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婷
教材分析
本課為河北教育音像電子出版社電子教材四年級下冊的圖像處理單元起始課,圖像處理單元的主要內容是使用圖像處理軟件SAI進行電腦繪圖。學生在使用計算機繪圖時一般只能使用鼠標進行操作,而SAI軟件的一大特色就是能夠用曲線工具畫出平滑的線條,可以呈現(xiàn)出與手繪本類似的效果。本單元旨在向學生介紹通過SAI軟件繪圖的基本方法,本課側重對軟件中的各種筆及圖層的了解。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在三年級下學期的時候學習過畫圖軟件,學生對畫圖的興趣濃厚,但是受到工具的限制不能方便地進行繪圖,無法進一步提升電腦繪畫興趣。SAI軟件能夠讓學生輕松體驗電腦手繪的效果并進一步加大電腦繪畫意向。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計算機繪圖軟件;學會使用SAI文件的新建、繪制與保存操作;了解圖層的概念,學會新建普通圖層;體會圖層的分層特點以及在圖像繪制方面的優(yōu)勢。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SAI繪畫作品的介紹,感受電腦繪畫的效果;通過繪制海豚,了解SAI軟件繪圖的一般方法;以“戴帽子的小女孩.sai”為例,通過圖層的上下位置調整、顯示與隱藏等了解圖層的作用,學會新建圖層。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圖層的位置變換,感受到圖層在繪圖中的作用;通過展示計算機繪圖的基本方法,感受計算機繪圖的魅力。
課時安排
安排1課時。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會使用SAI文件的新建、繪制與保存操作。
難點:了解圖層的概念,學會新建普通圖層;體會圖層的分層特點以及在圖像繪制方面的優(yōu)勢。
教學方法與手段
演示法、任務驅動法、自主探究法。
課前準備
SAI學生作品若干。
教學過程
1.優(yōu)秀作品導入
師:同學們在書中經??吹揭恍┢恋牟瀹?,其實很多是用計算機繪制的。請同學們欣賞兩幅繪畫作品,這兩幅繪畫作品和同學們用三年級學習的畫圖軟件畫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大家知道這樣的繪畫作品是怎么完成的嗎?
學生回答感受,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異同。
師:用計算機軟件繪制圖像,首先在紙上畫草稿,然后輸入計算機,再通過軟件進行后期制作。這樣完成的繪畫作品不僅具備傳統(tǒng)繪圖工具繪制出的效果,還具有繪圖軟件繪制出的特殊效果。計算機繪圖軟件有很多,如Adobe Photoshop、CorelDRAW、Corel Painter、Adobe Illustrator等。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計算機繪圖軟件Easy Paint Tool SAI,簡稱SAI。
設計意圖:通過對SAI繪圖作品的欣賞對比,發(fā)現(xiàn)繪圖軟件的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講授新課
(1)啟動SAI
教師演示雙擊桌面上的“SAI”圖標打開軟件,并請學生對比“畫圖”程序窗口,說一說兩者的異同。
設計意圖:計算機繪圖軟件所體現(xiàn)的一個是筆的概念,一個是層的概念。從軟件窗口界面上看,一是沒有了畫圖軟件中的各種形狀工具,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筆;二是SAI繪圖軟件可以新建圖層。此處對比意在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不同。圖層需要在新建圖像文件后才可以觀察到,因此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多次觀察。
(2)新建文件
師:要繪制圖像,需要新建空白文件。
教師演示新建文件。學生操作新建文件。
設計意圖:學生之前學習的畫圖、WPS、PPT這些軟件,都是一打開軟件默認就是新建文件,SAI因為諸多屬性需要設置,所以需要在新建文件時向學生進行相關屬性的介紹。
(3)認識SAI窗口
師:請同學們閱讀書本上認識SAI窗口的內容。(學生閱讀。)同學們在后面的學習中如果忘記了窗口各部分的名稱和功能,可以回到這一課查找,也可以在軟件的幫助中查找。
設計意圖: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在第一課這里有窗口的介紹,如果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不清楚的名稱和功能可以在這里查找。這也是學習方法的引導。
師:請同學們嘗試在SAI的畫布上畫出“海豚”。
學生操作,教師指導。
設計意圖:在學習畫圖軟件時學生畫過“海豚”,通過繪制相同的作品,讓學生體驗、感受SAI軟件。
(4)認識圖層
師:新建圖像后,在圖層面板區(qū)出現(xiàn)了“圖層1”,圖層有什么作用呢?請同學們打開本課素材中的“戴帽子的小女孩.sai”。
仔細觀察,圖層面板中有許多圖層。圖層就像含有文字或圖像等的透明膠片,一張張按順序疊放在一起,組合起來就形成了圖像的最終效果。繪圖時,可以分多個圖層進行,便于修改和調整。
請同學們試一試:①拖動圖層的上下位置,觀察視圖中圖像的變化;②單擊圖層前的眼睛圖標,觀察視圖中圖像的變化。
學生嘗試操作,教師指導。
師生互動討論:上面的圖層會遮擋下面的圖層,通過拖動圖層可以調整圖層位置,將被遮擋的圖層調整到上面;單擊圖層前面的眼睛圖標,可以顯示或隱藏該圖層。單擊圖層面板上的“創(chuàng)建新普通圖層”按鈕,可以新建普通圖層。
師:請同學們在“海豚.sai”文件中新建圖層,觀察圖層面板的變化,嘗試在不同圖層繪畫。
學生嘗試完成,教師指導。
設計意圖:“戴帽子的小女孩.sai”分為很多圖層,通過移動圖層上下位置,會出現(xiàn)不同圖層之間遮擋的現(xiàn)象,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觀察到圖層與圖層之間的關系,感受到圖層的作用;通過單擊眼睛圖標,幫助學生認識圖像的顯示與隱藏。兩個練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動手嘗試,感受圖層的作用。
(5)保存文件
師:請同學們嘗試保存文件,并注意觀察保存的文件的類型是什么?(學生嘗試完成,并回答教師的問題。)如果想要保存成常見的圖片文件JPG,需要選擇文件中的導出選項。
教師演示,學生操作。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常規(guī)方法保存文件的過程中觀察文件類型,發(fā)現(xiàn)保存文件的相關知識,從而了解圖像處理軟件保存文件和導出圖片的一般方法。
(6)總結拓展
師:今天我們開始了圖像處理軟件SAI的學習之旅,認識了圖層這個好幫手,同學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更多的工具,下節(jié)課再一起學習吧!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是圖像處理單元的第一節(jié)課,教學伊始,教師通過展示繪圖作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讓學生通過體驗一幅繪畫作品認識圖層這一概念,學生通過調整圖層的位置、隱藏或顯示圖層等操作進一步熟悉知識點。在這一系列的操作中,學生直觀地了解了圖層在圖像中的位置及其作用。學生在新建文件及繪圖操作中體驗了多個圖層給繪畫帶來的便利,如方便修改,可以調整位置等,從而對圖像處理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和實踐。
本節(jié)課嘗試了解構的教學方式,在圖層的教學中,讓學生分解了一件SAI作品的多個圖層:通過調整圖層順序了解圖層的順序排列相關內容;通過逐一隱藏、顯示圖層,認識每一個圖層在圖畫中的作用,從而建構起繪制一幅畫可以創(chuàng)建哪些圖層的認識。在學生對SAI作品進行分解后,再由學生自己新建一個作品,嘗試在不同圖層進行繪制。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對圖層的認識由單一地了解圖層的作用到一幅畫需要哪些圖層,可以有哪些圖層;由抽象到具體,讓學生可以自己嘗試創(chuàng)建多個圖層,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掌握圖層相關的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