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草是我們硬要把自然世界拆成野生與馴養(yǎng)兩部分所造成的結果。它們是邊界的打破者,無歸屬的少數(shù)派,它們提醒著我們,生活不可能那樣整潔光鮮、一塵不染。
——(英)理查德·梅比《雜草的故事》
社交場合中,你正心境平和地和大家談些無關緊要的套話,這時忽然有一個人說了句中肯的話,也許是說溜了嘴,把他心里對你的真正看法說了出來,結果弄得那說話的人自己立刻心慌意亂,發(fā)出一聲神經(jīng)質(zhì)的笑聲,或是講出一句尷尬的話,使在座的人個個都不自在。
——(英)多麗絲·萊辛《野草在歌唱》
對責任的忠誠和保持心靈的純潔是基本的美德,它會帶給人們救贖與勝利;美麗是高雅的標志,但可能會隱藏在卑微丑陋的外表之下,比如一只青蛙;最重要的是,一切事物的本質(zhì)是相同的,無論是人類、野獸,還是花草與世間萬物,一切存在的事物都具有變化莫測的可能性。
——(意)伊塔洛·卡爾維諾《論童話》
融入日常生活,用口語,寫身邊事物
曠野自有曠野的尊嚴
不是替夜鶯 玫瑰念咒的巫師
是和我們說早安晚安可以聊天的鄰居
——香港作家西西《書施耐德詩集末頁空白處》。西西被稱為 “華文世界最有童心小說家”,2018年10月8日獲得第六屆紐曼華語文學獎 (詩歌獎),系紐曼華語文學獎的第三位女性獲獎者,也是第一位來自香港的獲獎者
文憑本身已成為一種空洞的符號,它除了能夠反映持有者在學校里度過了特定時間之外,并不能真正反映個體的能力。
——美國當代著名社會學家蘭德爾·柯林斯在 《文憑社會》中如是指出??铝炙挂跃降姆治?,對當今世界的高等教育 “文憑生產(chǎn)”進行了祛魅:高等教育普遍已卷入商品化、官僚化的運行機制;學科專業(yè)主義與學院話語體系造成了“反智”傾向,并以佶屈聱牙的“學術行話”阻礙了人與人之間的真誠溝通;學術研究作為一種安身立命的志向的崩壞等
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般來講,小學生每天10小時、初中生9小時、高中生8小時。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9月25日發(fā)布的 《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 (2018版)》如是要求。另據(jù)2017年12月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平臺 “阿凡題”基于線上近億注冊用戶、線下近百家實體店用戶調(diào)研數(shù)據(jù)發(fā)布的 《中國中小學寫作業(yè)壓力報告》顯示,近幾年我國中小學生學習壓力雖稍有好轉,但日均寫作業(yè)時長仍高達2.82小時,2017年的最新數(shù)據(jù)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3倍
2018年,華中科技大學有18名學生因學分不達標從本科轉為??疲渲?1人已在6月按??飘厴I(yè)。華中科大首次實施學分不達標從本科轉為??频呐e措,在退學之外,為學分不達標的學生提供一種“人性化選擇”,在學生中引發(fā)震動。
——據(jù)長江日報報道,在2017-2018學年,華中科技大學的3萬多名本科生中有210人因學分偏低受到黃牌警示,34人未達到培養(yǎng)計劃學分最低要求受到紅牌警示。今年8月,教育部印發(fā)通知,要求高校加大過程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嚴格考試紀律、嚴把畢業(yè)出口關,此舉被視為國內(nèi)高校從 “嚴進寬出”向 “嚴進嚴出”改革的先兆
女童遇到過色情信息騷擾的占比達到29.3%,遇到網(wǎng)絡詐騙信息、網(wǎng)絡暴力辱罵、陌生人約見面的占比分別為35.9%、24.1%、11.5%。76%的女童選擇不理會、當作沒看見不良信息。
——據(jù)中國青年報報道,10月11日,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在北京發(fā)布 《新時代女童及家庭網(wǎng)絡素養(yǎng)調(diào)研報告》。報告顯示,整體而言,我國三四線城市兒童網(wǎng)絡依賴程度高于一二線城市兒童,沒有與父母共同生活的兒童網(wǎng)絡依賴程度更高。當兒童遇到色情信息騷擾需要幫助時,更傾向于告訴同齡人,而向父母、老師及祖輩群體反映的比例極低,總計占比不到一成,這對學校和家長進行兒童性教育提出了挑戰(zhàn)
從表面看,學生會、社團的“席位”與保研、評優(yōu)、求職等利益或明或暗地 “捆綁”起來,出于功利目的,一些人不惜采取各種手段謀 “上位”。往深層看,一些高校的學生組織 “官風”很盛,實質(zhì)上是官本位思想、官僚習氣在侵襲校園、誤導青年,滋生出以權謀私、結黨營私的 “象牙塔”版本。
——新華社文章《學生干部的“官氣”要不得!》就近期四川某高校 “學生干部逞官威”、學生組織“官僚化”的問題評論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