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
摘要:淺析《紅樓夢》兩個英譯本的章回目錄翻譯;分析兩個譯本采用的策略。
關(guān)鍵詞:《紅樓夢》;英譯;歸化;異化
一、引言
《紅樓夢》整個故事是圍繞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展開,描述了以賈家為首的四大家族的大起大落,反映了包括當(dāng)時的社會現(xiàn)狀、社會制度等等問題。本文淺析小說的章回目錄兩個版本,即楊憲益、戴乃迭夫婦的譯本和大衛(wèi)·霍克思的譯本的英譯(以下簡稱楊譯和霍譯)。據(jù)陳毅平考證,楊譯的前八十回是譯自1973年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出版的影印本,后四十回譯自1959年出版的,底本為1792年程乙本的百二十回重印本,而霍譯的中文底本是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64年版的程乙本,也就是說,楊譯和霍譯的中文版本“前八十回有別,后四十回相同”。[1]《紅樓夢》的霍譯本前八十回由霍克思翻譯,后四十回由他的女婿閔福德(John Minford)翻譯。楊譯本是由楊戴合作翻譯的,翻譯過程其實(shí)很曲折。由于當(dāng)時是解放初期,翻譯家在當(dāng)時的歷史情況下還受到一定的限制,這也是楊譯和霍譯有差別的原因之一。
二、譯文淺析
比較楊譯和霍譯后不難發(fā)現(xiàn),兩個譯本采用了不同的翻譯策略:楊譯是以異化為主,而霍譯是以歸化為主。
例一:第二十一回 賢襲人嬌嗔箴寶玉 俏平兒軟語救賈璉
楊譯:Prudent Xiren Gently Takes Baoyu to Task
Pretty Pinger Quietly Comes to Jia Lian's Rescue
霍譯:Righteous Aroma discovers how to rebuke her master by saying nothing
And artful Patience is able to rescue hers by being somewhat less than truthful
在翻譯時,楊譯采用異化策略,保留了中國人名,直接用拼音譯為“Xiren”和“Pinger”,原汁原味。而霍譯則采用歸化,用了“Aroma(芳香)”和“Patience(耐心)”兩個詞。在人名的處理上,霍譯采取了一種獨(dú)特的方式,“把所有的丫鬟和小廝的名字都譯成英文或者是用英文名字來代替”[2]。這種方式確實(shí)方便英語讀者快速地分清主仆關(guān)系,但翻譯的過程中必然會丟失部分文化元素,是為缺憾。
例二:第十一回 慶壽辰寧府排家宴 見熙鳳賈瑞起淫心
楊譯:Jia Jings Birthday Is Celebrated in the Ning Mansion
Jia Rui Meets and Lusts After Xifeng
霍譯:Ningguo House celebrates the birthday of an absent member
And Jia Rui conceives an illicit passion for his attractive cousin
后半句“見熙鳳賈瑞起淫心”的翻譯,楊譯和霍譯有很大差別。文中賈瑞與王熙鳳是叔嫂關(guān)系,英語中卻沒有唯一的,與之對應(yīng)的詞?;糇g采用歸化,添加了“cousin”一詞來說明兩人之間的關(guān)系,但該詞可有多個意思,具體的人物關(guān)系就需要讀者去細(xì)品。楊譯采用異化,保留中文人名,用“l(fā)ust”這個動詞點(diǎn)明賈瑞的心思,簡單明了。
例三: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錯里錯以錯勸哥哥
楊譯:Moved by Affection,Baoyu Moves His Cousin
A Wrong Report Makes Baochai Wrong Her Brother
霍譯:A wordless message meets with silent under-standing
And a groundless imputation leads to undeserved rebukes
此回目運(yùn)用了對偶的手法,“情中情”對“錯里錯”,“因情”對“以錯”,“感妹妹”對“勸哥哥”。從形式上看,霍譯更加符合原文對仗的句式,“a wordless message”對“a groundless imputation”,“meets with”對“l(fā)eads to”,“silent understanding”對“undeserved rebukes”,十分工整。而楊譯在形式上就顯得不是很工整了。另外,原文兩句話各用了三個“情”字和三個“錯”字,讀起來很有節(jié)奏感?;糇g用了“wordless”、“meets”、“groundless”、“l(fā)eads”和“rebukes”幾個詞,押尾韻,讀起來節(jié)奏感也很強(qiáng)。
三、結(jié)語
從以上幾個例子不難看出,楊譯和霍譯在選詞組句上有明顯的不同,楊譯大多采用異化,盡力保留原文的風(fēng)味特色;而霍譯多采用歸化,不僅使目的語讀者能夠讀懂譯文,而且盡量使其可以感受到讀原文時的樂趣。楊譯有利于中國文化的傳播與推廣,使國外讀者盡量讀到原汁原味的中國文化,而霍譯則更易被外國讀者普遍接受,兩個譯本各有千秋。
參考文獻(xiàn):
[1]陳毅平.《紅樓夢》英譯研究之中文版本[J].復(fù)旦外國語言文學(xué)論叢,2011:87-93.
[2][英]霍克思著.西人管窺《紅樓夢》[G].見:郭豫適編.紅樓夢研究文選.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88: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