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侃
這是一片神奇的竹林,在一個孩子的眼里,它美麗、神奇,充滿誘惑;它無邊無際,茁壯生長,擁有世間偉力。它的與眾不同,是因為成了孩子接觸和了解這個世界的第一步,小小的竹林已成世間萬象的濃縮版。它的令人神往,是因為經(jīng)歷了歲月的淘洗,通過作者的妙筆仍能散溢出無窮的魅力。擷取竹林這小小的一個點,寫透童年的喜怒哀樂,是這篇美文的一大特色。
然而,把筆墨集中在這片小小的竹林,以竹林為切入口寫童年故事,這實在是有些“冒險”,因為場景和故事往往會受到局限,竹林本身也很難“設計”出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來。要把這篇文章寫好,就要看作者的功力了。作者的一大訣竅就是始終抓住“童趣”兩字,通過孩子的視角,以孩子的思維,甚至運用孩子的語言來描摹這片竹林,把孩子最感興趣的、最覺神奇的、最害怕的、最難忘的物事,作為重點寫出來,使全文頗為耐讀,也充滿新意?!爸蒙碛诖笞匀坏暮⒆佑肋h不會感到寂寞無趣”,是的,孩子愛上了竹林,才會發(fā)現(xiàn)竹林竟有如此繁多的妙處。
需要提及的是這篇文章靈動、傳神的語言,既有屬于孩子的生趣,更糅合了成人的智慧和從容。“竹筍就像聽到召喚的勇士,一個個突然從泥土里冒出來,有些甚至是從巖石縫里硬生生地撐起來的”“剛開始,我還想與竹筍比高矮,沒過幾天,我就得對它們仰望才行”等句子,不經(jīng)過孩子特有的細膩觀察是寫不出來的,沒有嫻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無法寫出這樣的效果。貌似質(zhì)樸的語言其實蘊含了作者的深意,那就是對已逝歲月的悠遠懷想,對美好童年的真誠禮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