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思遠
摘要:水污染問題是北京市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我國二十余年來的改革開放,使國民經濟得到空前的高速發(fā)展,但隨之帶來的水污染問題也日趨嚴重。水污染對北京市社會和人民的生活所帶來的嚴重影響,損害社會福利,阻礙社會經濟發(fā)展。因此,筆者將對這種因水污染而引起的經濟損失進行評估研究,并以貨幣形式來表示這種損害的程度。本文使用意愿評估調查方法,在北京各大城區(qū)進行問卷調查,探究北京市居民對水資源污染的支付意愿及其影響因素。
關鍵詞:水資源污染 污染治理 影響因素 研究分析
一、調查分析
(一)樣本人口特征
本次問卷調查以考察居民對街道整治背街小巷周邊環(huán)境服務的滿意程度為主線,一共發(fā)放問卷21 5份,問卷回收率為95.34%。我們可對參與問卷調查的人群做出以下分類:
(1)從受訪居民的性別構成來看,可分為兩類人群,男性人數為98人,所占百分比為48.6%,女性人數為107人,對應百分比為51.4%,性別比例大體平衡。
(2)從受訪居民的住所分布來看,可分為六部分,包括東城區(qū)、西城區(qū)、朝陽區(qū)、海淀區(qū)、豐臺區(qū)、房山區(qū)六個區(qū)域,其參與問卷調查的人數分別為:31、38、29、60、12、18,其他區(qū)縣17人。
(3)從受訪居民的年齡構成來看,20歲以下被調查居民人數為41人,所占百分比為20%,20至30歲人數為63人,所占百分比為30.73%,30至40歲人數為33人,所占百分比為31.43%,40歲至50歲人數為33人,所占百分比為31.43%,50至60歲人數為30人,所占百分比為14.63%,60歲至70歲人數為4人,所占百分比為1.95%,70歲以上人數為1,所占百分比為0.49%。其中20至30歲年齡層段的受訪居民較多,反映出的意見也較為突出。
(4)從家中成員(配偶兒女或孫輩中)的最高學歷及人數來看,可劃分為大學本科以下、1位或多位大學本科、1位或多位碩士研究生、1位或多位博士研究生、1位或多位博士后,人數分別為35、92、67、0、11。
(5)從家庭的總人數來看,可劃分為,3人以下、3人、4人、5人、6人、6人以上,分別有35、11、13、1、3、0。
(6)從家庭中的總勞動力來看,可劃分為,3人以下、3人、4人、5人、6人、6人以上,分別有155、39、6、3、2。
(7)從家庭的月收入(包含基本工資、勞動報酬、獎金、績效、租賃收入、專利權收入等),特指稅后凈收入來看,可劃分為,3000以下、3000-5000、5000-8000、8000-120010、12000-150010、150010-20000、20000以上,分別有3、21、28、26、25、37、65。
(8)從家中是否有黨員或者國家公務員來看,參加調查者家中有的為143個,沒有的為62個。
此外,問卷調查受訪人群還包括學生、社區(qū)員工、居民等多重身份,從多個角度、心理更充分地反映出居民對街道整治背街小巷周邊環(huán)境服務的滿意程度。
(二)現(xiàn)狀調查分析一—偏相關分析
基于受調查者的現(xiàn)狀,針對“性別、城區(qū)、年齡、學歷、家庭規(guī)模、家庭總勞動力、收入、政治面貌與職業(yè)類型、是否購買保險”等相對固定的人身財產狀況,筆者將探究以上因素與其支付意愿之間的關系。
綜上,在現(xiàn)狀調查分析中,只有“家庭總勞動力”該因素顯著地與“支付意愿”相關,且兩者呈負的弱偏相關。而“性別、城區(qū)、年齡、學歷、家庭規(guī)模、收入、政治面貌與職業(yè)類型、是否購買保險”等因素與“支付意愿”不顯著相關。
(三)認知調查分析一—偏相關分析
基于認知調查的角度,筆者針對“對自身健康水平、對水資源質量的滿意度、水資源質量的惡化對健康水平的影響程度”等進行設問,并將探究以上因素與其支付意愿之間的關系。
綜上,在認知調查分析中,“對自身健康水平、對水資源質量的滿意度、水資源質量的惡化對健康水平的影響程度”等因素與“支付意愿”均不顯著相關。
二、綜合分析
(一)愿意支付的回歸分析
在調查的205份中,共有115份問卷表示“在水資源被污染的情況下,愿意通過支付一部分錢來治理污染,從而達到改善自身健康的目標”。下面對這115組數據進行線性回歸分析,考察“愿意支付的健康成本的數額”與現(xiàn)狀調查分析和認知調查分析中包含的影響因素是否具有線性回歸關系。
統(tǒng)計結果顯示:Sig值>0.05,所以該線性回歸模型對現(xiàn)狀調查分析和認知調查分析中包含的影響因素并不適用,即“愿意支付的健康成本數額”與“性別、城區(qū)、年齡、學歷、家庭規(guī)模、家庭總勞動力、收入、政治面貌與職業(yè)類型、是否購買保險對自身健康水平、對水資源質量的滿意度、水資源質量的惡化對健康水平的影響程度”等全部的因素無法建立線性回歸方程。
但若只考察“愿意支付的健康成本的數額”與現(xiàn)狀調查分析中的“學歷”該因素是否具有線性回歸關系,可以看到表中的兩個Sig值相等且<0.05,故認為二者具有線性回歸關系。
由表中結果可得:Y=0.251 X-81.205,其中Y代表“愿意支付的健康成本的數額”,X代表“學歷”,在SPSS中被設為“1——5”5個自然數,數值由低到高分別對應于問卷中的“大學本科以下”“1位或多位大學本科”“1位或多位碩士研究生”“1位或多位博士研究生”“1位或多位博士后”。
(二)不愿意支付的回歸分析
在調查的205份中,共有90份問卷表示“在水資源被污染的情況下,不愿意通過支付一部分錢來治理污染,從而達到改善自身健康的目標”。下面對這90組數據進行線性回歸分析,考察認知調查分析中“對自身健康水平的認知、對水資源質量的滿意度、水資源質量的惡化對健康水平的影響程度”的三項評分與不愿意支付的原因:經濟條件不允許、水污染不是我造成的、繳納治污費用達不到保護健康的效果、誰污染誰治理、政府應該負責、其他等的線性回歸關系。
統(tǒng)計結果顯示:Sig值<0.05,故“水資源質量的惡化對自身健康水平的影響程度”與不愿意支付的原因中包含的因素具有線性回歸關系。又因為“經濟條件不允許”“繳納治污費用達不到保護健康的效果”“水污染并不是我造成的”“政府應該負責”等因素的Sig值>0.05,故以上因素與“水資源質量的惡化對自身健康水平的影響程度”之間不顯著地具有線性相關關系;而“誰污染誰治理”“其他”等因素的Sig值<0.05,故認為這兩個因素與“水資源質量的惡化對自身健康水平的影響程度”之間顯著地具有線性相關關系。
由表中結果可得:Y=0.35 X1+0.357X2+3.1 35,其中Y代表“水資源質量的惡化對自身健康水平的影響程度”,在SPSS中被設為“1——5”5個自然數,數值由低到高分別對應于問卷中的“無一有輕微影響—有一定的影響—有比較大的影響—有極大的影響”;X1代表“誰污染誰治理”,數值取1或0;X2代表“其他”,數值取1或0。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偏相關分析
根據數據結果分析得知,性別、城區(qū)、年齡、學歷、家庭規(guī)模、收入、政治面貌、職業(yè)類型、是否購買保險、對自身健康水平的認知、對水資源的滿意程度、水資源質量的惡化和對健康水平的影響程度13項因素對于居民“健康成本的支付”沒有顯著影響,家庭總勞動力與該項呈現(xiàn)弱的負相關關系。
而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人愿意支付一定的健康成本,因此可以認為這個結果具有普適性,人們不會因為職業(yè)、學歷或者對自身的認知等的差異而改變看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廣大群眾對于健康和優(yōu)質生活環(huán)境的追求。
2.回歸分析
由回歸結果可知,學歷能與健康成本支付數額形成正的線性關系,教育水平越高,愿意負擔的數額越大。接受的教育水平較高的人,往往會更具有環(huán)保意識,對自身的健康的追求也會更加強烈,同時,高學歷的人的薪酬往往更高,因此無論是從環(huán)保需求還是經濟實力來看,學歷因素都能顯著影響健康成本支付數額。
“水資源惡化對健康水平的影響程度”與不愿支付的原因中的“誰污染誰治理”有正向線性關系,盡管水資源污染會對居民的健康水平造成損害,但是人們認為自身沒有責任去承擔水資源的治理,而是應該由造成污染的政府或企業(yè)承擔。
(二)建議
1.增大環(huán)保宣傳,關注居民健康
目前我國的環(huán)保宣傳還不夠,公眾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較為淡薄,因此各級政府應進一步擴大相關宣傳,例如投放廣告,開展講座等,并落實到每戶每人,從而提高人們對環(huán)境的關注度和污染治理的責任感。同時,為資源污染較為嚴重的地區(qū)的居民提供定期的醫(yī)療檢查,并進行重點的環(huán)境治理,切實保證居民的生活質量。
2.公開環(huán)保信息,提高公眾參與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是以大量資源的消耗為代價的,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排放不僅影響了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也嚴重影響了居民的生活水平。隨著人們對健康的追求和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加強,政府應該進一步提高環(huán)保信息的透明度,公開環(huán)境狀況、污染來源等,建立更有限的居民環(huán)境信息反映渠道,及時傾聽居民的訴求,提高公眾在環(huán)境保護和污染治理中的參與度,讓居民切實感受到治理的成效,從而增強對政府的信心和環(huán)境保護的積極性。
3.完善法律法規(guī),嚴格環(huán)境標準
進一步完善環(huán)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還可根據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和發(fā)展要求制定更有針對性的地方性環(huán)境保護規(guī)章制度,從法律層面給予居民環(huán)境保護的信心和莊嚴感,制定嚴格的環(huán)境標準,完善污染治理機制,確認污染責任主體,督促相關企業(yè)的廢氣廢水等污染物的處理,合理規(guī)劃工廠位置,減小對周圍的負外部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