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桃鈺 徐世紅
摘要:《虬髯客傳》作為一篇精彩的唐傳奇小說,憑其生動的人物刻畫,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豐富的人物對話贏得歷代文人頗高的贊譽,該小說具有頗高的研究欣賞價值?;趧討B(tài)對等理論,此文旨在探討文中出現(xiàn)頻次較高的“曰”字翻譯技巧,就原文本和其文化含義在翻譯時的再創(chuàng)作進行翻譯實操指導(dǎo)。
關(guān)鍵詞:動態(tài)對等;小詞翻譯;虬髯客傳
一、研究背景和《虬髯客傳》簡介
中華泱泱五千年歷史,歷代文學(xué)作品包括小說,戲劇,詩歌等等都是世界文學(xué)的寶貴財富。作為唐代小說的巔峰作之一,《虬髯客傳》相傳由唐代道教學(xué)者杜光庭所著,其超高的美學(xué)價值和寫作研究意義使其成為唐傳奇小說代表。該小說講述了在隋唐帝王更迭的時期,虬髯客這個胸懷抱負卻默默無聞的“英雄”想要成為帝王,在李靖的引薦下結(jié)識了與當時唐代的“真命天子”李世民,多番心理較量下自愧不如,退出競爭。
小說有3個主要角色:李靖:沉著冷靜,有勇有謀;紅佛女:貌美賢德;虬髯客:胸有大志,慷慨義助。故事情節(jié)簡單發(fā)展順暢,核心思想“天之驕子”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不因他人的財富、壯志所改變。也借該小說警告那些想要謀權(quán)篡位的人,以文代武維護李世民的帝王地位。
譯本選擇
該小說中人物對話豐富,全文共出現(xiàn)52個“曰”字,“曰”字作為對話引導(dǎo)詞頻繁出現(xiàn),而不同場景不同人物的表達包含豐富的含義。因此對“曰”的翻譯技巧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源文本含義以及提升文學(xué)作品的翻譯處理技巧。
二、《虬髯客傳》“曰”字列表
中國諸多文學(xué)作品中,開啟對話的詞還有“云”,“道”,“說”,“謂”等等,大多數(shù)都是基本意思:說,告訴,詢問等。根據(jù)前人總結(jié),“曰”字有兩類詞性:動詞和助詞,動詞比較常用。而《虬髯客傳》中不同的語境和人物可以決定“曰”字表達的含義和感情,在周教授的譯本中,“曰”字的翻譯根據(jù)語境分為了省譯,直譯和轉(zhuǎn)換翻譯,目的讓讀者更好理解原文及人物情感。方便本文讀者了解源文本,特舉例小說中人物帶“曰”字對話,如表1。
三、《虬髯客傳》譯本翻譯理論
本文在分析過程中選用的三個譯本分別來自楊憲益戴乃迭夫婦,林語堂先生和王京先生。三個譯本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就翻譯技巧本身而言,本文作者傾向于選擇電子科技大學(xué)教授周勁松老師的譯本。
本文的研究對象《虬髯客傳》原文具有鮮明文化特征和豐富的語言表達形式,因此翻譯過程中簡單的字對字直譯是明顯不足的,其文化背景和差異需要用綜合的策略和手段進行原文和譯文的動態(tài)對等,方能實現(xiàn)保留原文的文化特征,同時讀者能理解文化差異。
小字“曰”的翻譯結(jié)合了多種翻譯技巧,以體現(xiàn)具體語境和表現(xiàn)每個人物特征。同時,這種雙向的翻譯策略能幫助初學(xué)者分辨什么時候以及如何讓譯文對多個文化讀者而言更流暢更易于接受。
四、案例分析
周教授的譯文“曰”字翻譯技巧可大體分為三類:直譯,省略和轉(zhuǎn)換意義,采用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將其他譯本和周教授的譯文進行對比,比較優(yōu)劣,文中均以姓氏代替全名。
(一)直譯:said,replied,asked,answered等等
例 問其姓,曰:“張。”問伯仲之次。曰:“最長?!?/p>
Lijing felt a bit relaxed and the talk was soon geared into a pleasant chatting,by which,not only was the girl known to be surnamed Zhang and the eldest daughter in her family,but to...
這個例子十分典型,短短23字,出現(xiàn)“曰”字三次,加“問”字。譯文直接省略問句提示詞,從旁觀者敘述的角度將對話內(nèi)容呈現(xiàn),既避免重復(fù)又呈現(xiàn)一幅主客愜意交流的場景,畫面感十足,是達到動態(tài)對等基本效果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二)省譯
例 問其姓,曰:“張?!眴柌僦?。曰:“最長?!?/p>
Lijing felt a bit relaxed and the talk was soon geared into a pleasant chatting,by which,not only was the girl known to be surnamed Zhang and the eldest daughter in her family,but to...
這個例子十分典型,短短23字,出現(xiàn)“曰”字三次,加“問”字。若直譯為said或者answered未免顯得內(nèi)容平淡,無變化。譯文直接省略問句提示詞,從旁觀者敘述的角度將對話內(nèi)容呈現(xiàn),既避免重復(fù)又呈現(xiàn)一幅主客愜意交流的場景,畫面感十足,是達到動態(tài)對等基本效果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三)意義轉(zhuǎn)換
例 遂喜曰:“今日幸逢一妹?!?/p>
Hearing that,the man beamed:“How lucky I am to have a younger sister today!”
“曰”字前有“喜”修飾,譯文將“曰”和“喜”結(jié)合,用beam表達人物興高采烈地說,虬髯客形象躍然紙上,同時譯文簡潔明了,詞匯富于變化。
五、總結(jié)
三大分類基本概括《虬髯客傳》中“曰”字翻譯技巧,在無特殊背景和語境下,“曰”字通常翻譯為說,回答,問道,詢問等常見意思。若是連續(xù)的一問一答,通常處理辦法是省略“曰”字翻譯,直接提出談話內(nèi)容,讓讀者關(guān)注內(nèi)容本身而非對話引導(dǎo)詞,這樣才能避免重復(fù)而讓小說更生動。比較考驗基本功的則是轉(zhuǎn)換意義,需要譯者結(jié)合人物性格和其所處的特殊語境,同時兼顧讀者接受性和文化背景差異,將原句的“曰”特殊處理,既傳遞原文含義,又讓讀者一目了然,深入理解小說的內(nèi)涵。
參考文獻:
[1]郝麗曼.歸化和異化在這個古典文學(xué)翻譯中的應(yīng)用[D]. 碩士學(xué)位論文,湖南師范大學(xué), 2003.
[2]李蕾,楊丹丹.淺談譯入語可接受性的影響因素[D].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 2016.
[3]徐靈燕,楊成虎.英漢互譯中的視角轉(zhuǎn)換與翻譯對等的實現(xiàn) [D]. 寧波大學(xué)科技學(xué)院,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