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暉
(鄭州市數(shù)字化城市管理監(jiān)督中心 450000)
近些年,我國交通事故的發(fā)生率呈現(xiàn)出上升趨勢,交通事故一方面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害,給無數(shù)家庭帶來不幸;另一方面也非常不利于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在發(fā)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中,最為主要的是人為因素,全面分析與了解駕駛員的認知特性,對預防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具有重要意義。
人的認知過程是指,通過大腦與客觀事物的特性相聯(lián)系,了解事物對人的意義與作用的心理活動。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會受到視覺和聽覺的刺激,大腦會接收到這些刺激,然后對相關信息進行處理,最后做出相應的反應。駕駛員在駕駛車輛時,對于外界的刺激和信息的接收主要分為3個過程,即感知過程、判斷過程和操作過程。駕駛員首先通過自己的感官來接收道路信息,比如紅綠燈等;然后對所接收到的信息做出判斷;最后進行實際的操作。在這個過程中,駕駛員對于汽車的操作直接決定了行駛的安全性。
感知失誤是人為失誤所導致的交通事故中最為關鍵的因素。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感知失誤與駕駛員的心理素質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當駕駛員受到外界的干擾時,對相關道路信息感知時就會出現(xiàn)錯誤,比如駕駛員與車上乘員聊天時,注意力不集中,很有可能會因此沒有注意到紅綠燈的變化,從而導致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同時,駕駛員如果酒駕或疲勞駕駛,也會導致駕駛員感知機能下降。長時間駕駛或睡眠不足,將會導致駕駛員視野縮小,動態(tài)視力下降,極易造成駕駛員感知失誤,進而導致判斷和操作的失誤。
駕駛員在行車的過程中,要有很強的應變能力,面對不同的路況做出不同判斷,只有做出了正確的判斷才能保證行車安全。有些駕駛員由于對相關交通法規(guī)不熟悉,即使感知道路信息正確,在進行判斷時也會存在錯誤。比如對于道路上相關箭頭標志不了解,做出判斷與實際情況不一致,這樣也會導致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有些駕駛員駕駛技術不過關,或對車輛的操作不是很熟悉,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導致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比如在濕滑的路面或車輛側滑時進行緊急制動,如果駕駛員急打方向盤,將很容易導致車輛失控,發(fā)生交通事故。由于操作失誤導致交通事故發(fā)生的情況有很多,比如駕駛員在緊急情況下,錯把加速踏板當成是制動踏板;變更車道時,不注意觀察后視鏡;駕駛員由主路駛入鋪路時,沒有注意視覺盲區(qū)內的行人和非機動車;轉彎時,沒有注意車輛內外輪差等。這些操作失誤不但會導致交通事故發(fā)生,還有可能造成人員傷害。
為了能夠更好地預防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提高駕駛員感知、判斷和決策能力,必須提高駕駛員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同時加大社會宣傳力度,相關部門可以充分利用先進技術來加大交通安全教育,比如通過制作短視頻,以動漫或小品等能夠吸引人的方式來進行交通規(guī)則宣傳,使駕駛員認知交通事故所帶來的嚴重且不可逆轉的后果。無論是駕駛員還是行人,都要認真學習各項交通法規(guī)和相關知識。還可以在汽車違章查詢等有關汽車軟件中,或者人們關注度較高的平臺,來增加對安全行車技巧與行為的宣傳,促進駕駛員遵守各項交通法規(guī),從而保障行車安全,有效預防交通事故的發(fā)生[1]。
規(guī)范駕駛員培訓也可以有效預防交通事故的發(fā)生。首先,培訓中心要對不符合駕車條件的人員進行排除,比如身體、視力或精神有缺陷的人員,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因為操作不當或其他客觀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其次,在對駕駛員進行培訓時,要加強駕駛技能的訓練,只有擁有熟練的駕駛技術,才能在面對各種交通狀況時做出正確的操作。同時,駕駛員應該非常熟悉自己的車輛,對自己車輛安全裝置性能和使用方法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安全控制系統(tǒng)相對比較復雜,這對于駕駛員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要求都非常高,面對不同的路況和天氣,操作也不相同。因此,駕駛員在行車的過程中,要對車輛的安全控制系統(tǒng)非常清楚,這樣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預防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提高駕駛員預防交通事故的能力。
最后,駕駛員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駕駛習慣,做到“開車不喝酒,酒后不開車”、“寧停三分,不搶一秒”和開車前對車輛進行檢查等。酒后駕駛屬于交通違法行為,酒后駕駛的危害極大,對駕駛員的判斷、認知和操作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同時,在道路上駕駛的時候不能心急,保持安全車速和車距,通過人行橫道、學校區(qū)域和公交車站時注意減速,禮讓行人,不要鳴笛催促或強行超車。駕駛員在駕車之前,要對車輛的制動、轉向和燈光等系統(tǒng)進行檢查,保證車輛的安全性能,在遇到緊急情況時,不會因為車輛性能問題而導致事故的發(fā)生。
除此之外,駕駛員還應該避免疲勞駕駛、不系安全帶、超速行駛或走應急車道等不良駕駛行為的發(fā)生。在乘車時需要對車身、車內環(huán)境和車內設施有一個基本的熟悉,比如乘坐長途客運車,上車時要先了解車上逃生通道的位置,掌握安全錘的使用方法等。駕駛員在夏季駕車前,應保證足夠的休息睡眠,保持良好清醒的駕駛狀態(tài),從而預防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道路狀況對于駕駛員行車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平坦的道路對于駕駛員安全駕駛是很有保障的。但是有些道路受到自然條件和技術條件的影響,并不能完全建設為平坦道路,很多地方由于彎路和坡道較多,使駕駛員的視野變小,車輛行駛時看不到彎道另外一側的車輛,很容易發(fā)生安全事故。所以,在進行道路設計時,盡量使道路平直,在轉彎的路段要安裝好道路轉角鏡,以便駕駛員觀察彎路處的路面情況,這樣能夠有效預防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對于危險路段和事故多發(fā)路段要進行整治,不斷完善交通設施建設,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改造或重新設計。在進行道路設計時,應該盡量避免急轉彎,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交通事故的發(fā)生。與此同時,道路設計時要增加限速和交通標志等提醒設施,保證良好的道路照明狀況,增設道路隔離帶和護欄,這樣能夠有效地改善交通狀況,讓駕駛員能夠有一個良好的駕駛環(huán)境,有利于駕駛員對道路狀況的準確判斷和認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事故的發(fā)生率[2]。
為了能夠更好地保證交通管理工作順利開展,保證人民群眾的出行安全,各級政府應加強對交通秩序的管理和交通管理人員的配備,一方面可以保證交通暢通,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交通事故的發(fā)生。交警在道路上的出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能給駕駛員以警示的作用,讓駕駛員的駕駛更加規(guī)范。在復雜路段或是交通事故易發(fā)地點布置警力,加強對該路段的巡邏,加大對違法車輛的查處力度,也可以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對于酒后駕駛、不按交通指示燈行駛或亂停車的行為進行嚴厲處置,懲罰力度越大,就會使駕駛人員的違法成本越高,逼迫駕駛員必須按照相關法規(guī)來駕駛。
此外,還要加強對非機動車的管理,比如電動車及自行車逆行或亂穿車道等違法行為,對于這些違反交通法規(guī)的非機動車人員,也要進行一定的處罰,為機動車駕駛員營造一個良好的駕駛環(huán)境,這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違法行為的發(fā)生,讓交通管理更加規(guī)范化。同時,為了能夠更好地加強對道路的監(jiān)管,交通管理部門還要充分利用科學技術,例如進行24 h監(jiān)控,從空間上實現(xiàn)無死角監(jiān)控,以防止駕駛員在沒有監(jiān)控的情況下發(fā)生違法操作。很多駕駛員在駕駛車輛時,會因為某個路段沒有攝像頭監(jiān)控,就會抱著僥幸心理闖紅燈或超速行駛等,這種不按正常法規(guī)駕駛車輛的行為,是很容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3]。
在日常生活中,要高度重視交通安全。俗話說“事故猛于虎”,目前道路交通事故已經(jīng)成為非正常死亡的主要致因,道路交通事故對遇難者家庭的影響非常深遠,一旦發(fā)生交通事故,會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通過對駕駛員認知特性而引發(fā)的交通事故原因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有效預防交通事故的發(fā)生,需要提高駕駛員的感知能力、判斷能力和操作能力,并提高駕駛員的駕車技術,不斷提高駕駛員的安全責任意識,時刻注意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