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美園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生的思想教育是我們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沒有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再好的成績,成大了也只會成為社會的危害者。作為義務教育的初始階段,小學生的思想品德及習慣教育是我們的使命,也是我們的責任。然而,在應試教育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只關注了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品德。學習及思想教育是相輔相成的,思想品德好了,行為習慣好了,學生的學習自然就會有進步。下面筆者以實例談談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學生表現(xiàn):
本人所接手的2005屆六(1)班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上課大部分學生除了發(fā)呆就是自個搞小動作,自習課也無所事事。不交作業(yè)的情況經(jīng)常出現(xiàn),班級成績在級部倒數(shù)第一,五年級期末考試該班的43名學生中有15人不及格。整班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
學生問題分析:
通過本人與過往的班主任老師了解到:該同學三、四年級時成績處于中等水平,也較聽話,學生在英語教師教導下比較喜歡英語,但由于班中男多女少,紀律情況不太好。五年級后換了英語老師后,開始成績不斷下滑,到五年級第一學期就是倒數(shù),班中經(jīng)常有學生不做作業(yè),甚至老師留下輔導也溜走。同學不適應新教師的教學方法。由于課堂紀律渙散,新教師經(jīng)常發(fā)脾氣,部分學生對抗老師,成績好的學生也學不到東西。通過分析該班學生的問題主要有:1.學習動機和成就動機弱,沒有目標。2.學習自我效能低,對學習缺乏興趣。由于成績較差,經(jīng)常受到老師的批評,自我評價很低,對學習也沒有興趣。3.學習厭倦、學不得法。4.神經(jīng)質(zhì)人格。部分學生非常敏感,一點小刺激反應便很強烈。
教育策略:
根據(jù)學生存在的問題,采用以下教育策略:
一、增強其學習和成就動機
動機是推動個體朝向某一目標并為之努力的內(nèi)部動力。該班學生這一年來,成績滑落太大,大部分學生對考試成績已經(jīng)漠不關心。成就動機很弱,抱負水平極低,本人的做法如下:
首先,確定其奮斗目標,這是學生學習的關鍵。該班同學學習成績較差,而現(xiàn)在的學生有一個通病就是總拿自己和那些很好的同學比,這樣不但使自己缺乏信心,更會失去前進的斗志,我和他們制訂了符合他們現(xiàn)狀的目標,如每天記多少英語單詞,一周背多少課文等等??傊@些目標都是他們通過小小努力就可以達到的。長遠目標是確定他將來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增強他們的成就動機。接著,為他們創(chuàng)設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我效能感。同時要給他們樹立一些成功的榜樣。個別同學非常熱心班集體的工作,于是我讓其負責班級的一些事情。利用學校運動會讓這些同學負責后勤工作,由于他們的認真,同學們都一致贊揚他們,我能看出他臉上少有的笑容。
二、排除學生的學習情緒障礙
1.克服焦慮與恐懼
該班部分學生由于成績不好在學習過程和考試情境下,焦慮水平明顯高于其他班的學生,其中考試焦慮水平比學習焦慮水平更高,差異更大。這往往是由于擔心失敗而引起的,從而造成他們注意力不易集中,干擾學習所必需的一些能力,如記憶能力、組織技能等的發(fā)揮。因此,教師應幫助他們克服焦慮與恐懼情緒。我的做法是經(jīng)常找他們談心,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給予知道意見。
2.減少對抗或抑郁
該班學生由于長期的成績不良或?qū)W業(yè)失敗,損害了其自尊心與自信心,以致有的對學校、教師、家長產(chǎn)生敵視對抗心理,或者出現(xiàn)某種程度的抑郁狀況,如食欲不振、孤獨、懶散、過敏、悶悶不樂等。這種對抗與抑郁的心理又會進一步造成學習的退步。因此,應設法防止和消除對抗或抑郁的產(chǎn)生。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習慣是一種后天獲得的趨于穩(wěn)定的動力定型。在該班學生中,有的學生缺乏毅力,自覺控制能力較差,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往往不肯動腦思考,就遇難而退,或轉向教師、同學尋求答案。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要代替學生解答難題,而是要用堅定的目光鼓勵他們動腦筋,用熱情的語言激勵他們?nèi)スタ死щy。此時,教師或家長任何一種親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熱情而富于鼓勵的話,都可以使他們產(chǎn)生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和力量。給學生講一些中外名人克服困難的故事,使他們懂得一個人具備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zhì)的重要性??傊诮逃龓椭鷮W生學習時,最重要的是教育引導學生學會用腦,要幫助學生克服內(nèi)部或外部的困難和障礙,使之樹立堅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其次,幫助他們養(yǎng)成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學習的習慣,力戒拖延和磨蹭。學校里的學習有嚴格的時間規(guī)定,在家里也應該有固定的學習時間,養(yǎng)成復習舊課和預習新課的習慣。此外,教師要教會學生檢查作業(yè)的方法,使之養(yǎng)成細心檢查作業(yè)的習慣。
四、塑造學生良好個性
1.樹立自信心
學生自信心的缺乏,多數(shù)是由于日常生活中教師、家長或他人過多的責怪與批評等造成的。因此,教師、家長要特別注意關心、鼓勵他們,使之樹立自信心。
2.提高適應能力
有些學生由于從小受父母呵護過多,造成個性及性格上的問題,如內(nèi)向、孤僻,行為幼稚、不成熟,不愿意與同伴和教師接觸、交往,在學校活動中退縮等,由于一時難以適應學校的生活與學習,學習效果差。教師與家長要密切配合,以培養(yǎng)學生的適應能力:家長休息日多帶孩子到公共場所活動,使之多與外界接觸,鼓勵他們與同齡伙伴交往,為他們提供獨立辦事的機會,不強迫他們做其害怕的事情;加強班集體的建設,使每個學生都感受到集體溫暖。
成果:
時光總是那樣容易過,一年很快過去了,他們畢業(yè)了。對他們的輔導有了一定的成就。經(jīng)過一年的輔導,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了,優(yōu)等生、中等生及學困生成績都有了不同層度的變化。15名學困生中,有10名成績及格了,有的還考了80多分。不及格的五名也從原來的20幾分上升到了50多分的好成績。每個學生對比自己都進步了。學習習慣也有了進步。經(jīng)常對抗老師的學生變的不再對抗了,有的還表現(xiàn)得很尊重。我對該班心理輔導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