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順福
(廣東省廣州市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院病案室,廣東 廣州 510800)
筆者用參芪五蟲散加減輔治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60例,均為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隨機分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女12例,男18例;年齡46~72歲,平均(59.06±12.27)歲;病程3~9個月,平均(6.03±2.86)個月;其中頸內(nèi)動脈系統(tǒng)梗死11例、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梗死19例。對照組女11例,男19例;年齡45~71歲,平均(58.02±12.96)歲;病程3~8個月,平均(5.56±2.57)個月;其中頸內(nèi)動脈系統(tǒng)梗死12例、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梗死18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均經(jīng)MRI、CT確診為慢性缺血性腦血管疾?。虎谥橥?。
排除標準:①對所用藥物過敏;②腎功能、肝功能不全;③合并其他腦部疾??;④存在溝通障礙、精神疾病、意識不清醒;⑤依從性較差。
兩組均以改善腦部循環(huán)活血抗凝為主,早期均進行抗凝治療??诜⒕S75mg,日1次,再配以阿司匹林等。合并糖尿病予以格列吡嗪(Pfizer Pharmaceuticals LLC生產(chǎn),國藥準字J20100129)口服,每次1片,每日1次;合并高血壓予以吲達帕胺(河南天方華中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19993532)口服,每次2.5mg,每日1次。
對照組另用血栓通(麗珠集團利民制藥廠生產(chǎn),國藥準字Z44020285)450mg溶于0.9%的氯化鈉溶液25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低分子肝素鈣5000u,皮下注射,每日2次;拜阿司匹林口服,每次100mg,每日1次,共治療1個月。
觀察組另用參芪五蟲散。藥用蜈蚣20g,水蛭20g,全蝎20g,土鱉蟲40g,地龍40g,黨參10g,黃芪20g,藥物劑量隨癥加減。日1劑,水煎,分2次服用,共治療1個月[1]。
治療效果、不良反應、血液指標、血液流變學指標、CSS評分、腎功能、肝功能。
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乏力、皮疹等發(fā)生率。
血液指標:包括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PT(凝血酶原時間)、TT(凝血酶時間)、PLT(血小板計數(shù))。
血液流變學指標:抽取空腹靜脈血,用全自動流式血細胞計數(shù)儀檢測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
CSS評分:采用CSS評分(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表)評定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情況,包括步行能力、下肢肌力、手肌力、上肢肌力、言語、面肌、水平凝視、意識幾方面,分值越高,表明神經(jīng)功能缺損越嚴重[2]。
腎功能:抽取空腹靜脈血5mL,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CRP(C反應蛋白)、Hb(血紅蛋白)、TG(甘油三酯 )、BUN(尿素氮)、Scr(肌酐)、mALB(尿微量蛋白)。
肝功能:包括GGT(谷氨?;D(zhuǎn)移酶)、ALP(堿性磷酸酶)、AST(谷草磷酸酶)、ALT(丙氨酸轉(zhuǎn)氨酶),檢測方法與腎功能。
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CSS評分(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5%以上。有效:臨床癥狀可見顯著好轉(zhuǎn),CSS評分減少18%~45%。無效:臨床癥狀無變化,甚至存在加重跡象,CSS評分減少小于18%。
用SPSS24.0軟件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例(%)
兩組血液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血液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s)
組別 例全血低切黏度(m Pa·s) 血漿黏度(m Pa·s) 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014.75±0.439.15±0.221.76±0.341.06±0.241.76±0.261.26±0.14對照組 3014.81±0.3712.09±1.761.81±0.291.24±0.161.74±0.311.59±0.27 t 0.5793 9.0788 0.6128 0.4179 0.2707 5.9429 P 0.5646 0.0000 0.5424 0.0012 0.7875 0.0000
兩組治療前后CSS評分比較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CSS評分比較 (分,±s)
表5 兩組治療前后CSS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第7天 治療后第14天觀察組 30 0.31±0.09 0.25±0.09 0.09±0.03對照組 30 0.30±0.10 0.19±0.08 0.06±0.02 t 0.4071 2.7291 4.5573 P 0.6854 0.0084 0.0000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比較見表6。
表6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比較 (±s)
表6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比較 (±s)
組別 例 CRP(mg/L) TG(mmol/L) BUN(mmol/L) Scr(umol/L) mALB(m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0 3.85±0.67 2.11±0.12 2.86±0.311.86±0.12 15.62±3.2910.07±2.04 762.25±92.05688.28±73.2536.92±8.17 10.29±2.11對照組 30 3.82±0.57 3.57±0.85 2.84±0.292.57±0.34 15.88±4.1113.68±2.86 765.08±91.77728.25±81.2536.08±8.06 18.92±3.94 t 0.1867 10.0619 0.2580 11.6498 0.2704 6.0794 0.1192 2.1615 0.4008 10.5759 P 0.8525 0.0000 0.7973 0.0000 0.7877 0.0000 0.9055 0.0342 0.6900 0.0000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比較見表7。
表7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比較 (U/L,±s)
表7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比較 (U/L,±s)
組別 例 GGT ALP AST ALT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0 49.62±19.08 31.26±10.25 98.62±28.26 72.26±15.24 59.62±10.64 21.26±9.14 77.69±11.28 19.52±7.14對照組 30 50.01±18.96 45.76±16.25 98.57±26.77 94.32±21.25 59.55±9.88 51.14±10.14 77.09±10.64 69.26±10.25 t 0.0794 4.4649 0.0070 4.9907 0.2664 12.9470 0.2119 23.5569 P 0.9370 <0.01 0.9944 <0.01 0.9790 <0.01 0.8329 <0.01
腦梗死、腦缺血等均是臨床中常見的缺血性腦血管疾病,該病主要是由于腦部供應的血流不足,導致血流動力學紊亂或者形成血栓,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腦功能障礙,常伴有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等一系列疾病性病變,治療難度大[3]。臨床治療該病的目的主要是改善血液黏稠度、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減輕腦組織的壞死程度,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繼而達到改善預后的目的。
本病屬中醫(yī)“中風”范疇。中醫(yī)認為,該病主要是由于風邪入中、絡脈空虛、血行遲滯、陰虛陽亢、元氣虧虛、風陽上擾、肝腎陰虛、痰瘀阻絡、痰熱腑實所致,故治療主要是以活血化瘀,祛風通絡為主。參芪五蟲散中水蛭具有通經(jīng)活絡、破血逐瘀等功效,可防止血液凝固,保護缺血的腦細胞,延緩細胞凋亡速度,促進腦組織功能的恢復;全蝎具有舒筋通絡的功效,可通絡、祛風。土鱉蟲具有破血逐瘀的作用。地龍具有利尿、平喘、鎮(zhèn)痙、清熱等效果,主治半身不遂、中風、喘息痰熱、頭痛目赤、驚風抽搐、高熱狂躁等病證。蜈蚣具有通絡止痛、攻毒散結(jié)、息風止痙等作用,現(xiàn)已被臨床廣泛用于治療半身不遂、中風口歪、抽搐痙攣、小兒驚風等病。黃芪益氣固表、養(yǎng)血補血。黨參補中益氣,可明顯增加抵抗力,對周圍血管具有一定的擴張作用,并且可提高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性。諸藥合用,可起到良好的通絡活血、化痰熄風等功效,能降低血脂以及血液的黏稠度,提高血液通暢性,增加腦組織的供氧量,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治療言語不利、口舌歪斜、偏身麻木、半身不遂等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無明顯不良反應[4~5]。
綜上所述,參芪五蟲散輔治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可有效改善神經(jīng)功能缺損,減少不良反應,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