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責任
(江西省萍鄉(xiāng)市蓮花縣六市中小學,江西 萍鄉(xiāng)337000)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養(yǎng)成好的行為習慣最關鍵的影響者和指引者。家庭環(huán)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父母要相互尊重、相互謙讓,要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近年來,由于獨生子女居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孩子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家長可以將原因由孩子分析到教師,由家庭分析到學校,關心得無微不至。可是,孩子存在嚴重的思想道德行為習慣問題,家長出于對孩子的溺愛卻看得無足輕重。其實,對于孩子來說,會做人比會讀書更重要,心理健康比身體健康更重要。所以作為父母,言行舉止都要規(guī)范,要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要盡量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建立良好的家庭心理環(huán)境,這樣,孩子就能在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
發(fā)揮教師潛移默化的表率作用。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楷模,教師的一言一行將對學生起到很大的影響。所以,教師的表率作用是學校抓好學生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少年兒童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步形成時期,他們的模仿性強、可塑性大。教師良好的品質,自覺的道德行為,常常為學生所效仿。作為一位教師,應當嚴于律己、為人師表,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文化知識、待人接物、工作作風等方面,都應成為學生的表率。當然,這就要求教師人格健全、高尚,這又要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加強對教師的管理與考核,做到優(yōu)勝劣汰,維護教師隊伍的“正派”。
抓好養(yǎng)成教育必須從小事抓起,從細節(jié)入手,細化養(yǎng)成要求,規(guī)范日常行為。要從學生吃飯、穿著、按時作息等方面抓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從學生文明禮儀、不大聲喧嘩、不說臟話、不亂扔紙屑果皮、勤洗臉洗手、不追逐打鬧、愛護花草樹木、拾到東西主動交公等方面抓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學生的坐姿、寫字、預習、聽課、復習、作業(yè)、自習、讀書、記日記等方面抓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集合、站隊、做操、跑步等方面抓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健身習慣。從點滴小事抓起,構建富有特色的養(yǎng)成教育機制,才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道德素質建立在種種良好的道德習慣上,良好的道德習慣是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中養(yǎng)成的。
以“誠實、愛心”為主題抓好人際交往教育,培養(yǎng)學生誠實守信、富有愛心的品質;以“習慣”為主題抓好良好習慣教育,從生活、衛(wèi)生、學習三方面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以“理想、信念、責任”為主題,培養(yǎng)學生具有遠大的理想、責任感;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為主題,強化自尊自信教育,使學生在學習實踐和感悟活動中得到歷練和提升。良好的習慣不容易自覺形成,必須經過指導和訓練。分層次、分階段、多類型地在生動形象的活動中促進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學??梢杂杏媱澋亻_展“走向文明”“告別不良行為”“我為母校添光彩”“學校就是我的家”“做文明學生,養(yǎng)文明習慣”等教育活動。同時,可以開展專題教育活動,如,國旗下演講、每周安全專題、每天課外活動,利用紅領巾廣播站、黑板報、手抄報,增強學生文明意識和法制觀念。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受到啟發(fā),得到鍛煉,進而促進高尚道德品質的形成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有以上的家庭“和諧風”、教師“正派風”、小事“糾錯風”、活動“啟發(fā)鍛煉風”這四風的沐浴和熏陶,相信,我們祖國的小花朵一定會代代嬌艷奪目,散射中國洪荒之力,刮起世界“中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