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雪梅 何成斌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 社會、工作及家庭生活的壓力增大, 神經(jīng)性頭痛的患病率逐漸升高。神經(jīng)性頭痛主要是指緊張性頭痛、功能性頭痛及血管神經(jīng)性頭痛, 多由精神緊張、生氣引起, 主要癥狀為持續(xù)性的頭部悶痛、壓迫感、沉重感,有的患者自訴為頭部有“緊箍感”、“壓迫感”[1-3]。大部分患者為兩側頭痛, 多為兩顳側、后枕部及頭頂部疼痛或全頭疼痛, 患者多伴有頭暈、煩躁易怒、焦慮不安、心慌、氣短、失眠多夢、頸部僵硬等癥狀[4]。頭痛性質為鈍痛、脹痛、跳扯痛, 壓迫感、麻木感和束帶樣緊箍感[5]。本次研究中, 針對整脊手法與寰樞椎旁側神經(jīng)根封閉治療神經(jīng)性頭痛的實際治療效果進行對比, 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8年1日~2017年3月30日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紅星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住院及門診神經(jīng)性頭痛患者98 例 , 男 48例, 女 50例;年齡最大70歲,最小26歲, 平均年齡(48.70±8.50)歲, 病程最長20年, 最短6個月, 平均病程(4.20±6.16)。將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53例)和對照組(45例)。排除標準:①外傷、顱內疾病、顱外頭面部疾病以及全身疾病, 如急性感染、中毒、腦血管疾病等因素導致的頭痛;②嚴重骨質疏松癥及肝、腎、心血管疾病, 消化道疾病、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腫瘤及結核等疾病, 不宜行整脊手法和封閉治療者;③嚴重胃腸道疾病、椎體滑脫及妊娠哺乳期婦女;④精神異常、焦慮、煩躁, 不配合治療者;⑤中途退出未能完成試驗者;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者。診斷標準[6]:①年齡17~80歲, 既往無高血壓、顱內占位性病變, 既往無重大手術、外傷病史;②影像學檢查無實質性顱內病變;③參照《國際頭痛疾病分類(第2版)》ICHD-11中樞神經(jīng)性頭痛的診斷標準;④知情并自愿參加實驗, 能積極完成臨床觀察者, 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整脊手法治療。患者取仰臥位, 使頸部稍前屈, 一手掌托住患者枕部, 拇指定位于寰樞椎, 并呈縱軸用力牽引, 使患者向一側轉頭至最大限度, 使胸鎖乳突肌、斜方肌放松, 另一手將下頜繼續(xù)向該側輕巧用力, 雙手調整屈頸度數(shù), 使成角于患椎并用適當?shù)牧Χ瓤焖傩D, 即可聞及彈性復位聲響, 復位即成功[7-10]。對側也使用相同手法復位, 手法復位后應用拔伸手法牽引頭頸部3~5次。每3天1次,治療3次為1個療程。
1.2.2 觀察組采用寰樞椎旁側神經(jīng)根封閉治療?;颊呷∽换蚋┡P位, 頸部平直, 取頸椎第2棘突下緣旁開1 cm處,局部標記, 消毒鋪單。用2支5 ml注射器各抽取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 ml+曲安奈德注射液0.3 ml+甲鈷胺注射液0.5 mg,左手加壓固定皮膚, 右手持注射器, 垂直進入, 進針約1.5 cm后有落空感, 進入斜方肌、頭半棘肌內從、頭夾肌形成的腔隙,回抽無回血, 靜脈推注無阻力后, 緩慢注入藥液, 注射完畢拔針, 用碘伏棉球按壓[11,12]。棉球覆蓋, 拇指按壓注射區(qū), 促使藥液吸收。寰樞椎旁側神經(jīng)根封閉療法每3天1次, 3次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禁食用巧克力、咖啡、油膩及刺激性食物, 避免饑餓或暴飲暴食, 戒煙酒, 避免勞累, 避免情緒緊張、生氣、焦慮、憂郁。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復發(fā)情況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13]:顯效:神經(jīng)性頭痛及伴隨癥狀(頭暈、心慌、失眠、焦慮、頸部僵硬感等)全部消失, 療程結束后隨診1年, 癥狀無復發(fā);有效:頭痛及伴隨癥狀全部消失, 療程結束后6個月隨診疼痛復發(fā), 但復發(fā)后頭痛次數(shù)、持續(xù)時間及疼痛程度均有所改善;無效:頭痛和伴隨癥狀無緩解, 或頭痛癥狀緩解后3個月復發(fā), 或進一步加重者。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顯效34例, 有效 17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96.22%;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23例, 有效13例,無效9例, 總有效率為80.00%;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隨訪6個月, 觀察組復發(fā)率為3.77%(2/53), 低于對照組的15.56%(7/45),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在神經(jīng)性頭痛治療上, 寰樞椎旁側神經(jīng)根封閉療法優(yōu)于整脊手法, 寰樞椎旁側神經(jīng)根封閉療法治療神經(jīng)性頭痛療效更顯著, 復發(fā)率低, 患者滿意度提升, 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