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欽婉
雖然漢字結構多變、形式復雜,但作為對外漢語教師的我們不能過于夸大漢字難講難學的特點,我們應以教材上提供的漢字為主,日常交際中常用的漢字為輔,德國教育學家赫爾巴特(Herbart)最早提出了“興趣觀”,他認為人身上所具有的興趣不是單一性的而是多方面的,能夠培養(yǎng)多方面的興趣才是教學的直接目的所在。在教學應針對不同的興趣點,用歸納或類推的方法講利用漢字優(yōu)勢教學,課堂中遵循漢字為主導還是輔助的手段開展教學,漢字課堂如何進行有效的輸入,本篇通過對外漢字課堂的學術研究、課堂旁聽、視頻研究等,結合漢字本身的特點以及對外漢字開展教學內容的思考。
我們要知道一個概念,什么是漢字?“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系統(tǒng)?!边@句話我們不難看出漢字是記錄漢語而不是記錄其他語言的書寫系統(tǒng)。
任何教學都離不開課堂活動,漢字課堂也是如此。以下是對漢字以及漢字教學的分析。
我們知道每一種文字都代表著不同的文化結晶,漢字同樣如此,與拼音文字不同的是,漢字作為語素文字具有獨一無二的特點。按照造字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分類的話象形字和指事字可以在對外漢字課堂的教學中扮演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角色,雖然象形字字數有限,在教學上也具有局限性,但教師可以利用PPT、圖片等進行課堂導入,由視覺刺激轉化為對漢字的興趣從而引發(fā)學生在課堂上對漢字的主觀能動性并識記漢字。
針對本校的留學生,在調查中發(fā)現他們大部分來華的原因是對中國文化感興趣,但在漢字學習中普遍存在問題是“聽得懂、認不出、寫不出”等,這反應了漢字普遍的同音異形的特性。
“課程設計是在教育目的和具體教學目的的指導下,從學習者的特點和需要出發(fā),根據專業(yè)對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要求,最優(yōu)化地選擇教學內容、組織教學進程,形成合理的、相互配合的課程體系”好的課程設計是以學生需求為主導,教師針對不同的需求應合理設計開展教學。但課程設計與課程設置大不相同,后者需要有科學的邏輯思維作為指導,合理的課程設置會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漢字的課程設置更應該以科學發(fā)展的視角開展。
針對本校留學生土木專業(yè)漢語課堂出示“鋼筋”的圖解,講解金字旁所代表漢字的金屬特質,且預測學生會問到“鋼管”的“鋼”并解釋“鋼管”的“鋼”并引申到“鋼鐵”等合理的利用語素教學法克服非漢字文化圈學生專業(yè)課上學習漢字的難點問題,本例以語素教學法作為個案說明語素教學法的重要性。
根據漢字的構字理據,我們知道,現代漢字由意符、音符和記號組成。關于記號現階段存在的漢字教學法有筆畫教學法、部件教學法、整字教學法等三種教學為主導的教學法。
無論是哪種教學法,它們之間都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在對外漢語的課堂上,如何考慮教學重點,首先應考慮學生是哪種水平,通過課堂表現、作業(yè)反饋,具體量化學生最樂觀的學習法,反思總結;其次要考量教師本身的執(zhí)教能力;最后結合前兩項數據,合理擇師應作為漢字教學參考的指標。
關于漢字字形的教學法我們需要考慮的是筆畫的組合方式及教學步驟如何開展。
筆畫的組合方式大致分為相離、相接和相交。按照筆畫教學法的線性教學順序開展,可以由橫豎點撇捺折提勾等基本筆畫從相離到相接再到相交逐步開展,并兩兩結合讓學生增添學習成就感。
漢字的整字教學可以分為獨體字教學和合成字教學漢字的獨體字教學法和合成字教學法應該有效的結合。根據使用單位進行合理教學。
針對漢字字音教學法的規(guī)律開展教學的話我們需要考慮的是是否要把聲母教學、韻母教學、聲調組合分開教學,以及關于同音字是否有必要單獨開展教學。
針對本校的留學生,在調查中發(fā)現他們大部分來華的原因是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但在漢字學習中普遍存在問題是“聽得懂、認不出、寫不出”等,這反應了漢字普遍的同音異形的特性,如何在課堂上通過他們的興趣點導入課堂開展教學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除了機械操練要加上看圖說話等交際性的游戲,增添學生在對外漢語課上漢字學習的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就是,要思考漢字文化圈和非漢字文化圈學生對漢字認知、學習的共同難點和不同難點的問題,以及華裔學生對漢字掌握的獨特性。課堂上學生對漢字的理解力是否有偏差等問題。
共同點難點:二者的教學重點都離不開語音、語法、漢字三大要素。因此筆畫、筆順一直是漢字文化圈和非漢字文化圈學生學習漢字的共同難點。
母語翻譯法在非漢字文化圈的漢字教學中,解釋漢字的基本意是有一些幫助的,但并非所有的漢字都可以讓學生很好的理解意思,先釋義漢字讓學生真正的理解漢字并結合圖片法,由義到形結合語音可能對教學有所幫助。
共同的教學難點都存在著書寫、認讀、聽辨等三個方面的偏誤。如何規(guī)避筆畫增損、筆形失準、筆順顛倒等書寫難點,既是漢字文化圈又是非漢字文化圈學生對漢字學習在書寫層面的共同難點,因此非漢字文化圈的漢字教學的課程設置是為了克服如何認,如何寫的的難點,那么母語翻譯法是除了一部分實用的漢字教學可以運用之外,在本校留學生學習專業(yè)課的問題上如何理解專業(yè)課本里的“混凝土”“鋼筋”等字詞是教學難點,因為留學生既沒有漢字的語感,又不具備漢字的思維能力,那么針對這樣的群體,我認為,他們的專業(yè)課要展開專門的漢字講解,不能以簡單的機械操練認讀熟記,而應該在機械操練之外增添課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趣味性。
不同難點:漢文化圈中 日語“話”與漢語“話”同形字的概念義。以漢語和日語中的同形字來說,“話”的詞義:(1)能夠發(fā)出聲音表達自己想法的有聲語言,也指可以記錄下的文(2)說、談論。在日語中除了(1)(2)義項外還包括1.商談2.話題3.傳聞4.事理”1這是母語的負遷移對漢字學習的影響,但是我認為如何利用母語正遷移合理的開展教學,結合學生的慣性思維積極引導以及正確規(guī)避負遷移在對日本學生開展?jié)h字課時如何選取恰當的教材是重點。
由于母語的遷移,漢字文化圈中日本學生對漢字學習的時候正遷移往往輔助漢字學習,但是負遷移卻又是漢字學習的難點,因此應當辯證的來看待漢字文化圈的中學生對漢字的學習,采取什么樣的教學策略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對外漢字的課程設置可以先歸納同形同義詞、再對比分析同形異義詞、最后克服同形近義詞的順序,以字形為分類橫向開展教學,縱向上添加漢字的雙音節(jié)、多音節(jié)或成語等展開教學。
我們知道學習漢語的對象有不同的對象、背景、動機、興趣。無論是對華裔、漢字文化圈和非漢字文化圈的學生在對外漢字課堂的設置上要以興趣作為導向。
本校的留學生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喜歡表現自我,屬于場依存型。課堂設置應以精講為主多練為輔。語言的學習是為了服務交際,為了讓學生很好的學習“謝謝”“哪里哪里”等實用性的謙語文化。這些漢字的在課文中出現的序列不盡相同。在課堂教學中,以教學大綱為主導,多收集學生的學習訴求,以校園生活、社會生活、職場生活為模塊依次尋找高頻率漢字的使用展開教學。在順序上根據學生的不同動機、年齡采用不同的教學順序,但是以實用性為主導。
漢字的背后折射的是文化,漢字教學是離不開文化教學的。在對外漢語漢字課堂的設置上,多采用漢字與文化相結合的方法,比如剪紙、國畫、書法的有機結合,講解十二生肖的文化時可以先播放動畫,然后用剪紙和毛筆相結讓學生在做中學,不僅可以提高漢字的教學效果,還能調動學生的動手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以上的概述和分析不僅僅是針對來華留學生的教學問題,在對外漢語教師在外的課堂開展上也要根據所在國,所教學生的主觀層面進行深度分析,制定合適的課程,并伴隨恰當的課堂操練和活動。來華留學生學漢語不僅僅是交際氛圍好,更多的是隨處可見的漢字,使得他們進行自我督促,在交際中也可以自我監(jiān)控。
1.卞覺非《教什么 怎么教》[J],語言文字應用 第一期1999
2.黃伯榮、廖旭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
4.蘇培成《現代漢字學綱要》[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5.趙楊《第二語言習得》[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