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農村土地流轉價格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2018-11-23 08:31:34張曉娟
        財經理論研究 2018年5期
        關鍵詞:農村土地農戶價格

        張曉娟

        (內蒙古財經大學 學報編輯部,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一、引言

        作為重要的自然經濟資源和社會資源,土地始終伴隨著人類社會的演化和發(fā)展,成為人類賴以生存發(fā)展的基礎。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實施的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基本確立了農戶在農業(yè)生產經營中的主體地位,極大地激發(fā)了廣大農民的農業(yè)生產積極性,同時也帶動了我國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和變革,使我國傳統(tǒng)的農業(yè)生產經營方式發(fā)生了改變。但以家庭為單位分散的承包經營制度,造成了農村土地每個農戶擁有的地塊多、每個地塊面積小的利用狀況,形成了土地承包細碎化的事實。農地細碎化不但阻礙了農業(yè)機械化的進程,使土地的規(guī)模效益和集約化經營難以實現(xiàn),而且影響了農戶收入水平的提高,造成了有限的耕地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的浪費。這種小規(guī)模、分散化的經營格局,已成為新經濟形勢下農村土地制度完善與創(chuàng)新的瓶頸。在這種情況下,土地流轉就成為彌補農村土地制度缺陷、解決農村土地利用細碎化及撂荒問題、適應農村先進生產力發(fā)展要求的必然選擇,同時也對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實現(xiàn)土地資源優(yōu)化配置、促進農業(yè)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和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早在2008年10月,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fā)展若干重大問題決定》中就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允許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并要求“客觀地對農地承包經營權的價值與價格問題進行確定”。由此可見,農村土地流轉所涉及的眾多問題中,價值與價格的評估確定是關鍵性的問題。流轉價格過低的話,會極大地削弱農民土地流轉意愿;反之,流轉價格過高的話,會加大家庭農場、種植基地、公司龍頭企業(yè)等經營主體的承租風險。因此,研究農村土地流轉價格及其影響因素,對科學、合理地評估確定農村土地流轉價格、保護流轉雙方利益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農村土地流轉雖起步晚,但發(fā)展快,近年來一直是政府關注和學術界研究的熱點。通過梳理農村土地流轉相關文獻可知,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所涉及的眾多問題中,價格是關鍵問題之一。目前我國農村土地流轉中普遍存在著價格偏低的現(xiàn)象,實踐中之所以會出現(xiàn)土地流轉實際價格低于理論價格的情況,主要是因為流轉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土地規(guī)?;洜I更容易獲得高收入、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商品性與價值性比較模糊、農村土地主體虛化和產權不完整等原因造成的(劉鵬,2017)。陳奕山等學者(2017)通過研究認為目前不收取實物與貨幣租的非正式土地流轉方式在我國農村土地流轉中廣泛存在著。根據錢忠好、冀縣卿(2016)2013 年對廣西、江蘇、黑龍江和湖北四省的調查,發(fā)現(xiàn)有超過30%的土地是無償流轉。楊子等(2017)也認為由于土地流轉市場發(fā)育不完善,沒有顯化租金,因而土地流轉對轉出戶的收入水平沒有顯著影響。影響土地流轉價格的因素復雜多樣,許多專家學者對此進行過探討。農村土地流轉價格既受自身內部決定因素影響也受外部其他因素的影響,對農村土地流轉定價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可以為當今還未成熟的土地流轉市場提供借鑒和指導。吳學兵等(2016)利用湖北省718家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的調研數據應用有序Logistic模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 土地流轉面積和流轉期限對土地流轉價格有顯著正向影響, 銀行的金融支持對土地流轉價格具有正向影響,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負責人年齡對土地流轉價格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劉衛(wèi)柏(2013)認為土地的地理位置、地塊的大小形狀、土地肥沃程度、土地的使用方向、農業(yè)與非農產業(yè)的產出比、農產品價格水平、農業(yè)稅費政策、物價水平及交通便利狀況、人口增長及富裕程度等,這些因素是影響土地流轉價格的共性因素;另外,農村的微觀經濟組織也是影響農村土地流轉價格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這些組織能增強與土地轉入方的談判水平,增加與他們討價還價的能力。

        通過對相關文獻的回顧,可知學者們對農村土地流轉價格的研究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為本文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方法依據和理論基礎。價格清晰,流轉才能順暢。只有科學合理的價格才能推動農村土地有序流轉,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本文將在總結農村土地流轉定價現(xiàn)狀的基礎上,分析土地流轉價格的影響因素, 并基于內蒙古自治區(qū)的樣本數據進行實證分析,以期能為少數民族地區(qū)乃至全國的農村土地流轉定價提供判斷對比標準和理論依據。

        二、我國農村土地流轉定價現(xiàn)狀

        從我國農村土地流轉實際價格來看,由于流轉雙方信息不對稱,土地流轉處于分散、無序的狀態(tài),流轉價格常常帶有隨意性和盲目性,大多是以流轉雙方自行協(xié)商定價為主,所定價格未能完整反映價值內涵,導致目前我國農村土地流轉中普遍存在著價格偏低、定價隨意、價格差異大、土地流轉市場不規(guī)范、土地流轉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村土地流轉的有序推進。

        (一)無償流轉現(xiàn)象比較普遍

        在當前我國農村土地流轉實踐中,土地流轉市場作用尚未完全發(fā)揮,農民自發(fā)進行土地流轉,既缺乏相應的市場規(guī)則和政府職能監(jiān)督機構,也沒有明確完整的流轉程序,結果導致土地交易成本高、交易過程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致使大多數流轉交易只能局限在小范圍內的親友和熟人間進行,無法在更大的空間內實現(xiàn)土地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和規(guī)?;洜I,農戶無償流轉土地給其他農戶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從調查數據也完全可以看出,土地無償流轉的比例相對較高(見表1),有些地區(qū)甚至出現(xiàn)土地無償流轉竟然也無人愿意轉入的情況。無償流轉行為多數發(fā)生在農戶親朋好友之間,最為常見的形式就是無償代為耕種。這種土地無償流轉甚至倒貼轉包的現(xiàn)象,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土地經營使用權益。

        表1 農村土地流轉租金

        資料來源:2013年與2015年中國家庭金融調查.

        價格是市場的精髓,也是資源配置的信號,它反映了資源的稀缺度。只有能真實體現(xiàn)供求狀況的土地流轉均衡交易價格,才能有效促進土地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和土地流轉市場的高效運行。充分認識土地的價值,把其納入價值管理體系,是建立土地資源市場利用機制、降低土地流轉交易成本,實現(xiàn)我國農業(yè)市場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二)有償流轉中的流轉價格普遍偏低

        農村土地流轉需要一個合理的價格,以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包括平等交易和受尊重的權利。而且,價格清晰,流轉才能順暢。由于我國現(xiàn)行的土地流轉政策缺少對流轉價格的標準要求和政策保護,農村土地流轉一直處于自發(fā)、隱形、無序的狀態(tài),流轉價格絕大多數是雙方自行協(xié)商或由農村基層組織協(xié)調確定,缺乏科學依據, 流轉價格常常帶有盲目性和隨意性,流轉過程中農民作為交易中的弱勢群體,其合法權益難以保障,遭受“價格陷阱”的人不在少數,極大地損害了農戶的利益,進而阻礙了農村土地流轉規(guī)模的擴大和進一步的推進與發(fā)展。近些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大批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進城務工,致使農村空心化和勞動力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絕大多數農村地區(qū)都開始出現(xiàn)務農勞力匱乏的現(xiàn)象,農用耕地被大量閑置,農村土地承包經營中一系列的奇特現(xiàn)象也逐漸出現(xiàn):進城務工農民以極低的價格將土地流轉給留守農民耕作,形成我國農村土地流轉價格普遍偏低的現(xiàn)實。根據土流網2017年初公布的數據可知,2016年我國農村土地流轉平均價格為892元,其中,上海、北京、天津、海南流轉價格較高。除這四個省份以外,其他省份流轉價格均不高,有21個省份低于750元/畝,未達到全國平均流轉價格。其中內蒙古、貴州、云南、江西等省份更是低于400元/畝。到了2017年,由于糧價下跌,土地流轉價格也相應下跌,北方地區(qū)甚至下降了100-200元/畝。當前我國實際的農村土地流轉進程中,被嚴重低估的、沒有真正體現(xiàn)流轉土地真實價值的流轉價格嚴重抑制了流轉土地的穩(wěn)定供給,這種現(xiàn)象與我國農地資源的稀缺性不相匹配,表明土地流轉市場機制中的價格機制未發(fā)揮作用。

        (三)流轉價格的區(qū)域差異化較明顯

        近幾年,農村土地的增值潛力逐漸開始顯現(xiàn),相應地農戶對土地流轉價格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土地流轉價格總體呈上漲態(tài)勢。由于不同區(qū)域有著不同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和農業(yè)資源條件,致使我國農村土地流轉價格呈現(xiàn)出較大的區(qū)域差異性??傮w來看,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流轉價格普遍高于發(fā)展水平落后的地區(qū)。在我國東北、西北地區(qū)和一些傳統(tǒng)農業(yè)大省,農村土地流轉面積與規(guī)模較大,且流轉期限較長,但流轉價格相對較低;而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和一些經濟發(fā)達省份和地區(qū),農村土地流轉需求旺盛,流轉價格普遍較高,流轉期限相對較短。

        據統(tǒng)計,2016年上海市農村土地流轉平均價格位居全國第一,達每畝3240元,海南次之,為每畝2630元,北京位居第三,為每畝2371元,而貴州、云南、江西等省份價格較低,僅為每畝350元左右。即使是同一個省份內,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土地流轉價格差異也很大。以河北省為例,根據河北省農業(yè)廳2015年數據,其平原地區(qū)平均流轉價格為每畝920元,山區(qū)為每畝728元,丘陵為每畝397元,壩上為每畝245元,區(qū)域差距較大。

        (四)尚未形成統(tǒng)一規(guī)范的農村土地流轉市場

        只有充分市場競爭下產生的土地流轉價格才會更接近土地流轉價值,而目前我國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尚不規(guī)范,土地流轉中介服務部門和機構嚴重缺乏,直接導致了不能通過市場競爭和供需平衡來確定流轉價格,使農村土地流轉普遍處于無序狀態(tài)。由于缺乏規(guī)范的流轉程序和完備的流轉手續(xù),在土地流轉過程中流轉價格的確定具有很大的隨意性。絕大多數參加土地流轉的農戶采用“口頭協(xié)議”,進行自發(fā)性的私下流轉,低價甚至無償流轉的情況普遍存在。理論上,如果土地流轉市場是有效率的,則土地流轉交易成本較低; 反之,如果土地流轉市場是無效率的,則土地流轉交易成本較高。在缺乏規(guī)范的農村土地流轉市場的情況下,就使得交易成本較高,流轉價格難以實現(xiàn)專業(yè)性、公平性,導致流轉過程中糾紛、沖突乃至惡性事件頻繁發(fā)生,爭端的焦點問題便是流轉價格偏低。盡管有一些農村地區(qū)早已成立了土地流轉中介服務部門,但真正能夠發(fā)揮作用、按照市場經濟法則運作的并不多,多數呈現(xiàn)出規(guī)模小、經營管理能力差、機制不健全、市場運作化水平低等問題。由于農村土地流轉價格信息傳播渠道不暢,有土地流轉意愿的農戶仍然是按最原始的方式,漫無目的地隨機尋找交易對象,土地流轉交易成本十分高昂,效率低下,嚴重制約了土地規(guī)模經營的實現(xiàn)。現(xiàn)實中一些農戶雖有意向轉出土地,但卻由于找不到合適的受讓方而閑置或半閑置,客觀上降低了農村土地的流轉規(guī)模,既影響了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yōu)化配置,也影響了農地流轉價格的實現(xiàn),減少了農民流轉收入。這種信息不對稱的弱勢,使農民在土地流轉過程中不具備定價權,他們對土地流轉主體的市場供需情況也無法掌握,土地流轉的范圍不得已只局限于本村內部甚至組內的狹小范圍,土地流轉效益的充分發(fā)揮受到極大制約。

        (五)農村土地流轉定價機制不健全

        目前我國農村土地流轉定價機制不健全,如果是農民外出打工、在外做生意或缺少勞動力時,則把土地委托給親戚或者是朋友代為耕種,這種土地流轉一般不收取任何費用,或是僅僅以象征性的實物予以補償,這種流轉方式只能簡要地防止土地撂荒,并不能很好地提高農業(yè)生產效率。還有一部分情況是土地流轉給農業(yè)種植養(yǎng)殖大戶或龍頭企業(yè),但這種方式往往是流轉雙方私下協(xié)商,并未遵循一定的程序,更未履行必要的手續(xù),土地流轉價格的確定帶有很大的主觀隨意性,從幾十元到上百元或上千元都有。在土地流轉過程中的這種人為干預、違規(guī)交易和隨意定價現(xiàn)象,導致土地市場價格機制扭曲,土地流轉農戶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因此不愿將土地流轉出去。而且目前我國多數農村地區(qū)對土地流轉的推動基本上都是政府行為,無法形成能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基本價格,這種不健全的定價機制是導致農民權益受損的主要原因。因此,應盡快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流轉定價機制,將定價權與議價權還給農民,為農民在土地流轉速程中的利益保障提供重要的依據,讓土地流轉真正成為農民增收的強勁“引擎”。

        三、農村土地流轉價格的影響因素

        (一)內源性因素

        1.自然因素:(1)氣候的影響。不同地區(qū)的氣候條件如熱量、光照、降水、季風等因素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土地生產力,而不同的土地生產力是影響土地流轉價格的重要因素。(2)自然災害的影響。如果一個地區(qū)自然災害的危險度較小且頻率較低,則其對應的土地價格必然會比較高;相反,如果一個地區(qū)自然災害頻發(fā),則必然會對土地流轉價格造成嚴重影響。(3)土地土壤肥力的影響。該指標用來衡量土壤能夠提供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各種養(yǎng)分的能力,是反映土壤肥沃性的重要指標,其對土地的產出價值有著直接影響,也必然會對土地流轉價格造成影響。(4)土地規(guī)模的影響。中國是一個地少人多的國家,嚴重的土地細碎化程度會不利于機械化農業(yè)的開展,因此土地規(guī)模的大小也是影響土地流轉價格的一個重要因素。(5)土地地形的影響。不同坡度、坡向、形狀的土地會導致耕作所需要的成本不同,同樣也會影響耕作的效率和土地的最終收益,進而影響土地流轉價格。(6)水文狀況的影響。水文狀況如地塊的灌溉、防洪、排水能力等會對土地的產出產生直接影響進而影響土地流轉價格。

        2.區(qū)位因素:區(qū)位論是關于人類活動、特別是經濟活動空間組織優(yōu)化的學問。最早的杜能農業(yè)區(qū)位論,各種農地以獲得級差地租的多少作為最佳區(qū)位的衡量標準,其主導思想是反映農地利用布局問題。所以,區(qū)位論能夠有效指導農地利用,對土地級別優(yōu)劣和價格高低產生積極影響。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的地租理論也認為,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土地價格要高于偏遠地區(qū)土地價格。

        圖1 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水平對農村土地流轉價格的影響

        如圖1所示,假定當人民生活水平比較低時,D1為對土地的需求曲線,S為供給曲線,Q1為均衡數量,P1為均衡價格。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升,需求曲線從D1向右移動到D2,則均衡數量從Q1提高至Q2,均衡價格從P1提高至P2。

        3.交通(便利情況)因素:土地附近的交通條件直接影響土地的耕作成本、信息來源、運輸成本,從而影響土地流轉的價值。經濟學家馬歇爾提出,在影響土地租金的多種因素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通常是公路及鐵路等交通環(huán)境的便利情況、人口的密集程度以及高收入人口的增長幅度等,土地的價值或者說價格往往會隨著農產品銷售和消費市場的交通條件的改善和交通設施的升級而增加。其中,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現(xiàn)會對土地流轉價格產生較大的影響,反之,土地流轉價格則會因為距離市場較遠、運輸成本較高、運輸不便等問題而降低。因此可以說,交通的便利程度和設施條件是農村土地流轉價格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影響因素。

        (二)外源性因素

        1. 經濟因素

        經濟方面的因素具體可分為微觀因素和宏觀因素,其涵蓋的影響因素和范圍十分廣泛。微觀因素包括農戶家庭非農收入比重;宏觀因素包括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物價水平、利率水平、財政和金融、稅收狀況等。

        (1)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如果一個地區(qū)擁有較高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則會相應地拉動對各種生產、生活資料的需求,進而拉動相應的農產品價格上升,帶動本地區(qū)農村土地流轉價格隨之上漲;反之,如果地區(qū)經濟狀況不好,發(fā)展水平較低,發(fā)展停滯不前,流轉價格自然就會下降。

        (2)物價水平。在一些農村地區(qū),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戶以市場農作物價格在年末核算當年的農村土地流轉價格,這就必然導致土地流轉價格與當地的物價水平高度相關。地區(qū)物價水平越高,這樣核算得到的農村土地流轉價格自然也會越高。而在同一個地區(qū),農戶在確定農村土地流轉價格時一般也會參照周邊農戶的價格水平,所以在物價水平較高的農村地區(qū),其農村土地流轉價格也會相應較高。①農產品價格。土地流轉后所能獲得的收益受農產品價格的直接影響,農產品價格高則土地收益高進而帶動流轉價格的提高。②農用物資價格。農用物資價格的剛性上漲一定程度上會提高農業(yè)生產的成本,降低土地經營的收益,進而影響到土地流轉定價。

        (3)利率水平。利率水平的高低會對農村土地流轉定價產生一定影響。利率會對流轉土地的供需產生影響,利率上升,對流轉土地的需求就會減少,流轉價格隨之下降;反之,流轉價格則會上升。

        (4)稅收狀況。稅負水平能夠直接影響經營農地的成本,同時也會影響經營者所能得到的凈收入,從而間接影響農村土地流轉定價。稅收越高,經營農地所能獲得的額外利潤越低,流轉價格也越低,反之亦然。例如,自2006年我國取消農業(yè)稅以后,經營農地的成本明顯減少,農地收益大幅增加,農民的耕種意愿增強,進而抬高了農村土地流轉價格。

        (5)農戶非農收入比重的影響。如果農戶家庭收入中的非農收入占比較大,則會減少農民對土地的依賴性,而且將土地流轉出去以后還能獲得一定的租金收入,此時即使土地流轉價格較低,農戶也可能愿意將土地流轉出去。

        2.社會因素

        (1)農戶特征的影響。農戶特征主要包括戶主年齡、家庭文化程度、家庭成員結構、農戶的耕種意愿。就這些變量對農村土地流轉定價的影響,具體來講,戶主年齡越大,身體狀況越差,在體力上越難以承受繁重的耕作勞動,在物質上則可能越多地得到子女的幫助,因而越傾向于轉出所屬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并且流轉價格也相對越低。家庭文化程度越高,其非農方面的就業(yè)機會就越多,從而獲得非農就業(yè)收益的可能性也越高,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土地流轉價格偏低,農戶也愿意轉出其土地承包經營權。家庭成員結構方面,具體來說家庭內部務農勞動力數量越少,務農勞動力越缺乏,致使家庭承包地越無力耕種,農戶越希望轉出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價格就會越低。農戶的耕種意愿越強烈,他們越傾向于選擇自己耕種土地,土地流轉價格也會越高。

        (2)土地流轉后改變經營項目的影響。在農村,同一地塊由于經營的項目不同,產生的土地收益也會有很大差異,如流轉前種植糧食的土地在流轉后改為種植果蔬、花卉、藥材等具有本地方優(yōu)勢特色的種植產品,或發(fā)展設施農業(yè)等,土地預期收益就會可能有較大程度上升,則土地流轉價格也應做出提高等相應調整。因此,土地流轉后是否改變其經營項目直接影響著土地流轉定價。如果以前的經營項目有可能被改變,該地塊在流轉定價時應對其預期收益進行修正調整,以農地新用途的收益標準重新作為定價的依據。

        (3)供求關系的影響。供求關系必然會對土地流轉價格產生影響,供不應求會抬高土地流轉價格,相反,供過于求則會降低土地流轉價格。目前我國有一些地區(qū)正在實行試點土地流轉拍賣制度,供求關系對土地流轉拍賣價格的影響會更加顯著。

        (4)社會保障制度完善情況。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發(fā)展水平,對農戶的土地流轉決策具有重要的作用。社會保障制度越完善,農戶社保參加狀況越好,基本生活就越有保障,對土地的依賴性也較低,人民對土地流轉之后的生活狀態(tài)預期較好,愿意進行土地流轉。在轉出土地承包經營權時可能會不太計較流轉價格的高低,即使價格偏低的話農戶也可以接受。

        3.政策因素

        (1)國家經濟政策對農村土地流轉價格影響重大,主要包括區(qū)域發(fā)展戰(zhàn)略、生產力布局、主體功能區(qū)劃分、產業(yè)結構及金融、財政、貿易等政策。

        (2)農業(yè)發(fā)展政策會對農村土地的開發(fā)利用和效益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進而影響到農村土地流轉價格水平,主要包括農副產品的價格政策、農業(yè)產業(yè)投入政策、農業(yè)生產力布局政策等。

        (3)農村土地政策關系到每個農民的切身利益,是農村土地流轉價格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主要涉及和包括土地產權、價格、使用、復墾、開發(fā)、利用等政策。

        圖2 農村土地流轉價格影響因素

        四、實證分析——基于內蒙古自治區(qū)的樣本數據

        本部分利用內蒙古自治區(qū)的樣本數據對農村土地流轉定價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確立流轉價格與其影響因素之間的邏輯關系,旨在為完善農村土地流轉定價機制提供一種思路,為政府制定有關提高農村土地流轉驅動力的政策提供參考價值。

        (一)模型設置與變量選擇

        基于上述對我國農村土地流轉定價影響因素的定性分析,本文在考慮了指標可量化性的基礎上選取了部分主要指標,通過建立多元回歸模型,分析各主要因素對內蒙古農村土地流轉價格的影響。

        本研究的模型為: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μ

        (1)

        其中,Y表示農村土地流轉價格,X1表示自然因素,用耕地質量來代表;X2表示交通區(qū)位因素,用距離鎮(zhèn)中心遠近代表;X3、X4表示經濟因素,用當地經濟發(fā)展水平和非農收入比重來代表;X5、X6表示社會因素,用戶主耕種意愿和是否加入社會保障代表(見表2)。β0為常數項,β1-β6為回歸系數,表示在其他影響因素取值不變的情況下,該影響因素取值增加1 單位時會導致流轉價格的變化量,μ為誤差項。

        表2 變量含義與賦值

        (二)數據來源

        本文所用數據是筆者于2016年10-12月間對內蒙古24個樣本點240戶樣本農戶實地調研所得。各樣本點是在考慮土地流轉規(guī)?;A上隨機確定的,每個樣本點隨機選取 10戶有土地轉出行為的農戶為樣本農戶。調查方法采取典型農戶訪談與問卷調查相結合。本次調查共選取240個農戶,最終獲得有效問卷232份,問卷有效率為96.67%。

        (三)樣本描述

        232戶農戶樣本中,流轉價格最多的是550元/畝,最少的僅為80元/畝,均值327元/畝。其中,流轉耕地質量較好有的62戶,占26.7%;耕地質量中等的78戶,占33.6%;耕地質量貧瘠的92戶,占39.7%。地理位置較差的111戶,占47.9%;地理位置中等的94戶,占40.5%;地理位置較好的27戶,占11.6%。當地經濟發(fā)展水平較低的133戶,占57.3%,當地經濟發(fā)展水平中等的83戶,占35.8%;當地經濟發(fā)展水平較高的16戶,占6.9%。家庭非農收入比重低于50%的81戶,占34.9%;非農收入比重超過50%的151戶,占65.1%。戶主耕種意愿不強烈的100戶,占43.1%;戶主耕種意愿強烈的132戶,占56.9%。未參加社保的農戶69戶,占29.7%;參加社保的農戶163戶,占70.3%。

        (四)模型結果分析

        本文運用Stata統(tǒng)計軟件對232個樣本農戶的截面數據進行多元回歸處理。在處理過程中,首先診斷了所選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發(fā)現(xiàn)所選擇的6個變量的方差膨脹因子均小于10,可認為各個變量之間不存在顯著的多重共線性;再對全部變量進行多元回歸處理,得到結果如表5所示。

        1. 模型擬合優(yōu)度檢驗。由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中含有多個解釋變量,因此,采用調整后的確定系數能夠更加準確地反映回歸方程對所調查樣本數據的擬合優(yōu)度。由表3可知,本文截面數據調整后的確定系數為0.7862,表明經過變量篩選后的擬合優(yōu)度較高,方程整體回歸效果較好。

        表3 擬合優(yōu)度檢驗

        2. F檢驗。通過表4可知,F(xiàn)統(tǒng)計量的觀測值是142.55,顯著性概率為0,遠遠小于0.05的顯著性水平,這表明被解釋變量與解釋變量整體線性關系顯著,說明回歸方程是顯著的。

        表4 F檢驗

        根據表5中的回歸結果可得出回歸方程:

        Y=208.373+28.141X1+23.459X2+44.977X3

        -24.294X4+20.928X5-16.598X6

        從回歸結果可以看出,所選變量均對流轉價格有顯著影響,其中非農收入比重與是否參加社保對流轉價格呈負向影響。6個變量對流轉價格影響的大小依次為:當地經濟發(fā)展水平>耕地質量>非農收入比重>與鎮(zhèn)中心距離>戶主耕種意愿>是否參加社保。

        表5 回歸結果

        五、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結論

        分析農村土地流轉價格的影響因素,對于構建農村土地流轉定價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化的關鍵與起點。對農村土地流轉進行定價時應將各種因素的影響作用考慮進去。

        1.耕地質量與流轉價格顯著正相關。土地的自然質量越好,增加農作物的產量和收益的機會越大,因而對流轉價格的要求也越高。

        2.區(qū)位情況與流轉價格顯著正相關。即區(qū)位情況越好,距鎮(zhèn)中心越近,流轉價格越高。

        3.當地經濟發(fā)展水平與流轉價格顯著正相關。調研數據顯示,流轉價格相對較高的地區(qū)如包頭市九原區(qū)、通遼市科爾沁區(qū)、阿拉善盟額濟納旗等均為區(qū)域經濟較發(fā)達地區(qū),其當地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13667元、10757元、15563元,由此可以看出,農戶所在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水平越高,相應的農村土地流轉價格越高。

        4.非農收入占家庭總收入比重與流轉價格顯著負相關。二者關系具體表現(xiàn)為非農收入比重越高,農戶對土地的依賴程度越低,即使較低的流轉價格也可接受。

        5.戶主耕種意愿與流轉價格呈正相關關系。戶主的耕種意愿越強烈,對流轉的期望價格也越高,如果流轉價格低于戶主期望價格,則他會選擇不流轉土地而自己耕種。

        6.是否參加社保與流轉價格顯著負相關。當社會保障水平提高時,對于農戶來說,土地起到的社會保障作用相對減少, 農戶更傾向于流轉土地而不太計較價格的高低,即使較低的流轉價格也可接受。

        (二)政策建議

        現(xiàn)行的農村土地流轉政策中,將土地流轉價格用“有償”來概括,但在具體執(zhí)行中,由于沒有操作細節(jié),難免出現(xiàn)不規(guī)范情況,需要政府出臺指導性方案,加強價格評估指導。具體應注意以下方面:一要從多方面來考慮農村土地流轉價格的影響因素,而且不應忽視區(qū)位因素對流轉價格帶來的重要影響;二要充分考慮不同地塊之間的差異及不同農戶之間的個體差異,提高農村土地流轉定價的靈活性和多樣性;三是通過提高農村居民的社會保障水平,降低附著在農村土地上的保障功能,為建立規(guī)范的農村土地流轉市場、提高農村土地的規(guī)?;洜I水平奠定基礎。政府指導價既能保護土地流出者的合法權益,又能規(guī)范流轉市場,形成良性競爭格局。在制定指導價的同時,還應積極構建科學、合理的土地流轉定價機制。首先,要建立健全承包地評估制度,對流轉土地分等定級,為將來農村土地流轉價格的合理確定提供參考標準;其次,建立完善流轉土地資產評估機構,積極引入第三方土地評估機構對農村土地流轉值進行評估;第三,建立全國統(tǒng)一的流轉土地價格動態(tài)監(jiān)測體系,加強對流轉價格的動態(tài)監(jiān)測,實時掌握土地流轉價格的變動及趨勢;第四,土地流轉期限超過5年的,應建立價格調整機制,切實保障農民利益。

        猜你喜歡
        農村土地農戶價格
        莘縣農村土地托管的實踐與探索
        農戶存糧,不必大驚小怪
        讓更多小農戶對接電商大市場
        農村土地流轉如何增加農民收入
        糧食日 訪農戶
        農戶存糧調查
        健全機制推動農村土地確權
        價格
        汽車之友(2016年18期)2016-09-20 14:10:22
        價格
        汽車之友(2016年10期)2016-05-16 14:18:45
        價格
        汽車之友(2016年6期)2016-04-18 18:29:21
        国产色噜噜| 夜夜躁狠狠躁日日躁视频| 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 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 白白青青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在线| 成人在线免费电影|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丝袜足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蜜夜内射| 丁香五月缴情综合网|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日本成人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内射爽爽大片视频社区在线| 欧洲熟妇乱xxxxx大屁股7|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久道|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孕妇|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中文无码久久精品1|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国产| 国产精品蝌蚪九色av综合网|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拍久久蜜AV|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1区2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高清|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免费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高清人肉av在线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婷婷五月| 亚洲最黄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sm最大网站| 亚洲美女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区麻豆| 国产极品大奶在线视频|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网站| 日韩产的人妻av在线网| 97久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精品|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精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