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練麗丹 中國家庭教育高級指導(dǎo)師 編輯/春苗 設(shè)計/侯宇
練麗丹中國家庭教育高級指導(dǎo)師經(jīng)歷/中國家庭教育高級指導(dǎo)師,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中華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出版著作《好父母會游戲》。
你是否知道,小寶寶喜歡玩藏貓貓?沒了!又來了!又沒了!又來了!太有趣了!寶寶對時而出現(xiàn)、時而消失的游戲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藏貓貓是寶寶永遠(yuǎn)樂此不疲的游戲。
煊煊1歲半了,最近愛玩的游戲就是給自己和媽媽的頭上反復(fù)蓋絲巾。
記得她半歲的時候,我也是用布把自己蒙起來,小家伙不理我?,F(xiàn)在,她會主動和大人玩藏貓貓啦!不用我?guī)挽屿油樕厦山z巾,她自己就會迫不及待地一次次往臉上蒙,還在絲巾底下咯咯笑,似乎在說:“媽媽我不見了,看你能不能找到我!” ——煊煊媽
游戲指導(dǎo)
每個寶寶都喜歡玩藏貓貓,一隱一現(xiàn)的神奇變化,讓他感到好奇和興奮。同時,物體忽現(xiàn)忽失,讓他明白了不在眼前的物體并不是不存在了,只是移動到其他地方了,這說明孩子開始有了客體永久性的概念。
客體永久性是心理學(xué)家皮亞杰提出的概念,是說事物不在自己的視野范圍內(nèi)時,相信它仍然存在,并沒有消失。比如在沒獲得此概念之前,你藏起來了,寶寶就認(rèn)為你不見了,不用去找了??腕w永久性在9~12個月獲得,它標(biāo)志著孩子的認(rèn)知發(fā)展達(dá)到了一個新水平。
專家點評
藏貓貓游戲包含了記憶活動,當(dāng)把物品藏起來后,寶寶會期待這種物品再次出現(xiàn),說明他記住了這種物品。客體永久性概念是逐漸發(fā)展起來的,所以從六七個月開始,可以多和孩子玩藏貓貓游戲,以加強(qiáng)孩子對客體存在的認(rèn)識,促進(jìn)孩子客體永久性的發(fā)展。
比如,移動物品的位置,看孩子會不會用視線跟蹤;把臉或物品藏起來,看孩子會不會揭開遮擋物;把身子藏到門后,看孩子會不會找你。
Tips 對于較小的孩子,父母把自己藏起來的時間不能太長。因為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很短,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時間太長,他就會認(rèn)為這個人已經(jīng)不在了,而去注意別的東西。
游戲變變
藏貓貓的花樣很多,我們可以繼續(xù)發(fā)揮它的魅力,用以培養(yǎng)各種能力?,F(xiàn)在,讓我們來給藏貓貓游戲變變臉!
讓孩子看著你把小球從一個地方滾到沙發(fā)底下去,看孩子會不會繞過沙發(fā)找到小球,或者鉆到沙發(fā)底下去找。孩子的視線往往會追蹤這只小球,而等小球進(jìn)了沙發(fā)底下消失后,在無法看到的情況下,看看孩子會不會去想象小球滾動的軌跡,判斷可能前往的方向。
桌上放3樣?xùn)|西,比如花生米、小紙團(tuán)和橡皮擦。一只手隨意從桌上抓一樣物體(比如花生米)握緊,另一只手空握,兩只手都呈現(xiàn)在孩子面前,要孩子找出握有物體的一只手。隨后把物體放回桌上,再用同樣的方式抓其他東西。也可以移動雙手讓孩子找目標(biāo),這還能鍛煉孩子的注意力和視覺跟蹤能力呢!
看過《雞毛信》的革命電影嗎?爸媽小時候玩過雞毛信游戲嗎?很好玩呢!方法是用身體來藏一件小小的東西,然后讓孩子把它找出來。比如趁孩子不注意,把小糖果藏在身上某個地方,再讓孩子把糖果找出來。孩子往往會在媽媽身上摸摸找找,找到了會給他不小的成就感呢。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認(rèn)知水平和動作能力不斷提高,藏貓貓游戲也需要升級才能滿足寶寶的需要哦!
“媽媽要藏東西嘍!”女兒小雨和她的小表姐樂顛顛地跟在我后面,看著我提著裝滿各種東西的籃子?xùn)|跑西藏。我可不能讓她們看得太清楚,所以,藏東西的速度非???。我走到床邊,迅速地從籃子里拿出小熊玩具塞到床底下,又快步走到床頭柜前,把帽子塞進(jìn)柜子。這時她們還不能找,要等我全部藏好了所有的東西時,才能動身找。
藏完了所有東西,我問她倆:“小熊藏哪了?”她倆立即跑去找,因為藏的東西多(一共7件),她倆也有記錯的時候,找錯了就得重找。找對了,我再問下一個東西藏哪了。 ——小雨媽
游戲指導(dǎo)
媽媽巧用了孩子喜歡玩捉迷藏的心理,來玩“藏物找物”的游戲。孩子們開心的同時,記憶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媽媽藏東西的動作變快的時候,孩子的視覺追蹤要快,看清藏的是什么東西;東西與所藏之處要一一對應(yīng),這能訓(xùn)練孩子記憶的準(zhǔn)確性。
專家點評
當(dāng)我們不知道孩子是否能較順利地完成游戲任務(wù)時,不妨簡單點,一次所藏的東西數(shù)量少些。要提高難度時,除了增加所藏物品的數(shù)量之外,還可以——
1藏在不容易區(qū)分的地方。比如,找大小差不多的物品,藏在書桌的各個抽屜或柜子里。因為所藏之處區(qū)別不大,孩子要用心記住位置。
2藏的時候故意對孩子說話,分散他的注意力,再趁機(jī)把東西藏起來。以后,孩子為了不上你的當(dāng),得“一心二用”,這能培養(yǎng)注意分配的能力。
3教給孩子尋找和記憶的策略,如果物品是藏在各個抽屜里,告訴寶寶最好按順序來識記和查找,這樣才不會遺漏。
游戲變變
上面的游戲方式是“藏了找出來”,其實還可以再給它變變臉。
這個游戲是通過觸摸玩具,增強(qiáng)對玩具的感知和記憶,來提高觸覺靈敏度,鍛煉判斷、預(yù)測能力。
首先分成兩組,爸爸一組,媽媽和孩子一組。爸爸先把5樣玩具展示給大家看,然后都藏在被子里。接下來,媽媽和孩子把手伸進(jìn)被子里搶玩具。搶到手后,要向爸爸匯報自己搶到的是什么玩具,然后才能從被子里拿出來。
這個游戲是通過從一堆混亂的物品圖片中找出目標(biāo)圖片,以鍛煉孩子敏銳的觀察力和記憶力。
媽媽先在桌上擺好5張實物圖片,如西瓜、水杯、雞蛋、芒果、衣服。然后和孩子一起花30秒鐘的時間記住這些圖片。當(dāng)確認(rèn)雙方都“記好了”時,就一起把圖片放在更多的圖片堆里打亂,然后搶著找出剛才的5張圖片。比比看誰找得快、找得多。
這個觸摸游戲可以鍛煉孩子對物品的感知力和在活動中的專注程度。
媽媽先在小籃子里放4件東西,再在上面蓋一塊布,給孩子幾十秒的時間記住它們。然后對孩子說:“這些小寶寶在里面睡覺呢,有一個寶寶要起床穿衣服了。等下你看看是哪個小寶寶哦!”說完媽媽就偷偷從蓋了布的籃子里取一件東西,然后用另一塊布包起來,對孩子說:“哈哈,這個寶寶穿上衣服了,認(rèn)不出它了吧!嘿嘿,猜猜它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