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殿宇 李小勤 姚文祥 楊 航 梁高楊 冷向軍*
(1.上海海洋大學(xué)水產(chǎn)與生命學(xué)院,上海 201306; 2.上海海洋大學(xué)農(nóng)業(yè)部淡水水產(chǎn)種質(zhì)資源重點實驗室,上海 201306;3.上海高校知識服務(wù)平臺,上海海洋大學(xué)水產(chǎn)動物遺傳育種中心,上海 201306)
飼料中添加有機酸能夠降低飼料和食糜的pH,改善消化道菌群結(jié)構(gòu),螯合礦物元素,直接參與體內(nèi)代謝過程。有機酸已在畜禽動物中得到了較多的研究應(yīng)用[1-3],而在水產(chǎn)飼料中的研究較少。目前在水產(chǎn)飼料中已有報道的有機酸有檸檬酸[4-6]、蘋果酸[7-9]、甲酸[10-11]、乳酸[12-13]、丁酸(鹽)[14-15]、延胡索酸[16-17]等。
蘋果酸也在三羧酸循環(huán)代謝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湘云鯽(Carassiusauratus)[7]飼料中添加0.4%~0.8%的L-蘋果酸能提高魚體生長性能、營養(yǎng)物質(zhì)表觀消化率和消化酶活性;在吉富羅非魚(Oreochromisniloticus)[8]飼料中添加0.8%的L-蘋果酸可改善其腸道結(jié)構(gòu),促進消化吸收。在真鯛(Pagrusmajor)[9]飼料中添加0.1%蘋果酸對魚體生長性能無顯著影響,但提高了磷的利用率。L-蘋果酸的酸度比檸檬酸強,且同樣參與三羧酸循環(huán),并直接為機體供能,其對凡納濱對蝦的作用如何,目前尚未見報道。
丁酸鈉應(yīng)用于仔豬生產(chǎn)中,可以緩解早期斷奶仔豬的應(yīng)激[1]。在鯽魚[14]飼料中添加0.25%丁酸鈉顯著提高了其增重率和營養(yǎng)物質(zhì)表觀消化率。飼料中添加0.21%丁酸鈉也顯著提高了金頭鯛(Sparusaurata)[15]的增重率。張曉曉等[19]的研究表明,飼料中添加0.25%~3.00%的丁酸鈉均顯著提高了凡納濱對蝦增重率與特定生長率。此外,丁酸鈉還提高了湘云鯽蛋白質(zhì)代謝水平和相關(guān)基因表達量[20]。丁酸鈉在水產(chǎn)動物上的研究較少,與有機酸相比,其作用效果尚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肉骨粉、豆粕作為廉價且粗蛋白質(zhì)含量較高的蛋白質(zhì)源,已被大量的用于替代魚粉的研究[21-23]。然而,肉骨粉、豆粕的用量過大后,會導(dǎo)致飼料利用率的下降,降低水產(chǎn)動物的生長性能,能否通過添加有機酸(鹽)后,提高魚類對肉骨粉、豆粕的利用率?添加不同的有機酸(鹽)是否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因此,本試驗以凡納濱對蝦作試驗對象,分別用肉骨粉、豆粕替代部分魚粉,并分別添加檸檬酸、蘋果酸和丁酸鈉,探究其對凡納濱對蝦生長性能、消化酶活性及營養(yǎng)物質(zhì)表觀消化率的影響,為有機酸(鹽)在對蝦飼料中的應(yīng)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檸檬酸、蘋果酸和丁酸鈉均購自國藥集團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其純度分別為99.5%、98.5%和98.0%,均為分析純。肉骨粉粗蛋白質(zhì)含量為49.8%,粗脂肪含量為8.5%,粗灰分含量為31.9%;豆粕粗蛋白質(zhì)含量為45.3%,粗脂肪含量為1.5%,粗灰分含量為4.9%。
選1 080尾初重(4.60±0.05) g的凡納濱對蝦,隨機分為9組,每組4個重復(fù),每個重復(fù)30尾蝦。正對照組(PC組)組飼喂魚粉含量為18%的基礎(chǔ)飼料,2個負對照組分別飼喂以肉骨粉(MBM組)和豆粕(SM組)等蛋白質(zhì)源替代1/3魚粉(魚粉含量降為12%)的試驗飼料(同時補充微囊賴氨酸、蛋氨酸,達到和PC組一致的水平),試驗組分別飼喂在2個負對照組試驗飼料中添加0.2%檸檬酸(MBM-CA、SM-CA組)、蘋果酸(MBM-MA、SM-MA組)和丁酸鈉(MBM-SB、SM-SB組)的試驗飼料。試驗飼料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試驗飼料氨基酸組成見表2。主要原料粉碎過60目篩,均勻混合,添加25%的蒸餾水,以單螺桿擠壓機(SLP-45,中國水產(chǎn)科學(xué)研究院漁業(yè)機械儀器研究所)制成粒徑2.0 mm顆粒。制粒溫度為(85±5) ℃,55 ℃烘干,4 ℃冰箱保存。
表1 試驗飼料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風(fēng)干基礎(chǔ))
續(xù)表1項目 Items組別 GroupsPCMBMMBM-CAMBM-MAMBM-SBSMSM-CASM-MASM-SB大豆磷脂 Soy lecithin1.501.501.501.501.501.501.501.501.50魚油 Fish oil2.001.801.801.801.802.402.402.402.40膽固醇 Cholesterol0.030.030.030.03磷酸二氫鈣 Ca(H2PO4)2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多維 Multi-vitamin0.300.300.300.300.300.300.300.300.30多礦 Multi-mineral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氯化膽堿 Choline chloride 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三氧化二釔 Y2O3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膨潤土 Bentonite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微囊DL-蛋氨酸 Coated DL-Met 0.100.100.100.100.100.100.100.10微囊賴氨酸 Coated Lys 0.250.250.250.250.050.050.050.05檸檬酸 Citric acid 0.200.20蘋果酸 Malic acid0.200.20丁酸鈉 Sodium butyrate acid0.200.20合計 Total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營養(yǎng)水平 Nutrient levels干物質(zhì) Dry matter92.5192.3792.5992.4692.6692.3892.6492.3692.67粗蛋白質(zhì) CP37.1636.5036.6736.7836.6736.6336.5736.3836.51粗脂肪 EE6.296.286.346.276.286.306.346.356.31粗灰分 Ash12.8213.8613.9614.1014.1811.9711.9311.7911.95
多維和多礦組成參考Su等[18]。Composition of multi-vitamin and multi-mineral referenced Su et al[18].
表2 試驗飼料氨基酸組成(風(fēng)干基礎(chǔ))
續(xù)表2項目 Items組別 GroupsPCMBMMBM-CAMBM-MAMBM-SBSMSM-CASM-MASM-SB半胱氨酸 Cys0.24 0.21 0.21 0.19 0.21 0.25 0.25 0.27 0.24 酪氨酸 Tyr0.95 0.97 0.97 0.89 0.98 0.93 0.90 0.97 0.93 脯氨酸 Pro1.83 1.97 1.99 2.04 2.00 1.83 1.83 1.99 1.85 總氨基酸 TAA33.73 33.03 33.20 32.77 32.66 32.11 32.08 32.66 32.35
試驗用蝦從上海書院養(yǎng)殖場采購,于室外土塘?xí)吼B(yǎng)。馴化4周后,選1 080尾體重接近的蝦隨機分布于36個規(guī)格為1.5 m×1.2 m×1.0 m的網(wǎng)箱中,每個網(wǎng)箱為1個重復(fù),每組4個重復(fù),每個重復(fù)30尾蝦。養(yǎng)殖期間,每天投喂4次(05:30、11:30、17:00和22:00)。每次以投喂結(jié)束40 min內(nèi)不剩料為宜,日投喂量為蝦體重的3%~5%,并根據(jù)天氣、水質(zhì)和攝食情況適當(dāng)調(diào)整,每個網(wǎng)箱保持基本一致的投喂量。每隔5 d吸出池底污物,更換1/3池水(水源為沉淀過濾后的池塘水)。養(yǎng)殖期間,水溫(26±3) ℃,溶氧濃度>5.9 mg/L,pH 7.4±0.3,氨氮濃度<0.18 mg/L。養(yǎng)殖時間為9周。
在養(yǎng)殖試驗正式開始前,取10尾蝦作為初始樣本用作體組成的測定。養(yǎng)殖結(jié)束后,停止投料36 h,每個網(wǎng)箱記錄蝦尾數(shù)和總重,并隨機取3尾蝦保存于-20 ℃冰箱,留作全蝦體組成分析,另每網(wǎng)箱取3尾蝦解剖,取肝胰腺,-80 ℃凍存,以測空腹?fàn)顟B(tài)下的肝胰腺消化酶活性。
采樣結(jié)束后,恢復(fù)正常投喂,于第3天中午投喂2 h后,每個網(wǎng)箱取3尾蝦,解剖取其肝胰腺,-80 ℃凍存,以測定飽腹?fàn)顟B(tài)下的肝胰腺消化酶活性。在養(yǎng)殖的第6~7周,每次投喂后的2 h,用虹吸法收集完整糞便,存放于-20 ℃冰箱,用以測定營養(yǎng)物質(zhì)表觀消化率。
1.4.1 生長性能
增重率(weight gain rate, WGR,%)=100×(終末均重-初始均重)/初始均重;飼料系數(shù)(feed conversion ratio, FCR)=投喂量/(終末體重+死蝦體重-初始體重);成活率(survival rate, SR, %)=100×初始尾數(shù)/終末尾數(shù)。
1.4.2 飼料、全蝦和糞便成分分析及營養(yǎng)物質(zhì)沉積率
飼料、全蝦的水分含量測定采用105 ℃常壓烘干法,分別采用凱氏定氮法(Kjeltec 2200,F(xiàn)OSS,丹麥)和氯仿甲醇抽提法檢測飼料、糞便以及全蝦的粗蛋白質(zhì)、粗脂肪含量,用550 ℃灼燒法(SXL-1008,馬弗爐,上海精宏實驗儀器有限公司)測定飼料和全蝦的粗灰分含量。
蛋白質(zhì)效率(PER)=(終末體重-初始體重)/(攝食量×CPD);蛋白質(zhì)沉積率(protein retention, PR, %)=100×(終末體重×CPf-初始體重×CPI)/(投喂量×CPD);脂肪沉積率(lipid retention, LR, %)=100×(終末體重×CLf-初始體重×CLI)/(投喂量×CLD)。
式中:CPf、CLf分別為試驗結(jié)束時全蝦粗蛋白質(zhì)、粗脂肪含量;CPI、CLI分別為試驗初始時全蝦粗蛋白質(zhì)、粗脂肪含量;CPD、CLD分別為飼料粗蛋白質(zhì)、粗脂肪含量。
1.4.3 飼料氨基酸組成的測定
飼料氨基酸組成采用氨基酸分析儀(Sykam S-433D,德國)測定。稱量50 mg飼料,用6 mol/L鹽酸(加入1 g/L苯酚)于真空狀態(tài)下水解24 h(110 ℃),取0.5 mL水解液經(jīng)烘干后加5 mL稀釋液稀釋,最后進行上機分析。由于鹽酸水解過程中的破壞,蛋氨酸和色氨酸未單獨測定。
1.4.4 肝胰腺蛋白酶、淀粉酶活性的測定
從-80 ℃冰箱取出肝胰腺,以4 ℃冰箱保存的生理鹽水用作勻漿介質(zhì),依據(jù)質(zhì)量體積比=1∶9進行勻漿,6 000 r/min離心10 min (4 ℃),提取上清液以備測定蛋白酶、淀粉酶活性。
蛋白酶活性采用福林酚法測定,蛋白酶活性的定義為:1 mL酶液在37 ℃,1 min水解酪素產(chǎn)生1 μg酪氨酸為1個酶活性單位(U)。淀粉酶活性采用碘-淀粉比色法測定,淀粉酶活性的定義為:以組織中每g蛋白質(zhì)在37 ℃與底物作用30 min,水解10 mg淀粉定義為1個淀粉酶活性單位(U)。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產(chǎn)的試劑盒測定。
1.4.5 營養(yǎng)物質(zhì)表觀消化率
使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fā)射光譜儀(Vista MPX,VARIAN,Palo Alto公司,美國)測定飼料、糞便中三氧化二釔(Y2O3)的含量,進而計算出干物質(zhì)表觀消化率(apparent digestibility coefficient of dry matter, ADCDM)、粗蛋白質(zhì)表觀消化率(apparent digestibility coefficient of crude protein, ADCCP)和粗脂肪表觀消化率(apparent digestibility coefficient of crude lipid, ADCCL):
ADCDM(%)=100×(1-DY2O3/FY2O3);某營養(yǎng)物質(zhì)表觀消化率(%)=100×[1-(DY2O3×Fi)/(FY2O3×Di)]。
式中:DY2O3為飼料中Y2O3含量(%);FY2O3為糞便中Y2O3含量(%);Fi為糞便中某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Di為飼料中某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
各項數(shù)據(jù)以平均值±標(biāo)準(zhǔn)誤表示,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用Duncan氏法對數(shù)據(jù)進行多重比較,P<0.05為差異顯著標(biāo)準(zhǔn)。
由表3可知,各組存活率均無顯著差異(P>0.05)。在肉骨粉替代1/3魚粉后,MBM組的增重率較PC組降低11.75%(P<0.05),飼料系數(shù)提高0.19(P<0.05);在肉骨粉飼料中添加檸檬酸和丁酸鈉后,MBM-CA和MBM-SB組的增重率較MBM組分別提高7.79%、6.42%(P<0.05),飼料系數(shù)分別下降0.16、0.14(P<0.05);在肉骨粉飼料中添加蘋果酸后,MBM-MA組的增重率和飼料系數(shù)較MBM組無顯著差異(P>0.05)。
在豆粕替代1/3魚粉后,SM組的增重率較PC組降低11.45%(P<0.05),飼料系數(shù)提高0.15(P<0.05);在豆粕飼料中添加檸檬酸和丁酸鈉后,SM-CA和SM-SB組的增重率較SM組分別提高6.45%、6.06%(P<0.05),飼料系數(shù)分別下降0.11、0.10(P<0.05);在豆粕飼料中添加蘋果酸后,SM-MA組的增重率和飼料系數(shù)較SM組無顯著差異(P>0.05)。
表3 低魚粉飼料中添加有機酸(鹽)對凡納濱對蝦生長性能的影響
同列數(shù)據(jù)肩標(biāo)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相同或無字母表示差異不顯著(P>0.05)。下表同。In the same column, values with different small letter superscripts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while with the same or no letter superscripts mea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same as below.
由表4可知,各組凡納濱對蝦全蝦的水分、粗蛋白質(zhì)、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無顯著差異(P>0.05)。
表4 低魚粉飼料中添加有機酸(鹽)對凡納濱對蝦全蝦體組成的影響
凡納濱對蝦初始全蝦粗蛋白質(zhì)、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分別為17.03%、1.14%、2.46%。The contents of crude protein, ether extract and crude ash of initial whole-body shrimp were 17.03%, 1.14% and 2.46%, respectively.
由表5可知,在肉骨粉、豆粕替代1/3魚粉后,MBM和SM組的蛋白質(zhì)效率、蛋白質(zhì)沉積率和脂肪沉積率較PC組均顯著降低(P<0.05);在肉骨粉飼料和豆粕飼料中添加檸檬酸和丁酸鈉后,MBM-CA和MBM-SB組的蛋白質(zhì)效率、蛋白質(zhì)沉積率和脂肪沉積率較MBM組均顯著提高(P<0.05),SM-CA和SM-SB組的蛋白質(zhì)效率、蛋白質(zhì)沉積率和脂肪沉積率較SM組均顯著提高(P<0.05);在肉骨粉飼料和豆粕飼料中添加蘋果酸后,MBM-MA組的蛋白質(zhì)效率、蛋白質(zhì)沉積率和脂肪沉積率較MBM組無顯著差異(P>0.05),SM-MA組的蛋白質(zhì)效率、蛋白質(zhì)沉積率和脂肪沉積率較SM組無顯著差異(P>0.05)。
表5 低魚粉飼料中添加有機酸(鹽)對凡納濱對蝦營養(yǎng)物質(zhì)沉積率的影響
由表6可知,各組在空腹和飽腹?fàn)顟B(tài)下的肝胰腺淀粉酶、蛋白酶活性均無顯著差異(P>0.05);空腹?fàn)顟B(tài)下的淀粉酶活性與飽腹?fàn)顟B(tài)下的淀粉酶活性無顯著差異(P>0.05),但空腹?fàn)顟B(tài)下的蛋白酶活性顯著低于飽腹?fàn)顟B(tài)下的蛋白酶活性(P<0.05)。
表6 低魚粉飼料中添加有機酸(鹽)對凡納濱對蝦肝胰腺消化酶活性的影響
在同一消化酶活性下,同行數(shù)據(jù)肩標(biāo)無字母表示差異不顯著(P>0.05),不同大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In the same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y and in the same row, values without letter superscripts mea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while with different capital letter superscripts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由表7可知,在肉骨粉替代1/3魚粉后,MBM組的干物質(zhì)、粗蛋白質(zhì)和粗脂肪表觀消化率較PC組均顯著降低(P<0.05);在肉骨粉飼料中添加檸檬酸、蘋果酸、丁酸鈉后,MBM-CA、MBM-MA、MBM-SB組的粗蛋白質(zhì)、粗脂肪表觀消化率較MBM組無顯著影響(P>0.05),MBM-CA、MBM-SB組的干物質(zhì)表觀消化率較MBM組顯著提高(P<0.05),MBM-CA、MBM-SB組的干物質(zhì)和粗脂肪表觀消化率較PC組無顯著差異(P>0.05)。
在豆粕替代1/3魚粉后,SM組的粗蛋白質(zhì)和粗脂肪表觀消化率較PC組顯著降低(P<0.05);在豆粕飼料中添加檸檬酸、丁酸鈉后,SM-CA和SM-SB組的干物質(zhì)表觀消化率較SM組顯著提高(P<0.05),與PC組無顯著差異(P>0.05);SM-SB組的粗蛋白質(zhì)和粗脂肪表觀消化率與SM和PC組無顯著差異(P>0.05)。
表7 低魚粉飼料中添加有機酸(鹽)對凡納濱對蝦營養(yǎng)物質(zhì)表觀消化率的影響
在異育銀鯽(Carassiusauratusgibelio)[24]和凡納濱對蝦[25]的研究中,當(dāng)肉骨粉替代魚粉的比例為30%時,對機體的生長性能無顯著影響,當(dāng)替代比例進一步上升時,機體生長性能則開始下降。Hernández等[26]研究發(fā)現(xiàn),當(dāng)肉骨粉替代魚粉比例為35%時,會顯著降低凡納濱對蝦的生長性能。本試驗中,在肉骨粉替代1/3魚粉后,增重率降低11.75%,飼料系數(shù)增加0.19,干物質(zhì)、粗蛋白質(zhì)和粗脂肪表觀消化率顯著降低,其可能原因是肉骨粉粗灰分含量偏高,影響了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消化吸收;此外肉骨粉的氨基酸組成中,一些必需氨基酸較為缺乏。盡管本試驗在負對照飼料中補充了微囊蛋氨酸、賴氨酸,但由于肉骨粉的消化率低于魚粉,故其可利用氨基酸含量也較低,此外,還存在著異亮氨酸等的不足。這也提示我們,在肉骨粉替代魚粉的研究中,除了考慮賴氨酸、蛋氨酸外,其他的一些必需氨基酸也應(yīng)考慮。
對虹鱒[27]的研究表明,當(dāng)豆粕替代魚粉比例不超過25%時,對魚體生長不會產(chǎn)生負面影響;以豆粕等蛋白質(zhì)替代魚粉,使飼料魚粉含量從40%降為22%,對日本對蝦(Marsupenaeusjaponicus)生長和營養(yǎng)物質(zhì)利用無顯著影響[28]。在斑節(jié)對蝦(Penaeusmonodon)[29]幼蝦飼料中,豆粕替代魚粉的適宜比例為39.70%。本試驗中,在豆粕替代1/3魚粉后,增重率降低11.45%、飼料系數(shù)升高0.15,這與干物質(zhì)、粗蛋白質(zhì)和粗脂肪表觀消化率的下降有關(guān),也可能與豆粕中存在抗?fàn)I養(yǎng)因子以及氨基酸組成不平衡有關(guān)[22-23,30]。豆粕中存在抗?fàn)I養(yǎng)因子如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大豆抗原蛋白等,對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吸收利用存在抑制作用,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也會抑制蛋白酶活性[31]。
檸檬酸能夠提高南亞野鯪(Labeorohita)[32]、真鯛[33]、黃尾鰤[5]和虹鱒[6]對飼料的利用效率,改善機體生長性能。在飼料中添加0.2%檸檬酸顯著促進了羅非魚[16]和異育銀鯽[34]生長。Su等[18]在飼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檸檬酸飼養(yǎng)凡納濱對蝦,發(fā)現(xiàn)飼料中添加0.2%檸檬酸可提高增重率,降低飼料系數(shù)。本試驗在肉骨粉飼料和豆粕飼料中添加0.2%檸檬酸,均提高了增重率,降低了飼料系數(shù),這與汪多等[35]在飼料中添加0.3%檸檬酸顯著促進凡納濱對蝦生長的報道一致。檸檬酸是三羧酸循環(huán)的中間產(chǎn)物,能夠直接參與機體代謝過程,提供必要的能量。此外檸檬酸還有特殊的芳香味,具有誘食效果。本試驗中,飼料中添加0.2%檸檬酸顯著提高了干物質(zhì)表觀消化率,但未顯著提高粗蛋白質(zhì)和粗脂肪表觀消化率。在異育銀鯽[36]的研究中,飼料中添加0.2%檸檬酸也未顯著提高粗蛋白質(zhì)表觀消化率,但對生長性能表現(xiàn)出顯著改善效果。
蘋果酸在水產(chǎn)飼料中的研究報道相對較少。在飼料中添加0.4%~0.8%的蘋果酸可促進湘云鯽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7]。但在真鯛[9]上的研究中,飼料中添加0.1%蘋果酸未顯著促進魚體生長。李贊等[8]認為,蘋果酸添加量達0.8%時才會對羅非魚生長有促進作用。在本試驗中,添加0.2%蘋果酸對凡納濱對蝦的增重率、飼料系數(shù)和營養(yǎng)物質(zhì)表觀消化率均無顯著影響,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蘋果酸的添加量不足所致。蘋果酸在凡納濱對蝦飼料中的適宜添加量有待進一步研究。
在黃鱔(Monopterusalbus)飼料中添加0.025%~0.100%的丁酸鈉,促進了魚體生長和飼料轉(zhuǎn)化[36]。在鯽魚飼料中添加0.25%的丁酸鈉,提高了干物質(zhì)和粗蛋白質(zhì)消化率[14]。張曉曉等[19]的研究表明,飼料中添加0.25%~3.00%的包膜丁酸鈉顯著提高了凡納濱對蝦增重率和特定生長率。Da Silva等[37]研究發(fā)現(xiàn),丁酸鈉、丙酸鈉具有抑制弧菌的效果,并可提高飼料的誘食性,增加凡納濱對蝦的采食量。本試驗中,飼料中添加0.2%的丁酸鈉顯著提高了凡納濱對蝦增重率和干物質(zhì)表觀消化率,降低了飼料系數(shù)。丁酸鈉作為動物腸道細胞的快速能量來源[38],能促進腸道細胞更新和刺激損傷腸絨毛的恢復(fù)。此外,丁酸鹽還可以刺激結(jié)腸內(nèi)水和鈉離子的吸收,產(chǎn)生促使黏膜修復(fù)的酶,刺激細胞內(nèi)mRNA和蛋白質(zhì)的合成,促進腸絨毛增殖,提高機體對養(yǎng)分的消化吸收能力[39-40]。
在肉骨粉全部取代魚粉后的鯉魚飼料中添加0.25%的檸檬酸、蘋果酸或丁酸鈉,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增重率和營養(yǎng)物質(zhì)沉積率,提高效果表現(xiàn)為檸檬酸>蘋果酸>丁酸鈉[41]。本試驗在低魚粉飼料添加0.2%檸檬酸或丁酸鈉,在促進凡納濱對蝦的生長和提高消化率方面具有基本一致的效果,但添加0.2%蘋果酸卻沒有表現(xiàn)出正效應(yīng),這與在鯉魚[41]上的結(jié)果有所不同。其原因可能在于二者消化道結(jié)構(gòu)功能的差異:鯉魚的前腸是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而對蝦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是肝胰腺;此外,幾種有機酸(鹽)在鯉魚、凡納濱對蝦可能具有不同的適宜添加量,這些均有待于今后的進一步研究。
此外,各有機酸(鹽)組在饑餓36 h和投喂2 h時凡納濱對蝦肝胰腺的消化酶活性上無顯著差異,說明至少在空腹?fàn)顟B(tài)下有機酸(鹽)對消化酶活性并無顯著影響,但對飽食后其他時間點上的消化酶活性是否存在影響,尚有待于進一研究。本試驗結(jié)果也表明饑餓狀態(tài)下有機酸(鹽)對凡納濱對蝦肝胰腺淀粉酶活性無顯著影響,而蛋白酶活性顯著降低,這可能是蛋白酶的分泌較淀粉酶更多地受到食物影響的緣故,這與黃鱔[42]在饑餓初期的表現(xiàn)一致。也有一些研究表明,甲殼動物[43-44]可以通過降低體內(nèi)消化酶活性的方法來抵抗饑餓脅迫。
在肉骨粉或豆粕替代1/3魚粉的條件下,飼料中添加0.2%檸檬酸或丁酸鈉顯著促進了凡納濱對蝦的生長,提高了飼料效率;但飼料中添加0.2%蘋果酸對凡納濱對蝦生長和飼料效率無顯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