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富康,方士元,曲映紅
(上海海洋大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上海 201306)
大青葉,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葉。菘藍的根入藥即為人們平時所俗稱的“板藍根”。大青葉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抗病毒、增強肌體免疫力等功效[1-2]。有資料顯示大青葉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3-4]。本文對大青葉粗黃酮提取物進行抑菌能力的研究,旨在為開發(fā)綠色安全的天然防腐劑提供理論依據(jù)。
1.1.1 原料與菌種
大青葉由江西君嶺生物科技公司提供;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由本校食品學院水產(chǎn)品加工試驗室-3提供。
1.1.2 主要儀器設備
LLJ-306Z粉碎機,江門市貝爾斯頓電器有限公司;KQ5200E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SHB-Ⅲ循環(huán)水式多用真空泵,鄭州長城科工貿(mào)有限公司;RE-52AA旋轉(zhuǎn)蒸發(fā)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AL204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DSX-280B型手提式壓力蒸汽滅菌器,上海申安醫(yī)療儀器廠;752N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儀電分析儀器有限公司;VD-650型桌上式凈化工作臺,蘇州凈化設備有限公司;DHP030恒溫培養(yǎng)箱,上海試驗儀器總廠;ZHWY-103B恒溫培養(yǎng)振蕩器,上海智城分析儀器制造有限公司。
1.2.1 粗黃酮含量的測定方法
參照王芳和LONDONO[5-6]的方法,并做些許改動。準確稱取40 mg蘆丁,用70%乙醇溶解,定容至50 mL容量瓶中。取5個25 mL比色管,分別加入0.0、1.0、2.0、3.0、4.0、5.0 mL蘆丁溶液,各管中加入70%乙醇3.0 mL和5%亞硝酸鈉溶液0.5 mL,混勻放置6min,加10%硝酸鋁溶液0.5 mL,混勻放置6min,再加5%氫氧化鈉溶液 4.0 mL,混勻放置15min,用80%乙醇定容,以不加蘆丁標準溶液作空白對照,在波長510nm處測定吸光度。以蘆丁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精確稱取5 g粉碎并烘干的大青葉,70%乙醇超聲浸提,5000 r/min離心5min,將上清液旋轉(zhuǎn)蒸發(fā)去除溶劑后,轉(zhuǎn)移至100 mL容量瓶中用70%乙醇定容,得到大青葉粗黃酮提取液,按制作標準曲線的方法測定其吸光度,由線性回歸方程計算粗黃酮得率。
1.2.2 大青葉粗黃酮提取工藝優(yōu)化
通過單因素試驗分別考察提取溫度(50、60、70、80℃)、提取時間(30、60、90、120min)、料液比(1∶10、1∶15、1∶20、1∶25)3個因素對大青葉提取物中粗黃酮得率的影響。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采用L9(33) 正交試驗,以大青葉提取物中粗黃酮的得率為考察指標,對提取溫度、提取時間和料液比3個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考察,進一步優(yōu)化大青葉中粗黃酮的提取工藝條件。正交試驗設計結(jié)果如表1所示。
表1 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設定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for orthogonal design
1.2.3 烏飯樹葉抑菌性試驗
1.2.3.1 菌種活化
配制5mL營養(yǎng)肉湯于試管中,高壓蒸汽滅菌待用。在無菌操作臺上,分別吸取50 μL大腸桿菌、李斯特菌菌種于試管中,37℃搖床培養(yǎng)24 h。
1.2.3.2 菌懸液的制備
將活化好的菌種接種到液體培養(yǎng)基中進行培養(yǎng),采用菌落計數(shù)法制成菌數(shù)為1×108個·mL-1的菌懸液。
1.2.3.3抑菌圈試驗
分別配制50 mL營養(yǎng)瓊脂,高壓蒸汽滅菌,待冷卻到50℃時進行下一步操作。在無菌操作臺上,取已制備的菌懸液50 μL分別加入到營養(yǎng)瓊脂中,搖勻,迅速倒入無菌平板中。待營養(yǎng)瓊脂冷卻凝固以后,在平板上找三個等距的點打孔,分別加入100 μL的大青葉粗黃酮提取液,在37℃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 h,測定抑菌圈的直徑。
經(jīng)線性回歸得出蘆丁濃度與吸光度值關系曲線的回歸方程為y=0.054x+0.0192,R2=0.9714。這表明在一定范圍內(nèi),該方法線性關系良好,可以用來測定大青葉提取物中粗黃酮的得率。
2.2.1 提取溫度對粗黃酮得率的影響
由圖1可知,隨著提取溫度的升高,粗黃酮的得率也隨之增大。當溫度為80℃時,得率達到最大,這可能是由于隨著提取溫度不斷升高,分子運動加快,黃酮的溶解度不斷增大,且高溫易導致細胞膜破損,有利于有效成分從組織細胞轉(zhuǎn)移到提取溶劑中,增加了有效成分的溶出量[7]。
圖1 提取溫度對粗黃酮得率的影響Fig.1 Effects of extracting temperature on crude flavonoids yield
2.2.2 提取時間對粗黃酮得率的影響
圖2 提取時間對粗黃酮得率的影響Fig.2 Effects of extracting time on crude flavonoids yield
由圖2可知,隨著提取時間的增加,粗黃酮的得率也隨之提升,當提取時間達到90min時,得率達到最高,但繼續(xù)增加提取時間,粗黃酮的得率反而下降,原因可能是粗黃酮已基本溶出,而在長時間的高溫條件下可能會破壞已溶出的粗黃酮[8],導致得率下降。
2.2.3 料液比對粗黃酮得率的影響
由圖3可以看出,隨著料液比的升高,粗黃酮的得率也隨之升高。當料液比為1∶ 25時,粗黃酮的得率達到最大。繼續(xù)增加溶劑,費用增加,且粗黃酮得率下降[9]。
圖3 料液比對粗黃酮得率的影響Fig.3 Effects of solid-liquid ratio on crude flavonoids yield
由單因素試驗得到最好的三個水平分別為提取溫度:60、70、80℃;提取時間:60、90、120min;料液比:1∶15、1∶20、1∶25,按照正交試驗設計表進行正交試驗,結(jié)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最佳的提取工藝為A3B3C3,即提取溫度80℃,提取時間120min,料液比1∶ 25時大青葉提取物中粗黃酮得率最高。通過表2的極差R分析,三者對粗黃酮得率的影響度為B >C> A,即提取時間>料液比>提取溫度。
表2 L9(33) 正交試驗結(jié)果Table 2 Result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驗證試驗的結(jié)果表明,在正交試驗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藝條件下重復提取三次,粗黃酮得率平均值為3.62%±0.01%,因此正交試驗的結(jié)果是準確和穩(wěn)定的。
抑菌圈試驗結(jié)果表明,大青葉提取物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等有害細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若能有效利用大青葉粗黃酮提取物,將對因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感染造成的危害有一定的防范作用。
表3 大青葉粗黃酮對供試菌的抑菌效果Table 3 The bacteriostatic effect of the crude flavonoids from Folium Isatidis
采用正交試驗優(yōu)化大青葉中粗黃酮的提取工藝,得到最佳的提取條件為提取時間120min、提取溫度80℃、料液比1∶25,該條件下粗黃酮的最大得率為3.62%。
大青葉粗黃酮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等有害細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大青葉粗黃酮是一種良好的天然防腐劑,值得進一步開發(fā)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