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曦
摘要:作為孩子們學校的監(jiān)護人,只有愛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和愛。萬事開頭難,開學前做好充分準備;與家長溝通需要注意技巧;處理學生沖突時先了解事件本身來龍去脈,而后著手處理;對于特殊學生應(yīng)該特殊對待,耐心交談、及時表揚鼓勵。
關(guān)鍵詞:家校;沖突;特殊生
“眼中有生命、心中有學生”,作為一名新教師,我體會到了做一個老師真的不容易,也深深體會到教育確是一門藝術(shù),一門大學問,值得我用一生的精力去鉆研教師育人。教師的職責是神圣的,既教書又育人。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愛孩子是教師應(yīng)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1]雖入職不久,我的體會卻也頗深。
一、開學之初
俗話說“一勤無難事”,接班之初班主任會領(lǐng)到本班同學的基本信息,可利用此來記住每位孩子的名字、熟悉每個孩子家庭背景和性格特點,從而盡可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第一次與學生見面創(chuàng)造良好的第一印象,態(tài)度需誠懇,說出的話一定要能做到,讓學生信服,切不可反復,因此話出口前必須想到后果;學生報到后根據(jù)個子高矮安排臨時座位,并制作座位表貼在講臺上,便于各任課老師提問;學生毛遂自薦,建立臨時班委團子,發(fā)揮班干部積極能動作用;班規(guī)的制定: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同學們來自不同的小學,大多互不相識,在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中難免有些不知所措,因而若能在第一時間將暫定的班規(guī)告知學生,學生明確接下來努力的方向以及禁區(qū),讓學生盡快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的同時也使班主任管理起來有章可循;班級文化建設(shè):班名、班歌、班訓的征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沖突的處理
案例一:班里一位男生,初次接觸讓我覺得棘手,一次課間到班級正好撞見這位男生與其他幾位女孩在打鬧,稍作了解之后把該男生叫出教室批評:“為什么將女生辛苦畫好的黑板報擦了?”他只回答是粉筆灰飄到他身上,所以才有此舉,批評后讓他返回教室,自認為此事就算結(jié)了,誰知第二天數(shù)學老師問我為何某某同學手臂上那么多指甲印?當時另一名搭班老師也在,她替我回答“昨天被女孩子抓的”,我聽之后很是驚訝,難道是昨天打鬧時被抓的?帶著疑問課間請他到辦公室,他右手臂上那已經(jīng)結(jié)痂了的指甲痕赫然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詢問后證實了我的猜想。“你昨天為什么不告訴我?”我心疼的詢問道,誰知他很淡定的回答“這就忽略算了”。
這怎么能忽略呢?當時我滿心的自責、內(nèi)疚。在未詳細掌握事發(fā)經(jīng)過之前便妄下定論。男生擦黑板報不對,可女孩用武力解決抓傷男孩也該批評,最初我的處理只是一味的批評男生,而對女孩的過錯一無所知。或許不該急于下結(jié)論、或許當時該多些觀察……很慶幸這件事情始末最終被我獲知,我也很真誠的對于自己的失誤向這位男孩道歉,更慶幸的是他接受了我的道歉,如果我至今還不知道他當時受傷了也沒道歉,我想我和他只會漸行漸遠。這是工作之后最令我懊悔的事,我也從中吸取了教訓。其實同學間發(fā)生矛盾,往往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有時就是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小磕碰、一次小接觸,或一個道聽途說,許多時候還是誤會造成的。[2]那么面對這些沖突如何正確處理呢?“遇事先處理情緒、在處理事情本身”尤為重要,很多時候情緒左右了我們老師,以至于無法做出理性的判斷。因而學生發(fā)生沖突,先將起沖突的學生叫到身邊冷靜幾分鐘,老師自己也冷靜;而后開始了解事件的原委,看完雙方證詞,切不可聽信一方;分析學生的錯誤,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自己違法了校紀校規(guī)以及該事件的嚴重性和惡劣性,對雙方進行適當?shù)膽徒洳⑻嵝褜W生以此為戒不再犯;最后要以該事件為例,在班級中對全班進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告誡學生們吸取教訓,遇事冷靜對打死適當克制自己的沖動情感,有話好說。
三、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
案例二:班里一男生學習基礎(chǔ)差、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天天遲到、性格倔強、自由散漫,曾與老師發(fā)生過幾次爭執(zhí),父母也經(jīng)常為這個孩子而吵得雞犬不寧。一句話概括他便是:大錯常犯,小錯不斷。剛開始我對該生像對班里其他人一樣嚴格要求,盡管我反復批評他存在的問題,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同樣的錯誤不斷地犯,一點效果也沒有。我很是苦惱,也請教了不少有經(jīng)驗老師。后來我開始重新審視該生,即便是特殊生,相信他也有做人的自尊,也需要大家的關(guān)注和表揚,我開始改變對他態(tài)度,對他更加耐心,一次又一次糾正他行為上的偏差,與他談心,幫他分析原因,指出他的要害問題是行為習慣太差,是缺乏堅強的意志。我對他更寬容,給他提供改變的時間,針對遲到這件事和他一番商談后,我們約定一周里他有一次遲到的特權(quán),老師不批評,但若一周都按時到校就給予班級表揚。這個方法對他奏效,當然也會有反復,但還需繼續(xù)努力。
通過這個案例我了解了其實特殊生的心里是矛盾的交織,強烈的自尊心與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與反抗自卑的矛盾、希望上進與習慣惰性的矛盾、渴望成功與經(jīng)常受到挫折的矛盾等等。[3]我們要相信每個學生有其向上、向善發(fā)展的需要,相信他們現(xiàn)存在的問題只是現(xiàn)象,而非本質(zhì),這樣就不會輕易給學生帶上品質(zhì)或道德的帽子,而只是習慣不好的問題,不好的習慣之所以形成有其一定的生活基礎(chǔ),長期的得不到釋放會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心理狀態(tài)的外顯才是我們看到的現(xiàn)象,一旦我們懂得了孩子的問題是心理問題而不是品質(zhì)問題我們就釋然了,就能更客觀有效的對待特殊生。首先如果我們對他們充滿信心和期待,會使師生的心考的越來越近;其次心理學家表示一半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過無聲的身體語言實現(xiàn)的,因而在與特殊生要特別注意老師自己的表情和動作;再則特殊生會往往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覺得他人看不起自己,消除自卑感的最有效方式是老師多鼓勵。
作為一名班主任,只有愛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和愛。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工作方法千差萬別,形勢和任務(wù)又在千變?nèi)f化,教師這職業(yè)不是為了生氣,凡是先處理情緒在處理事件本身。未來還有很長一段學習路,不斷學習,不斷積累經(jīng)驗,爭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參考文獻:
[1]開學初班主任要做好的幾件事 淄博特教中心 2010.7.7
[2]班主任如何處理學生打架事件 譚小華 2012.10.26
[3]對差生的心理輔導策略 紅顏的博客 200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