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琳
闌尾炎作為臨床常見急腹癥之一, 短時間內急性發(fā)作若得不到及時治療極易造成闌尾穿孔及糜爛問題[1]。臨床中治療均采用手術方式, 護理質量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本文納入70例患者, 研究集束化護理在闌尾炎手術患者中的護理效果, 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闌尾炎手術患者, 采用奇偶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35例。對照組患者中, 男17例, 女18例;年齡23~51歲,平均年齡(31.23±7.23)歲。觀察組患者中, 男18例, 女17例;年齡24~50歲, 平均年齡(31.55±7.69)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確診為急性闌尾炎, 并采用手術治療;②自愿參與本次研究, 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因胰腺炎、泌尿結石、腸梗阻和婦科疾病等引起的急性腹痛;②精神疾病患者;③表達能力障礙患者;④凝血功能障礙患者。
1. 3 護理方法
1. 3. 1 對照組 患者予以常規(guī)手術護理, 觀察患者術后切口的愈合情況, 為患者提供飲食護理指導和并發(fā)癥護理指導。
1. 3. 2 觀察組 患者予以集束化護理, 具體內容如下。①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病情特點制定集束化護理方案, 且嚴格按照相應的操作進行。②強化護理人員集束化護理技能的培訓[2], 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能和業(yè)務水平, 提升其溝通能力, 改善護理質量, 完善護理流程。③護理人員需要在手術前和患者進行交流以及溝通, 為患者介紹該手術的相關流程以及注意事項, 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 降低心理壓力。手術前6 h需要禁水, 手術前12 h需要禁食。④進行手術室環(huán)境護理, 保證手術室清潔無菌, 控制手術室溫度和濕度。術中對患者的全身情況進行嚴密觀察, 對其生命體征予以監(jiān)測和記錄, 保證手術過程的安全性[3]。⑤術后護理人員將患者送回病房后協(xié)助其選擇舒適的體位, 由專業(yè)人員進行看護, 協(xié)助患者翻身。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jiān)測。⑥指導患者術后多食用清淡及易消化的食物, 不應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需要加大自身的飲水量?;颊咴谑中g后極易產生疼痛, 出現水腫以及缺血等不良反應, 可以通過轉移患者的注意力, 降低患者的痛感, 必要時予以患者相應的止痛藥緩解疼痛[4]。術后指導患者下床活動, 促進腸胃蠕動, 避免發(fā)生腸胃問題。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術后恢復相關指標(排氣時間、下床時間、住院時間);采用本院自制《患者滿意度量表》調查患者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情況, 總分為10分, 8~10分為特別滿意、6~7分為滿意、<6分為不滿意??倽M意率=(特別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下床時間、住院時間、排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為74.29%, 明顯低于觀察組患者的97.14%,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 2。
表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相關指標比較( )
表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相關指標比較( )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下床時間(h) 住院時間(d) 排氣時間(h)觀察組 35 9.35±2.44a 5.72±1.68a 22.16±3.48a對照組 35 18.42±5.39 9.64±2.16 38.62±6.94 t 9.0693 8.4750 12.5429 P 0.0000 0.0000 0.0000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集束化護理是將原本分散到各個護理人員的工作, 全面整合形成系統(tǒng)性的護理模式。集束化護理十分重視護理工作方案的循證性及可操作性, 在充分研究并發(fā)現闌尾炎手術護理相關問題后, 找出學術成果中針對該問題的結果, 集束化護理小組綜合分析醫(yī)院實際情況后, 構建與闌尾炎手術護理要求及醫(yī)院發(fā)展相適應的護理新模式。護理方案及模式需在實踐中予以完善, 形成良性循環(huán)[5-7]。
3. 1 集束化護理可以改善患者術后相關指標 根據研究發(fā)現, 在集束化護理下, 可以有效縮短患者的排氣時長、下床時長、住院時長。集束化護理模式通過生活護理和心理護理,促進患者快速康復, 改善患者康復信息, 促進患者在早期主動進行床下活動, 改善腸胃的蠕動情況, 可以降低患者術后的并發(fā)癥, 通過降低住院時間來降低患者的醫(yī)療費用。
3. 2 集束化護理可以提升護理滿意度 在該護理模式下,不僅完善了護理流程, 同樣提升護理質量, 患者在護理中與護理人員形成和諧的護患關系, 更有利于提升護理滿意度??梢越鉀Q傳統(tǒng)護理中出現的護理糾紛問題, 改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和認同感。
本文結果顯示, 采用集束化護理的觀察組患者下床時間、住院時間、排氣時間均短于采用常規(guī)手術護理的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為74.29%, 明顯低于觀察組患者的97.14%,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綜上所述, 采用集束化護理可以有效提升護理質量, 改善醫(yī)患關系, 值得在臨床護理中予以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