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連云港市黑林中心小學 溫秀婷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法去觀察、分析現(xiàn)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一年級“看圖列式”教學就是典型的應用數學范疇,目的是讓學生去體驗、實踐生活中的數學,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但由于一年級學生受心理、生理發(fā)展很不成熟的限制,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不足,導致他們在“看圖列式”的學習中經常出現(xiàn)錯誤。面對這一問題,我把華應龍老師的“融錯”教育理念融入“看圖列式”教學中,通過實踐探究,形成了“引錯—融錯—悟錯”低年級數學教學模式。
1.觀察理解能力不足
一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觀察能力不足,他們對事物的觀察主要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能力比較弱,在觀察圖畫時會出現(xiàn)次序顛倒、信息遺漏等現(xiàn)象,得到錯誤的畫面信息,以致出現(xiàn)列式解題錯誤。
2.邏輯思維能力欠佳
由于一年級學生認知水平有限,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弱,有些學生經常抓不住畫面中的重要條件信息,理不清條件與問題之間的聯(lián)系。在學習新知時,還會無意識地受到相關已學知識的遷移和干擾,使他們對新知的認知出現(xiàn)偏差,導致思維比較混亂,在看圖列式解題時出現(xiàn)錯誤。
3.計算結果錯誤
有的學生在看圖列式時,通過細心觀察理解了圖意,列出的算式也是正確的,但算式的得數卻是錯誤的。有些錯誤是因為粗心看錯數字和運算符號造成的,有些錯誤是因為口算能力不足造成的。
1.什么是“融錯”
“融錯”教育理念是著名特級教師華應龍?zhí)岢龅?,是指教師把數學課堂出現(xiàn)的差錯轉化為教學資源,相機融入后續(xù)的教學過程中,為達成教學目標服務。“融錯”教育理念正好符合我國“相克相生,相反相成”的哲學思想。
2.“融錯”理念在低年級“看圖列式”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心理學家桑代克指出:“嘗試與錯誤是學習的基本形式?!睂W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失誤是在所難免的,是學生探索、學習過程的必由階段?!白寣W生從錯誤中學習”是數學新課程改革的召喚,“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呼喚廣大數學教師尊重、善待學生的差錯,迫切要求教師合理、精彩地“融錯”。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不是只要容納學生的“差錯”就夠了,更重要的是教師要把“差錯”融化為不可或缺的教學資源,巧妙地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把真正富有價值的數學內涵植入學生的腦海。
低年級學生由于認知水平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在進行“看圖列式”計算時,出現(xiàn)認知錯誤、做錯題目是在所難免的。我把華應龍老師的“融錯”理念落實到“看圖列式”的教學中,對待學生錯題的態(tài)度不是一味地批評、打擊,而是分析歸納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幫助他們糾正錯誤,避免在以后的學習中再犯類似錯誤,并巧妙地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服務于后續(xù)的教學,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使學生對數學課不再有畏難情緒,覺得學數學就像呼吸一樣自然順暢,激發(fā)他們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1.指導學生學會描述圖畫
一年級的數學練習題一般以情境圖的形式呈現(xiàn),因此,學會看懂圖意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針對許多學生由于不會看圖、圖意理解錯誤導致列式錯誤的現(xiàn)象,我在指導學生看圖列式計算時使用了“情境”描述法:看圖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情境圖進行全面觀察,把圖中呈現(xiàn)出來的有用信息全部找出來,再引導學生把圖意用三句話的模式完整地描述一個情境,用這三句話把條件和問題的關系理清楚,然后再列式進行計算。
例如:
我讓學生用三句話描述圖意:盒子里面有6瓶墨水,盒子外面有2瓶墨水,一共有多少瓶墨水?這樣讓學生把圖意轉化成語言描述,使他們對圖中的條件和問題有個整體的感知,領悟到條件和問題之間的聯(lián)系,就能正確列出算式。(如果圖中出現(xiàn)文字的條件,要求學生不能簡單地在圖中數一數,而要以文字中的數字為準)這樣做,不僅使學生的觀察理解能力得到鍛煉,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2.幫助學生通過梳理正確解題
針對有些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較弱的現(xiàn)象,在“一圖四式”看圖列式的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培養(yǎng)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我的教學分四步走,引導學生對照同一情境圖,通過對比分析、層層推理,梳理條件和問題之間的聯(lián)系,然后列出正確的算式。
例如:
(1)看圖數出“左邊有幾朵小花?右邊有幾朵小花?全部(總數)有幾朵小花”這三個有關聯(lián)的數字。
(2)讓學生至少數兩遍,然后把數出的數字(用小一點的字號)在圖的旁邊寫下來。
(3)讓學生互相用一問一答的方式把圖意描述出來(要求學生說完整話),再指名回答,用語言強化畫面中條件和問題的關系,使其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a左邊有幾朵小花?右邊有幾朵小花?兩邊一共有幾朵小花?用什么方法計算?
(加法,左+右=總數:7+4=11)
b右邊有幾朵小花?左邊有幾朵小花?兩邊一共有幾朵小花?用什么方法計算?
(加法,右+左=總數:4+7=11)
c拿走左邊的7朵小花,還剩幾朵小花?用什么方法計算?
(減法,總數-左=右:11-7=4)
d拿走右邊的4朵小花,還剩幾朵小花?用什么方法計算?
(減法,總數-右=左:11-4=7)
(4)鼓勵學生根據剛才的情境描述列出兩加兩減四個算式,強調算式中只能出現(xiàn)剛才找出的三個有關聯(lián)的數字。
加法:a左+右=總數(7+4=11)
b右+左=總數(4+7=11)
減法:c總數-左=右(11-7=4)
d總數-右=左(11-4=7)
教師經常對學生進行這樣的訓練,不但能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逐步得到提升,提高學生看圖列式計算的準確率,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精神,為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和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3.與語文結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動性
語文是培養(yǎng)小學生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動性的基礎學科,承載著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任務。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看圖識字、看圖說話、看圖寫話的語言訓練內容。因此,數學教師要與語文教師積極溝通,把由于觀察能力不足、邏輯思維混亂導致“看圖列式”計算出現(xiàn)錯誤的學生及時反饋給語文教師,讓語文教師對這些學生加強訓練,在語文課上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解決學生因上述能力不足導致看圖列式錯誤的問題。
4.指導學生反思檢查減少錯誤
在一年級“看圖列式”的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基礎出發(fā),引導學生學會看情境圖、找出圖中的數量關系。當學生解決問題后,還要指導學生回顧整個思考、解題過程,回顧條件和問題之間的數量關系,檢查自己得到的結果是否正確,使學生養(yǎng)成自我檢驗的意識、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因計算方法不正確導致的錯誤,更要嚴格要求這些學生養(yǎng)成自我檢查的好習慣,提高解題的正確率;對于因為口算能力差造成計算結果錯誤的學生,平時要對他們加大口算訓練力度,以杜絕失誤,為后續(xù)的數學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英國心理學家貝恩布里指出:“差錯人皆有之,作為教師,對于學生的錯誤不加以利用是不能原諒的?!币虼嗽谝荒昙墶翱磮D列式”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分析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巧妙地利用錯誤資源,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使學生對數學課不再有畏難情緒,學數學像呼吸一樣自然順暢、興趣盎然。同時,教師通過對錯題進行歸納總結、“對癥下藥”,可以及時調整后續(xù)教學策略,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更加輕松有效。綜上所述,我們要把“融錯”教育理念,深入貫徹到數學教學中,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調動一切教育資源去改進我們的數學教學,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