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琪 徐銘佑 韓潔瑜 陳雅婷
浙江省臨海市臺州學院
本研究主要通過設計問卷及個案訪談的方式進行,分學生和教師兩個層面。學生方面,主要調查分析學生手機依賴程度及其原因,使用手機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學習品質以及師生互動等方面的影響。教師方面,主要了解教師對課堂上學生使用手機的管理情況,對手機問題的解決辦法以及了解教師對使用相關手機教學APP的興趣度。希望本研究的結果和提出的辦法可以對各高校了解和解決學生上課使用手機問題有一定的幫助。
當今世界,手機不再局限于通訊工具的范疇,它是集上網(wǎng)、聊天和游戲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電子產(chǎn)品。在大學校園中,手機是最常見的物品。手機對于我們大學生而言,方便了溝通獲取信息與知識,給予了我們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但我們大學生在享受手機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承擔著負面的影響。部分同學在課堂上玩起手機,追起電視劇,打起游戲,逛起淘寶等,這嚴重影響了學習效率,也違背了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美德。本該可以更好發(fā)揮出智能電子產(chǎn)品價值的手機卻成為影響大學生課堂學習的最大障礙。
那么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學生會陷入手機的泥潭,是真的因為大學課程的枯燥,還是出于別的原因,我們針對此問題,對臺州學院的部分大學生與老師做了問卷與當面調查:
52.25%的學生表示在選修課上玩手機較多,38.74%的學生表明上課玩手機的原因是覺得這門課不重要。而老師也表示選修課的學生玩手機要多于必修課。這說明我們大學生對于一些選修課程或者一些不重要的課程并不重視。選擇玩手機是因為課程的無趣或者是因為對于大學生而言這些課程的存在并不太影響他們的日后將來。而有10.8%的同學則表示,不管什么課,他們都會玩手機。這就也存在身陷手機,不能自拔的學生存在。并且還存在一個現(xiàn)象,就是高年級的同學玩手機的人數(shù),一般多于低年級的人數(shù)。通過調查推算,現(xiàn)大學生中,在課上玩手機的人數(shù)可以說是非常龐大的。
加強學生的思想觀念,積極規(guī)范大學生自身的大學學習目標,以及未來規(guī)劃。在與老師的訪談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認為學生上課玩手機的主要原因是學生自己管不住自己,上課的紀律意識不夠強,對自身的要求不夠高。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學生在選修課上玩手機較多。選修課作為相對輕松、要求相對低的課程,在學生心中的重視程度也會下降。學生說上課玩手機的原因是覺得這門課不重要,所以只有學生自己內心重視起來,認真的對待任何課程,這種上課玩手機的現(xiàn)象才能減少和杜絕。
完善學校的基礎制度。建立一個完善的手機管理的懲罰與獎勵的具體措施制度。雖然大學生都是成年人,但是人都是有惰性的。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58.56%的學生都有改變上課玩手機壞習慣的想法,但是現(xiàn)實卻不盡人意,27.93%的學生堅持了幾天之后就放棄了,重新做課堂上的低頭族,而33.33%的學生甚至連幾節(jié)課都堅持不到。所以外界的幫助是很有必要的,對學生來說,最有效果的制約就是學校的管理制度,所以建立完善的手機管理的懲罰與獎勵的具體措施制度很有必要。59.46%的學生上課使用手機時是害怕被老師發(fā)現(xiàn)之后扣掉平時分的,還有56.76%的學生表示如果有人督促的話,他們認為自己可以改掉上課玩手機的壞習慣,所以如果學校推出手機管理的懲罰措施制度實施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如:明確課堂上不能玩手機。凡是教師發(fā)現(xiàn),或者同學舉報的情況下,認定上課玩手機者,做登記,扣除一定的平時成績,每次扣多少,由任課老師自行決定,并在學院內部做記錄和公布。
建立手機管理制度,在學生無法控制自身在上課期間不玩手機時,可以采取手機放置制度。各班準備好相對應班級人數(shù)的分格的盒子,并且貼上每個人的名字,上課前學生將手機放置到相對應的屬于自己的位置。
實現(xiàn)課堂教學改革。實現(xiàn)手機與課堂的雙贏。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70.27%的學生上課玩手機的原因是老師上課太無聊。作為學生,傳統(tǒng)教學方法確實存在枯燥的因素。教師上課的趣味性確實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聽課質量。最近手機軟件在課堂之中的使用慢慢流行起來,很多老師嘗試將手機融入課堂教學,像使用“雨課堂”“超星學習通”手機軟件等。好些學生提出教師上課的時候PPT放的太快了,來不及記筆記,特別是那些課后不給PPT的教師給同學們的學習造成了困擾。手機軟件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手機與課堂教學的同步讓教師將自己做的PPT或者視頻放到微信上,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在課前通過這個軟件進行預習,了解上課的知識,做一些預習作業(yè),也可以在上課和課后回顧前面的教學內容,這樣既解決的來不及記筆記的問題也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學習。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軟件向老師提問或者收藏知識點和不懂的地方,以便于課后的鞏固和整理。1/3的學生提出希望教師可以多加點交流互動的環(huán)節(jié),不要整節(jié)課讀PPT,也不要只死板的按照書上的內容上課,讓課堂更加有趣和活躍。“雨課堂”軟件,可以讓教師把一些測試題放在上面,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回答,學生就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機回答問題?!坝暾n堂”軟件還有彈幕的功能,可以讓學生自由的發(fā)表看法。
但是據(jù)調查71.43%的教師都不太了解手機教學APP,甚至7.41%的教師從未聽過手機教學軟件。所以我們認為,手機步入課堂是趨勢,但是卻前途坎坷。