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煜,曹林虎,白新文
(重慶市中醫(yī)骨科醫(yī)院,重慶 400012)
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2年內深部感染的發(fā)生率為1%~2%[1-3],是非計劃二次手術的主要原因,所占比重超過50%[4-5]。術后假體周圍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s,PJI)是導致關節(jié)置換術后翻修的主要原因,感染發(fā)生后常需多次手術及長療程的抗感染治療[6-7]。筆者用桃紅四物湯合五味消毒飲加減預防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THA)術后感染取得較好療效,報道如下。
共100(100髖)例,均為 2016年 6 月至2017 年 5月重慶市中醫(yī)骨科醫(yī)院 THA 患者。男42例42髖,女 58例 58髖;年齡 60~85歲,平均 72.5 歲。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兩組年齡、性別、病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單純股骨頸骨折,年齡60~85周歲,未伴隨免疫性、出血性等疾病,無藥物過敏,無任何血液系統(tǒng)疾病無任何炎性和全身感染疾病。
排除標準:有藥物過敏史,合并嚴重心、肝、腎等疾病。
兩組均術前一天用洗必泰沐浴或擦拭,術前用碘酒、酒精消毒,采用側臥位,取髖關節(jié)后外側入路,逐層切開軟組織,完整剝離內旋肌群,切開關節(jié)囊后內收內旋暴露出股骨頸骨折斷端,根據(jù)術前測量行股骨頸截骨,再取出髖臼內的股骨頭,充分顯露髖臼。清除髖臼窩內軟組織及髖臼周緣增生的骨贅,用髖臼銼對髖臼逐漸研磨至合適大小,安放合適的臼杯及高交聯(lián)聚乙烯內襯,再暴露出股骨頸,用股骨銼打磨至合適大小,安放股骨柄,最后安裝合適長短的陶瓷股骨頭,沖洗,放引流管,重建內收肌群,再逐層關閉切口,(所有假體由zimmer公司提供)。手術前0.5h靜滴頭孢呋辛1.5g術后繼續(xù)應用24h,q12h。
治療組加服桃紅四物湯合五味消毒飲加減。當歸15g,酒川芎15g,紅花15g,桃仁15g,陳皮10g,茯苓15g,野菊花20g,夏枯草30g,生甘草6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20g,天葵子15g,三棱15g,莪術15g, 金銀花15g,炮穿山甲6g, 黃芪20g。水煎,每日1劑,分早中晚3次服用, 7 天為 一療程,共2 個療程。
診斷標準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感染、2001年頒布的《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無論深部還是淺部感染,均為感染病例。淺表感染為切口紅腫熱痛,滲出明顯,未涉及假體周圍的感染;深部感染為切口紅腫熱痛明顯,有膿液流出,感染往往累及假體周圍。術后拆線前傷口及其周圍出現(xiàn)紅腫熱痛及滲出,無論有無細菌學證據(jù),即按傷口感染診斷。在感染與否無法界定時按感染診斷。
用SPSS 19.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切口感染率見表 1。
表 1 兩組切口感染比較 例(%)
兩組 C 反應蛋白、外周白細胞總數(shù)及紅細胞沉淀率見表2.3.4。
表2 兩組外周白細胞指標比較 (×109/L,±s)
表2 兩組外周白細胞指標比較 (×109/L,±s)
組別 例 術后第3天 術后第7天 術后第14天治療組 50 8.05±1.26* 7.39±1.27 6.75±1.31對照組 50 8.80±1.63 8.19±1.68 7.78±1.43 t 2.59 5.67 3.75 P<0.05 <0.05 <0.05
表 3 兩組 C 反應蛋白指標比較 (ρ/mg·L,±s)
表 3 兩組 C 反應蛋白指標比較 (ρ/mg·L,±s)
組別 例 術后第3天 術后第7天 術后第14 天治療組 50 12.87±3.05 12.78±3.13 12.34±3.12*對照組 50 14.16±3.13 14.59±3.51 14.31±2.84 t 2.08 2.71 3.29 P<0.05 <0.05 <0.05
表4 兩組紅細胞沉降率指標比較 (v/mm·h,±s)
表4 兩組紅細胞沉降率指標比較 (v/mm·h,±s)
組別 例 術后第3天 術后第7天 術后第14天治療組 50 28±1.73 27±2.39 26±3.86對照組 50 29±2.03 28±1.70 28±1.56 t 2.58 3.51 3.79 P<0.05 <0.05 <0.05
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假體周圍感染屬于中醫(yī)“附骨疽”范疇?!鹅`樞·癰疽》指出:“寒邪客經絡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不通則衛(wèi)氣歸之,不得復反,故癰腫寒氣化為熱,熱勝則腐肉,肉腐則為膿,膿不瀉則爛筋,筋爛則傷骨,骨傷則髓消,不當骨空,不得泄瀉,血枯空虛,則筋骨肌肉不相榮,經脈敗漏,薰于五藏,藏傷故死矣?!闭f明病機為邪毒內侵,滯留于筋骨,瘀血阻滯經脈,郁久則化熱,熱毒成膿。治則為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益氣健脾。
五味消毒飲出自《醫(yī)宗金鑒》,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功效。桃紅四物湯也始于見《醫(yī)宗金鑒》,以祛瘀為核心,輔以養(yǎng)血、行氣之功。方中金銀花、野菊花清熱解毒散結,金銀花清中上焦之熱毒,野菊花入肝經,專清肝膽之火。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熱解毒,夏枯草清肝膽之火,天葵善除三焦之火,陳皮、茯苓行氣健脾,黃芪補氣,炮穿山甲活血散結通經,三棱、莪術破血行氣。桃仁、紅花活血化瘀熟地、當歸滋陰補肝、養(yǎng)血調經,芍藥養(yǎng)血和營,川芎活血行氣、調暢氣血。諸藥合用使熱毒解、瘀血祛、新血生、氣機暢。
藥理研究證實[8],五味消毒飲提取液有廣譜抗菌和免疫增強作用。尤其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具有廣譜抗菌作用,而且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其水煎液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綠膿桿菌的生長[9]。且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物膜具有良好的穿透力[10]。桃紅四物湯提取液具有擴張血管、抗炎、抗休克、抗疲勞、調節(jié)免疫功能、抗過敏等作用,且能阻斷炎癥的發(fā)展,可減輕全身及局部炎癥反應,改善微循環(huán),對促進切口愈合有一定作用。因此,桃紅四物湯合五味消毒飲加減預防THA術后假體周圍感染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