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珂,王少芳
(河南省安陽市人民醫(yī)院 呼吸內(nèi)科,河南 安陽 455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以慢性氣流狹窄為特點的阻塞性肺疾病,通常氣流受限狀況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愈發(fā)嚴重[1]。該病的主要癥狀包括咳嗽咳痰伴有呼吸困難,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患COPD的可能相對高,下呼吸道感染可直接或間接造成COPD急性加重[2]。在臨床工作及相關報道中均有提及,革蘭氏陰性菌是其中主要的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3]。為了進一步探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如何正確選擇抗菌藥物,為臨床治療提供切實依據(jù),本研究隨機選取在本院接受治療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61例,分析并探討革蘭氏陰性菌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作用與地位,現(xiàn)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61例。其中,男198例,女63例;年齡40~79歲,中位年齡60歲。所有患者均符合COPD的診斷標準以及急性加重的標準[4]。根據(jù)病情程度將其分為4級,其中,COPD I級15例,COPD II級55例,COPD II級57例,COPDⅣ級134例。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且全部患者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在患者入院后24 h內(nèi)采痰標本,然后對標本進行染色鏡檢,對分泌物病原菌進行培養(yǎng),并分離鑒定病原菌種類[5]。除此之外,對主要病原菌使用抗菌藥物進行藥敏試驗,判斷耐藥性。
使用SPSS 19.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COPD I級陽性7例,陽性率為46.67%;COPD II級陽性45例,陽性率為81.82%;COPD III級陽性51例,陽性率為89.47%;COPDⅣ級陽性 123例,陽性率為 91.78%,I、II級,II、III 級,III、IV級病原菌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6.204,5.377,3.159;P =0.001,0.028,0.037)。說明隨著COPD的病情程度的增加,病原菌陽性率也隨之升高。見表1。
261例患者痰培養(yǎng)共檢測出病原菌507株,其中革蘭氏陽性菌104株,占20.51%,革蘭氏陰性 菌 403株, 占 79.49%,I、II級,II、III級,III、IV級革蘭氏陰性菌構成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27,3.218,2.027;P =0.061,0.123,0.114)。見表2。
3種常見革蘭氏陰性菌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以及克雷伯菌屬肺炎亞種常見抗生素藥敏試驗結果見表3。
表1 不同級別病原菌陽性率
表2 不同級別病原菌種類及分布特點 株
表3 3種常見革蘭氏陰性菌藥敏試驗結果 例(%)
慢性支氣管炎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一大主要誘因[6],下呼吸道感染可直接或間接造成COPD急性加重[7]。在本研究中,針對不同COPD分級分析病原菌檢查陽性率,同時分析革蘭氏陽性菌與陰性菌是否在不同COPD程度間有一定差異。結果表明,COPD I級陽性率為46.67%,COPD II級陽性率為81.82%,COPD III級陽性率為89.47%,COPD IV級陽性率為91.78%。從此研究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隨著COPD的病情程度的增加,整體病原菌陽性率也隨之升高,該升高趨勢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結果進一步分析推測,因為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導致患者通氣功能障礙越嚴重[8],最終導致患者COPD病情越嚴重,當然,當患者病情越重時,也會反之作用于病原菌感染。
隨之針對病原菌是革蘭氏陽性菌或陰性菌進行具體統(tǒng)計,統(tǒng)計結果表明,261例患者痰培養(yǎng)共檢測出病原菌507株,其中革蘭氏陽性菌104株,占20.51%;革蘭氏陰性菌403株,占79.49%。這表明從整體看,革蘭氏陰性菌株數(shù)顯著高于革蘭氏陽性菌菌株數(shù),其中,不同病情程度患者革蘭氏陰性菌構成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同領域相關文獻中結果相符[9]。從COPD不同分級人數(shù)構成及不同分級檢測病原菌株數(shù)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除了COPD I級外,其余總病原菌株數(shù)均大于其總?cè)藬?shù),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隨著COPD嚴重程度增加[10],混合感染情況可能相對增加[11],雖然結果顯示不同分組間差異性并不顯著,但就線性回歸來說,卻存在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這也與部分報道中結果一致[12]。
對本次研究患者中檢測到的主要3種常見革蘭氏陰性菌(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及克雷伯菌屬肺炎亞種)進行藥敏測試,結果顯示,氨芐西林在3種菌株中耐藥率均相對較高[13],而哌拉西林則耐藥率相對較低。對于鮑曼不動桿菌,5種主要藥物耐藥率均較高,對于克雷伯菌屬肺炎亞種,哌拉西林及亞胺培南則耐藥率均相對較低。以上結果與部分報道中提及的青霉素類的廣泛耐藥性結果不甚相同[14],分析后這種結果間的差異可能與地區(qū)、醫(yī)院不同有關[15]。在針對本地區(qū)、本院患者治療時,參考本院近期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結果對當?shù)氐呐R床治療更有指導意義。
綜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原菌感染主要為革蘭氏陰性菌,且隨著病情程度地加重,感染率也隨之升高,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療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