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廣志
“中庸之道”原本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tài)度.在含三角形的問題中,恰當?shù)剡\用“中庸”的解題策略——取中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要想運用好中線,首先要知道三角形中線的三種常見“中庸”形式:
在△ABC中,D為BC的中點:
三種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點:
形式1是把兩個向量之和轉化為一個向量;
形式2就是中線定理,表示中線和三條邊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
形式3是極化恒等式,即向量數(shù)量積與線段長之間的轉化.
在有關三角形向量題目中合理運用這三個特點,可以迅速地找到問題的突破口,打開思路.
點評本題是求四邊形兩對角線向量的數(shù)量積,抓住數(shù)量積的運算關鍵,兩個向量的起點要相同,所以必定要將其中一個向量進行轉化,根據題意,最好將向量轉化為與邊長相關的向量,自然中點就是首選.根據解題過程中的一般性,得到結論:凸四邊
點評中線的數(shù)量形式主要將三角形的三條邊及中線長的聯(lián)系起來,本題中線段長關系比較清楚,直接讓P的軌跡無處遁形.
點評極化恒等式的功能是實現(xiàn)向量和數(shù)量的統(tǒng)一,對于快速計算數(shù)量積,求數(shù)量積的取值范圍具有較強實用性.任意兩個向量也可以寫成極化恒等式的形式:a·b=
通過上面的例題發(fā)現(xiàn):三角形中線的有關知識已經成為高考或模考命題的重要素材,深受專家們的青睞.利用好三角形的“中庸之道”,認清中線的三種形式,無疑對我們去抓住問題的本質,簡潔快速地解題具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