爐”還在美國圣路易斯世界博覽會上獲得一等獎。
制作工藝:繁復(fù)細致
景泰藍的制作,手法考究,又需要極大的耐心,清末時有詩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闭n文中,葉圣陶先生曾詳細地描寫了景泰藍的制作過程。
第一步:制胎
把紅銅片放在鐵砧上敲打,直至符合設(shè)計的意圖為止。
第二步:掐絲
將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粘在銅胎表面。
第三步:點藍
用挖耳似的工具舀著色料,填到銅絲界成的各種形狀的小格子里。
第四步:燒藍
將涂好色料的銅胎放在高溫的鐵架子上燒制。
第五步:打磨
先用金剛砂石水磨,燒制一回后,再用磨刀石水磨和椴木炭水磨。
第六步:鍍金
將金鍍在銅絲上,鍍金后的銅絲就不會生銹了。
一件景泰藍需要涂三回、燒三回再磨三回。千錘百煉,終成大器。
景泰藍的“今生”:國之瑰寶
在2014年的APEC會議中,“四海升平”景泰藍賞瓶曾被作為國禮贈送。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以景泰藍為代表的琺瑯工藝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形象,它已慢慢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中。
現(xiàn)代比較精美的景泰藍首飾除了常見的手鐲、吊墜、耳墜之外,作為舊日富貴人家居家必備之一的香囊,也成了非常受歡迎的式樣。
還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搪瓷制品。搪瓷也是琺瑯工藝的一種,是在鐵器胎體上燒制一層薄釉料,屬于琺瑯工藝中的畫琺瑯,與屬于掐絲琺瑯工藝的景泰藍可是“親兄弟”哦!
除此之外,景泰藍工藝畫也是借鑒了景泰藍工藝中的掐絲、點藍等工序制作而成的,它糅合了油畫、國畫、浮雕、彩繪等的藝術(shù)特點,發(fā)展出無絲景泰藍畫、磨砂景泰藍畫、立體景泰藍畫等多種類型。
景泰藍以其獨特的中國元素和精湛典雅的紋飾技巧獨樹一幟,承載著千百年來手工藝人們不變的精粹意識和百折不撓的工匠精神,讓人不禁為它的歷史底蘊與文化內(nèi)涵所折服,不愧為國之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