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靈娟
(福建省福清華僑中學,福建福清 350300)
有效的古詩歌課堂教學模式不但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需求,還是提升學生對語文興趣的有效方法[1]。有效的古詩歌教學課堂可以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對古詩歌的情景之美、韻律之美能夠有進一步的感受,充分感受到古詩歌的魅力所在;進而能夠使他們愛上古詩歌,愛上語文課堂學習。使學生能夠在古詩歌學習中更加投入,提升課堂學習效率,并能更加高效地提升自身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閱讀向來是學習成長的必經途徑,在高中語文教學課堂,閱讀也是體會古詩歌文風的最佳途徑。教師可以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在閱讀中體會不同文學作品的文風。有效的閱讀教學模式可分為三種:①主題閱讀,促進學生對古詩歌中心思想的領悟;②閱讀技巧,幫助學生感受古詩歌的韻律美;③情感閱讀,同化學生思想感情,提升文學情操。教師在課堂上開展高效的閱讀教學模式,可將上述三點加以綜合,對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加以提升,促使他們能夠在閱讀教學中有效地完成對自身素養(yǎng)的提升。
例如,筆者在教授《赤壁賦》這一課時,先帶領學生對文中描繪景色的句子進行閱讀賞析,將作者筆下的赤壁之美是如何描寫的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講解給學生,使他們對行文有一個基本了解;接著,再對這些句子的格律進行劃分,如:“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笔箤W生感受到行文的格律,在格律中對行文的美有另一個角度的體會,并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所在;最后,再讓學生帶有情感地朗讀課文,促使他們能夠投入感情地閱讀,產生一種與作者思想情感的共鳴,升華自身情感,加深對詩詞的理解,體會詩詞的文風。
有效的閱讀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更高效地對古詩歌的內容及所蘊含作者的思想情感進行領會,并能使學生在對教材中不同古詩歌題材進行閱讀時,通過體會到不同題材、不同作者古詩歌文風的不同,促進自身對古詩歌文化的理解[2]。在高度理解下,促進學生產生一種對古詩歌文化的喜愛,繼而能夠在興趣的推動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提升自身學習效率。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已經成為教學課堂必不可少的教學工具了。在高中語文教學課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先進的光學效果進行教學。通過放映與古詩歌教學內容相關的圖像視頻,使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古詩歌中所描繪的景象,從而加深對古詩歌意境的理解,感受到古詩歌意境之美。
例如,在講詩歌《歸園田居》時,筆者便播放了“南山下,田野里野草繁多、豆苗稀少。人在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扛著鋤頭出去,到了晚上月亮出來才扛著鋤頭回來”這樣的幾張古畫風格的圖片,并通過這幾張圖片渲染意境,讓學生沉浸到古代那種朝出夕歸的田間生活中,對作者想要表達的那種勤懇耕地、希冀收獲的心情有所體會,進而能夠對文章中心思想和寫作手法有進一步理解。
多媒體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將教材上的文字內容轉化為圖像,更便于學生理解古詩歌所描繪的情景,能夠促進他們對作者思想感情的領悟,加深對古詩歌意境的理解。并且這種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帶來的先進的光學效果、聽覺刺激,能夠為學生帶來學習的不同體驗,使他們更樂于接受課堂教學,進而提升古詩歌教學課堂的有效性。
在高中語文古詩歌教學課堂中,相比于固定的教材內容,學生顯然對中國悠久歷史中更多的古詩歌作品充滿好奇和期待。教師可以在教學課堂導入課外閱讀,使學生了解到更多的古詩歌作品,從而提升自身審美情趣;并能夠在見識更廣袤的文學世界后,激發(fā)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有更好的學習狀態(tài),促進學習發(fā)展。
例如,筆者在講《雨霖鈴·寒蟬凄切》這一課時,便導入了宋朝和柳永齊名的張先的一首作品《千秋歲》。這首詞描繪了愛情橫遭阻抑的幽怨和堅決不移的信念,而愛情對高中生來說,充滿神秘,向往不已,在學習這首詞時也都是投入其中,主動地對這首詞中肝腸寸斷的愛情故事進行學習和領悟。然后,筆者再將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中的離別之情講給學生,讓他們將不同詞人抒發(fā)自己內心感情的手法進行對比,從而對寫作手法能夠有進一步領悟。
如果說閱讀教學是學生學習吸收知識的途徑,那么仿寫則是他們扎實鞏固知識及提高的途徑。在古詩歌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對古詩歌展開仿寫,使他們在寫作中進一步對古詩歌寫作結構、情感抒發(fā)、景色描寫等方面的文字運用手法進行領悟,繼而能夠達到提升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古詩歌教學目的。
例如,在教授學生《滕王閣序》時,筆者便挑選了文中幾句序言讓學生展開仿寫,如:“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弊寣W生重點體會《滕王閣序》行文的對仗工整。在教學生《采薇》這一課時,讓學生把握《詩經》的格式進行仿寫,字數不限,描寫內容不限。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最大化地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寫出有靈性的優(yōu)秀作品,并加深對《詩經》韻律、格式的了解。
俗話說“模仿是最好的學習”,仿寫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中對古詩歌進行仿寫,可以使他們達到在仿寫中對所仿寫內容的理解和學習,提升自身的文字運用技巧和寫作能力;并且,仿寫教學可以將充分的課堂時間給予學生,讓他們在寫作中展現自我思想,并通過仿寫創(chuàng)作出作品而提升自信,獲得自我肯定,從而加深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在古詩歌課堂開展教學時,可以通過閱讀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模式、課外導入教學模式和課堂仿寫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進而促進他們對古詩歌文風的體會、加深他們對古詩歌意境的理解、提升他們的審美情趣和文字運用技巧。綜合性地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和語文核心素養(yǎng),使他們能夠在古詩歌教學課堂受到更有效的培養(yǎng),并對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能夠有進一步了解,進而愛上傳統(tǒng)文化,積極地參與到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中,努力提升自身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