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晶晶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溧陽分院腎內(nèi)科,江蘇常州 213300
血清肌酐(Scr)、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Ccr)和血尿素(BUN)水平是臨床評估患者腎小球濾過功能的三項常用指標,但Scr與BUN敏感性不佳,且檢測過程中可能受藥物因素、患者體內(nèi)代謝水平或者蛋白質(zhì)攝入量等情況影響,難以有效評估腎小球濾過功能。Ccr敏感性尚可,但同樣會受到各類因素(如尿液收集、儲存不當、記錄不準等等)影響導致檢測結(jié)果失準[1]。研究報道稱,血清胱抑素C(Cysc)可用于評估腎小球濾過功能,二者存在密切相關(guān)性[2]。該研究筆者以該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70例腎內(nèi)科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分析血清胱抑素C在評價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小球濾過率中的價值,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將該院70例腎內(nèi)科疾病患者納入研究,其中,男48例,女 22例;年齡43~72歲,平均年齡(56.4±4.2)歲;24例為糖尿病腎病,20例為慢性腎盂腎炎,18例為慢性腎小球腎炎,8例為腎病綜合征。該研究經(jīng)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
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入組對象靜脈血,取標本3 mL常規(guī)離心處理,分離血清后上機檢驗,測定患者血清 CysC、Scr以及 BUN水平,檢測儀器為 Hitachi760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基于Cockcroft-Gault公式計算入組對象Ccr水平[3]。對比不同水平Ccr患者血清CysC、Scr以及BUN水平,統(tǒng)計Scr以及BUN異常率,并就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做pearson相關(guān)分析。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不同Ccr水平患者血清CysC、Scr及BUN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水平Ccr患者血清CysC、Scr及BUN水平對比(±s)
表1 不同水平Ccr患者血清CysC、Scr及BUN水平對比(±s)
Ccr濃度水平Ccr(mL/min)CysC(mg/L)Scr(μmol/L)BUN(mmol/L)≥80 mL/min(n=15)50~79 mL/min(n=17)20~49 mL/min(n=20)<19 mL/min(n=18)104.41±8.30 66.40±4.22 40.71±3.85 8.60±1.22 1.11±0.21 1.43±0.16 9.20±0.38 4.77±0.53 74.82±3.94 106.26±5.67 150.35±14.26 479.36±27.28 5.51±0.20 5.82±0.44 6.60±1.19 18.49±2.24
Ccr不同濃度水平患者Cysc、Scr異常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不同水平Ccr患者血清CysC、Scr異常情況對比[n(%)]
患者血清CysC水平隨腎功能變化逐漸升高,其中血清Ccr水平和CysC變化呈正相關(guān) (r=-0.491,P=0.021);血清CysC和Scr水平呈正相關(guān) (r=0.866,P=0.012);血清CysC水平和BUN水平變化為正相關(guān)(r=0.741,P=0.014)。
血清胱抑素C屬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的一種,其作為一種堿性蛋白在有核細胞內(nèi)均有表達,以恒定速度不斷產(chǎn)生。經(jīng)腎小球濾過后,血清胱抑素C被近曲腎小管再吸收、降解,最終不再參與血液循環(huán),這一過程與其他低分子蛋白并無差異[4]。腎臟是唯一負責將體循環(huán)內(nèi)CysC予以清除的器官,因此,腎小球濾過率直接決定血清CysC的表達水平[5]。此外,血清CysC不受年齡、性別、炎癥感染、肌肉量或者飲食等外源性因素干擾,加上生成速度恒定、血濃度水平穩(wěn)定,因而被臨床視為最理想的一種內(nèi)生標志物,也是腎小球濾過功能異常的可靠、理想性評估指標[6]。
GFR是臨床用于評估腎小球濾過功能的另一重要指標,臨床通常基于Cockcroft-Gault公式計算患者血清Ccr水平,進而推測GFR,有觀點指出基于Ccr計算GFR的方法更優(yōu)于單用Scr,但是血清Scr水平升高的情況下,腎小管可向外分泌血清肌酐,這一過程與Scr水平升高呈正相關(guān),即Scr水平越高Cr分泌量越多,Ccr比值偏高[7]。此外,肌容量減少或者營養(yǎng)狀況不良均會引起肌酐生成量下降,這些因素對檢測結(jié)果造成不同程度影響,引起檢測結(jié)果失準等問題。臨床近年來發(fā)現(xiàn),Cysc對GFR變化的反映敏感性高于血清肌酐,而且前兩者相關(guān)性更高[8-9]。
從該次研究分析來看,入組70例患者血清CysC水平隨腎功能變化逐漸升高,患者Ccr、CysC、Scr和BUN水平在不同腎功能狀態(tài)下也存在明顯差異性(P<0.05);不同水平Ccr下的CysC濃度與Scr水平呈正相關(guān)(r=0.866,P=0.012),血清CysC水平和BUN水平變化為正相關(guān)(r=0.741,P=0.014);而CysC濃度與Ccr水平則呈負相關(guān) (r=-0.491,P=0.021),Ccr濃度水平≥80 mL/min 時,CysC=(1.11±0.21)mg/L;Ccr濃度水平<19 mL/min 時,CysC=(4.77±0.53)mg/L, 這與郭慧娟[10]等研究結(jié)果 [Ccr濃度水平≥80 mL/min時CysC=(1.10±0.20)mg/L,Ccr濃度水平<19 mL/min 時 CysC=(4.75±0.51)mg/L]相一致,說明血清 CysC 水平變化可對GFR作出良好預測。從表1、2數(shù)據(jù)來看,Ccr水平≥80 mL/min的情況下,15例患者中3例CysC水平異常,占20%,此時尚無Scr異常報告;Ccr水平為50~79 mL/min的情況下,患者CysC、Scr水平均顯著升高,其中11例CysC水平異常,5例Scr異常,占比分別為 64.7%、29.4%;Ccr降至 20~49 mL/min、<19 mL/min時,患者CysC、Scr水平持續(xù)升高,且CysC、Scr異常率最終升至100%。由此可見,早期腎功能受損的情況下,檢測血清胱抑素C表達水平可對腎小球濾過功能做出準確快速的評估,其理化性質(zhì)以及生物學特性較為獨特,可作為評估GFR的一項理想性內(nèi)源性指標。臨床通過檢測血清CysC水平,為腎小球濾過率的評估提供了一種簡便可靠、敏感準確的有效方法,同時可改善Ccr以及Scr檢測的缺陷與不足,更好地支持了慢性腎病早期腎損傷的評估工作,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血清胱抑素C對早期腎損傷有準確、高效的預測功能,其作為一項敏感、可靠的檢測指標可用于評估患者腎小球濾過功能,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