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
【摘 要】美術的美學特征、藝術手段和造型的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形式美當中,或者說,要靠形式美去呈現(xiàn),形式美是造型藝術的基本法則。這樣的結論,才符合美術之所以區(qū)別于其他藝術門類的特征。
【關鍵詞】美術;造型藝術;創(chuàng)作;形式美
中圖分類號:J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4-0161-01
高爾基說:“我所理解的‘美,是各種材料―也就是聲調、色彩和語言的一種結合體,它賦予藝人的創(chuàng)作——制作品——以一種能影響情感和理智的形式,而這種形式就是一種力量,能喚起人對自己的創(chuàng)造才能感到驚奇、驕傲和快樂。”沒有了美就沒有了藝術,難怪一切藝術形式都強調美的重要性。但是,與其他藝術形式比較起來,美,可視的美在美術中是體現(xiàn)得更加突出,顯示得更為重要的。
一、對稱和均衡
圍繞一個中心而結構組合在一起的對象,在面積、重量等方面,如果每邊有同等分量,使人覺得平衡,就形成了對稱。中心點與兩邊距離相等的,則是雙邊對稱。人體的身軀、臉部、五官、四肢是對稱的。對稱是量和吸引力的對等平衡,能給人均衡、完整、莊重穩(wěn)定的感覺。雙邊對稱在美術作品中經常運用,尤其在圖案紋樣、裝飾繪畫中使用廣泛。達·芬奇的油畫《最后的晚餐》、拉斐爾的《雅典學院》,也采用了對稱的構圖方法。
均衡是不對稱的平衡,所運用的是杠桿原理,兩邊距中心點并不相等。事物的運動常常是在動力與重心矛盾只寸抗而又統(tǒng)一的過程中進行的。形不同而量相等,似乎是對對稱的破壞,但內中依然隱含著對稱的法則,這就像用古老的中國秤稱物。均衡的方式比較自由活潑,輕松而有趣味,生動而有變化??梢哉f,均衡是對稱結構在形式上的發(fā)展,它把事物的運動形式升華為美的法則。
二、比例和勻稱
人體恰當?shù)谋壤纬闪撕椭C之美,這有助于我們理解比例在藝術中的重要性。聲音高低長短的比例產生了旋律,局部高下起伏的比例構成了建筑的整體風格,構圖布局經營的比例影響著繪畫的基調。世界上無法找到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運動和變化,參差而不齊總是絕對的,而整齊劃一則是相對的。
從猿到人的漫長進化過程中,頭骨腿骨的變化最大,軀干部分變化最小。20世紀50年代,北京工業(yè)設計院曾在我國進行了一次廣泛的人體調査,結果發(fā)現(xiàn),肩寬和臀寬的平均數(shù)為362毫米,肩峰到膂底的平均高度為586毫米,軀干的寬與高之比為1:1.618,這恰恰是千百年來被人奉為圭臬的最佳比例一黃金分割率。短于這個比例的人顯得粗壯或笨拙,長于這個比例的人顯得纖細或瘦削,符合這樣比例的人則能勻稱和健美。
三、對比與和諧
在美術創(chuàng)作中,就是運用了對象的形、色、質、量等方面的差異,選擇可比成分,相互對照襯托,使彼此的對立特征更為明顯,更加突出,以達到更加強烈、生動、鮮明的效果。在制作技法方面,也利用筆觸、水分、質感、材料等因素造成對比的醒目效果。
黑格爾在《美學》中所說:“和諧是從本質上見出這種差異面的一種關系,而且是這些差異面的一種整體,它是在事物本質中找到它的根據(jù)的?!倍?,他還說:“和諧一方面見出本質上的差異面的整體,另一方面也消除了這些差異面的純然對立,因此它們的相互依存和內在聯(lián)系,就顯現(xiàn)為它們的統(tǒng)一?!币虼耍诟駹栂铝诉@樣一個結論:“各種因素之中的這種協(xié)調一致就是和諧?!?/p>
四、節(jié)奏與韻律
節(jié)奏如此重要,在藝術中它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朱光潛先生在《談美書簡》中說:“節(jié)奏主要見于聲音,但也不限于聲音,形體長短大小粗細相錯綜,顏色深淺濃淡和不同調子相錯綜,也都可以見出規(guī)律和節(jié)奏?!惫?jié)奏是運動形態(tài),一張空白的紙,什么也沒有,人們可以想像這是一片寧靜的空間,但不會在上面看見節(jié)奏。沒有物體,沒有運動,節(jié)奏也不會出現(xiàn)。
節(jié)奏的條理不一定是簡單的機械性重復,它也可以是有對比、有組織、有變化的交替,通過加強統(tǒng)一的因素,產生協(xié)調的美,這就是韻律?;顫姷墓?jié)奏表現(xiàn)出沉重壓抑,急促的節(jié)奏表現(xiàn)出緊張熱烈。變化的律動能引起人內心的反應,產生感情起伏變化。
五、變化和統(tǒng)一
藝術形式美的多種多樣形態(tài),就其基本性質而言,可以歸納為兩大類。其一是強調矛盾激化的變異、對抗、運動等變化狀態(tài)。其二則是強調矛盾趨于穩(wěn)定的安靜、協(xié)調、平衡等統(tǒng)一狀態(tài)。變化而統(tǒng)一是形式美形態(tài)的基本規(guī)律。
中國傳統(tǒng)的工筆重彩畫及民間年畫,用色常常鮮明響亮,又常用黑、白、灰、金、銀等中性色、消色勾線或襯底,在強烈對比以及富于變化之中達到統(tǒng)一調和,這是傳統(tǒng)畫法中處理變化而統(tǒng)一的例子。
變化是絕對的,統(tǒng)一是相對的。沒有變化便呆板單調,沒有統(tǒng)一便雜亂無章,局部的變化需要歸于整體的統(tǒng)一。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說過,“抽象形式的美”包括了“整齊一律、平衡對稱、符合規(guī)律與和諧”等幾種不同因素。這樣的論斷,實際上蘊含了他對形式美自簡而繁,由淺入深,從高級到低級的幾個發(fā)展階段的詮釋。
六、結語
造型藝術的形式美手法很多,我們必須了解一些經常運用的、對形式美的構成有重要作用的規(guī)則。這對美術創(chuàng)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鄒文.美術社會觀[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英)赫伯特·里德.藝術的真諦[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3]吳冠中.吳冠中速寫意境[M].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