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芬芬,章麗萍,沈金花
(蘇州市吳江區(qū)精神康復醫(yī)院,江蘇 蘇州 215200)
精神分裂癥是現(xiàn)代社會極為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具有遷延難愈、隱匿性強、發(fā)病率高等特點[1],如何引導精神分裂病人遵醫(yī)囑、針對性地開展康復治療也是臨床護理的重要內(nèi)容。本研究評價分析了精神分裂患者臨床護理中應用多元化護理對其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抽選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癥病人共計64例。納入標準:均符合CCMD-3[2]對精神分裂的診斷標準;患者或家屬簽訂研究同意協(xié)議;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相關信息嚴格保密。排除合并腦卒中等嚴重腦病及孕產(chǎn)婦者。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32例,對照組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齡(42.12±4.28)歲;平均精神分裂史(10.21±2.11)年。觀察組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齡(42.20±5.12)歲;平均精神分裂史(10.25±1.94)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均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如利培酮、氯氮平等)進行治療,對照組同時給予飲食指導、健康教育、心理干預、日常生活護理等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則采取多元化的護理措施,首先建立多元護理小組,由主治醫(yī)師和責任護士組成,對每位患者的精神分裂癥一般資料進行調(diào)查,針對性地設計宣教方案、康復訓練計劃并實施多元化護理,內(nèi)容包括:(1)情緒控制干預,通過交談法、正向激勵法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緒,再向患者講授情緒控制的一些技巧,如轉(zhuǎn)移法、運動法、旅游法等,并模擬情境對其進行測試,每周1次,以增強患者對自身情緒的管理能力;(2)社會功能康復訓練,了解患者社會功能缺陷水平,對于輕度缺陷,可通過組織文體活動、歌唱比賽、瑜伽練習等群體活動進行矯正;對于重度缺陷,首先應采取支持干預方法,鼓勵家屬、朋友、同學和同事探望患者,給予安慰和鼓勵,再循序漸進引導其加入群體活動中;(3)疾病認知健康指導,對患者或家屬進行定期的健康教育,引導其意識到自身患病及精神分裂的危害,促使患者積極主動地服藥、接受醫(yī)院隨訪和自我管理。
在護理前1d、護理后第30d上午,由患者填寫本院自制的精神分裂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量表分社會功能、遵醫(yī)行為及情緒調(diào)節(jié)能力三個部分,每個部分設置10個條目,達標(○)計1分,未達標(×)計0分,每個部分評分0-10分,總評分合計0-30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良好。
選用SPSS11.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x±s)比較采取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若P<0.05表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在社會功能、遵醫(yī)行為、情緒調(diào)控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的總評分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1個月后,觀察組社會功能、遵醫(yī)行為、情緒調(diào)控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的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評分比較(分,±s)
評分項目 護理前 t P 護理后 t P觀察組 對照組 觀察組 對照組社會功能 3.17±0.64 3.20±0.58 -0.196 0.845 8.12±1.21 5.06±1.39 9.393 0.000遵醫(yī)行為 3.26±0.60 3.30±0.68 -0.249 0.804 7.94±0.88 6.12±0.76 8.854 0.000情緒調(diào)節(jié)能力 4.25±0.72 4.27±0.75 -0.109 0.914 8.59±1.14 6.88±1.06 6.214 0.000總評分 11.46±2.43 11.51±2.48 -0.081 0.935 24.19±3.01 18.26±2.65 8.365 0.000
自我管理是精神分裂癥治療和控制本病及康復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臨床中,精神分裂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普遍存在缺陷,包括:(1)精神分裂患者對自身的情緒控制能力低,多伴隨抑郁、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2)患者具有一定的社會功能缺陷,其治療和康復的意愿和信心相對不足[3];(3)部分患者不認為自己患病,對疾病認知有誤,因此服藥配合度和依從度較低,不利于臨床治療[4]。本研究所選患者具有上述特點,但表現(xiàn)程度不一,因此,只有采取多元化護理策略才能促進患者對自身疾病管理能力的提升。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觀察組經(jīng)多元化的干預后提高了患者情緒控制能力、重建了患者社會功能、提高了患者對精神分裂癥的重視程度,從而更好地改善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多元化護理可促進精神分裂患者在社會功能、遵醫(yī)行為、情緒調(diào)控能力等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提高,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